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以巴音戈壁组二段为主力烃源岩、巴音戈壁组二段和苏红图组一段为主要储集层,构成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套成藏组合。盆地热模拟结果表明,白垩纪末期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为生、排烃高峰期,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65 Ma)为系统的关键时刻。根据油气系统的平面、剖面分布,结合油气运移方向和圈闭条件分析,认为毛敦侵入带和巴润断鼻带为下步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相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结物含量的“两低一高”特征,为近源、快速堆积成因。储层物性整体较致密,属于特低孔-特低渗透型(孔隙度平均为6.3%,渗透率平均为7.78×10-3 μm2),发育细-微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主要受控于碎屑粒径、压实程度、碳酸盐含量及有机酸来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中,其次是席状砂和河口坝沉积的细砂岩。纵向上,次生孔隙发育带发育在2 100~2 800 m,对应有机质成熟阶段,释放大量的有机酸对砂岩长石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发生强烈溶蚀,扩大粒间和粒内孔隙,有效改善储层质量。因此,优势沉积微相、强溶蚀带及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3.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罗小平  李辉  李新军 《岩性油气藏》2013,25(1):75-80,87
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湖相暗色泥岩是查干凹陷发育的主要烃源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整体上为较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属过渡型,其中巴音戈壁组有机质类型优于苏红图组,前者以Ⅱ,一Ⅱ:型为主,后者以Ⅱ2一Ⅲ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均达到了成熟阶段.部分处于高成熟一过成熟阶段:该烃源岩发育于湖相弱氧化一弱还原沉积环境,有机质母质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高等植物为辅的混源输入。  相似文献   

4.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演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查干凹陷位于银额盆地东北角,依据地震、岩性、古生物、地化及测井等资料,其白垩系可划分出 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及 7个三级层序。巴音戈壁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Ⅰ,Ⅱ;苏红图组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Ⅲ,Ⅳ,Ⅴ;银根组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Ⅵ,Ⅶ。查干凹陷已有钻井显示,58%的油气层段分布于低位体系域中,30%的分布于高位体系域,12%的分布在湖侵体系域。  相似文献   

5.
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分析化验、测试资料表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处于中成岩A1和A2亚期。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其使粒间孔隙迅速减小、物性变差。胶结作用进一步导致物性变差。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2 100~2 800m)。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也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从浅层到深层,储层成岩程度逐渐增强。银根组主要发育早期胶结相,受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影响,储集空间以原生孔为主,苏二段主要处于早期胶结和早期溶蚀相,储层物性较好,苏一段和巴二段主要发育中、晚期溶蚀相,次生孔隙发育,埋藏相对浅的苏一段物性更好,巴一段主要发育晚期胶结相,储层物性偏差。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凹陷东部,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粒度粗,分选磨圆均差,为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有利油气储集体。该时期的湖泊宽广而浅,其滨浅湖砂坝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亦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微相。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砂岩,位于舒善河组中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通过对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的分析后认为,沉积作用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而成岩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结合波阻抗反演预测了三维工区内有利砂体分布,对储层分布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类和粗安岩类为主,通过测井交会图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根据火山岩的岩相标志及地震剖面特征,结合单井相划分,确定查干凹陷主要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不同的岩相发育不同的岩石组合。钻井资料揭示,研究区苏二段火山岩的物性好于苏一段,苏二段为中低孔特低渗透储层,苏一段为特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其储层物性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勘探实践证实,查干凹陷火山岩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近源聚集、有利火山岩岩相带与断裂带联合控藏;研究区乌力吉构造带与中央构造带为临近生烃中心的圈闭发育带,由于其断裂发育,不仅改善了储集空间,而且沟通了烃源岩,是查干凹陷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9.
白音查干凹陷西部洼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属干热陆相断陷湖盆近源高速冲积沉积,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重矿物成分复杂等特点。微观孔喉结构研究表明,该区储层孔隙类型多,孔隙、孔喉半径变化大,分选性、连通性差,为物性较差的低孔低渗及特低孔低渗型储层。导致这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环境及碎屑颗粒物理性质差,同时较强的成岩作用对原始孔隙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成岩相分布及优质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影响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物性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不同井和不同层段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孔隙度,厘定了成岩强度划分标准。将下白垩统储层划分为5种成岩相类型,其中Ⅰ和Ⅱ类成岩相为较好的储集相带,Ⅲ类为中等储集相带,Ⅳ和Ⅴ类为差的储集相带。通过成岩相分布预测,结合沉积体系及次生孔隙发育分布规律,认为谭庄凹陷南部扇三角洲的北部区域、北部三角洲的南部区域处于中等-较强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成岩相带,为各层段的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1.
查干凹陷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干凹陷位于银根盆地东部,勘探主要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在对该凹陷白垩系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和演化、岩石学类型、储集层空间及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学特征表现为近物源、快堆积、岩性多变的特点;孔隙类型具有次生孔隙多、微孔隙多、碳酸盐胶结物发育的孔隙多等特征;大多数为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但达中孔中渗的储集层也有分布;碳酸盐胶结物的选择性溶蚀、火山岩作为隔挡层对下伏碎屑岩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够形成次生溶蚀孔隙较为发育的储集层。在此基础上,对潜在的成藏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指出下白垩统苏红图组在海力素背斜带、巴润断鼻带东部和罕塔庙次凹三个构造带找油更现实,而银根组储集层在海力素构造带上可作为主力储集层对待。  相似文献   

12.
渤中坳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特点及其聚集规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渤中坳陷近5年来先后于中浅层的上第三系发现了多个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气田,成为国内外石油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其具有不同于周边陆地油田的油气成藏特点,晚期的热沉降和构造活动使其成为渤海湾盆地的沉降和沉积中心,上第三系具有优于周边陆地油田的良好的储盖条件,晚期的构造活动与油气主要排烃期相匹配,为油气向上第三系圈闭中运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两种断裂系统、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晚期油气运移的多样性造就了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丰富多彩的油气藏类型和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层序构型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分析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南部中生界下白垩统地层从沙河子组到泉头组(K1sh-K1q1)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14个三级层序,建立了松辽盆地南部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其构造演化特征,将5个二级层序划分为断陷型、断坳转换型和坳陷型三类。研究表明,构造运动控制了松辽盆地南部的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展布特征为火山岩-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水下重力流、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水下重力流组合,以及曲流河-辫状河组合。该区的碎屑岩储集体(层)主要包括沙河子组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体、营城组的冲积扇体系储集体、登娄库组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储集体以及泉一段的曲流河沉积体系储集体。储集层岩性主要以含砾中、粗砂岩和中、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油气显示多存在于细砂岩中。  相似文献   

14.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发育来自北部及西北部物源的三角洲为主,盆地中心主要为湖相和滑塌浊积扇沉积。储集体主要由砂砾岩和砂岩组成,其中细砂岩发育最多,其次为砂砾岩及砾岩;岩石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都较低。本区碎屑岩储集物性普遍较差,这与岩石较低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有关。不同成因类型储集体其物性存在一定差别。其中2200m以上的三角洲平原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但随着埋深的增加,物性迅速降低。在相同的深度,从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储集物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5.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白音查干凹陷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腾格尔组中、上部,稠油油藏在成油门限之上,稀油油藏在成油门限之下。油藏类型主要有 :(1)逆牵引背斜油藏;(2)披覆背斜油藏;(3)断块、断鼻油藏。油气藏的类型和规模受控于生油洼陷、区域生储盖组合、背斜构造或早期形成的断块构造以及沉积相带或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16.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类型及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辽河盆地已发现火山岩油藏最多的地区。火山岩油藏类型有裂缝型、裂缝-孔隙型、风化-淋滤孔缝型等。研究区火山岩夹于巨厚的生油岩之间,或上覆巨厚的生油岩,生油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火山岩中原生及次生孔缝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并且可以提供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成藏条件间还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研究区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火山岩油藏在分布上具有以下规律性:水下喷发形成的淬碎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为有利岩石类型,在靠近主要及次级断层的应力集中部位较有利于油藏的形成,火山锥在地形上常为高部位,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17.
查干凹陷毛敦次凸起的形成时期是制约查干凹陷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毛敦次凸起曾被认为是一个早白垩世花岗岩侵入体 ,但毛 1井钻探结果证实 ,在毛敦次凸起的侧翼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 ,说明毛敦次凸起在早白垩世以前就已存在 ,并成为重要的物源区。毛敦次凸起的形成与演化与查干凹陷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紧密相关。经过对毛敦次凸起的地层、断裂、岩石成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地温和地球物理等特征的综合研究 ,重新认识了它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近几年来对渤中坳陷烃源岩的研究认识到东下段存在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的中等一很好的成熟烃源岩,其中好—很好的烃源岩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东下段有效烃源岩厚度大。但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表现为坳陷的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东下段源岩生成的油气的分布与东下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9.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原断陷是发育在前中生界基底之上受依兰—舒兰地堑东、西2条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且被北西向断裂所切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格架。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了白垩系和下第三系2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和成藏单元。研究表明:汤原断陷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断陷期、新生代断陷发育期和断陷后期3个发展阶段,最大沉积厚度达6 000 m,下第三系和白垩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受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后期运动的影响,原形盆地遭受了强烈改造,原来的构造格局和地层沉积格架发生了显著变化,油气藏遭受了很大破坏,圈闭变得复杂。断裂和岩性对该区油气藏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在凹陷或斜坡区寻找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同时,加强对白垩系地层油气勘探,寻找保存完好的古构造是近期该断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