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揭示川东地区台内礁滩储层特征,明确形成机制,通过典型野外剖面考察和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岩石薄片鉴定、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物性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礁滩储层具有多期旋回性,横向上无明显连续性,主要发育于层序内部高位体系域中.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储层以礁滩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礁灰(云)岩为主,其中溶孔颗粒云岩与颗粒云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元坝地区长兴组10口井的岩芯及岩石薄片观察和总结,识别出其岩石类型主要为微晶灰岩、生屑灰岩、礁灰岩、藻黏结灰岩、晶粒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生物礁白云岩等;该区孔隙型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溶洞以裂缝性溶洞和孔隙性溶洞为主。溶蚀孔洞是长兴组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以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对单井层序地层特征的分析,结合三维地震,选择典型联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 利用每个时期的古地貌图叠加地震相,得到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最后分析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三级层序,层序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层序向盆地方向逐渐减薄; 2个三级层序中,海侵体系域厚度较薄,SQ2中高水位体系域在元坝X井中较元坝22井更为发育; 礁滩主要在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中发育,海侵体系域中虽也有生长,但是规模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井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孔渗及压汞分析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建南地区长兴组生屑滩相储层的主要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台地边缘滩相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以及台内滩相的生屑灰岩为长兴组的主要储集岩类型.二者均归属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型.台地边缘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可见白云石原生...  相似文献   

6.
下冶找煤区山西组煤、岩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运用标志层法、相一旋回法、煤层、煤岩及煤质对比法、测井曲线对比法,对下冶找煤区山西组煤、岩层进行了系统对比研究,为该区地质勘探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对类似地区的煤、岩层对比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分析的保险收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allat算法对保险收入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对应尺度下的概貌(低频)分量和细节(高频)分量,然后从分解中提取趋势项并建模,最后对周期项(含季节项)和随机项进行了建模探讨,指出由于部分小波分解项所含有的周期存在相关性,此时对每一项分开建模并不一定能提高预测精度,通过给出分解项合并原则,然后对部分分解项进行合并建模.最后将各建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即可得原保险收入变量的预测值.将该模型用于中国保险收入的预测中,并与传统预测模型ARIM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组合模型充分利用了现有信息,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对听觉滤波器组模型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伽马通(Gammatone)听觉滤波器组模型和基于小波分析的高斯小波听觉滤波器组模型,分别给出了预测听阈曲线并且与标准听闻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斯小波听觉滤波器组模型更接近实际人耳滤波效果。将高斯小波听觉滤波器组模型的预测特征响度与德国朗德(Head Acoustics)公司的Artemis软件计算出的特征响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每个特征频带的响度差值都小于0.6 sone。  相似文献   

9.
飞仙关组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基本位于飞仙关组的北东向构造之中.从构造地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江-梁平海槽和城口-鄂西海槽的成因、特点,进而探讨川东北地区北西向构造对飞仙关组储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泥页岩的热演化是其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成熟度状态,对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与油气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泥页岩的热演化主要受时间与温度的控制,其中又以温度为主。利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数据重建川东地区热史,分析川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热演化史,讨论热演化与页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川东地区晚元古代—晚古生代热状态稳定,热流较低(45~50 mW·m-2),于海西期开始热流逐渐升高,晚二叠世(250 Ma左右)达到最高值(60~80 mW·m-2),随后热流持续降低直至现今(45~65 mW·m-2);龙马溪组成熟度演化与生烃过程呈阶段性,存在两次快速成熟,分别对应海西期东吴运动地壳拉张与晚三叠世以来的地层快速埋深;龙马溪组于晚白垩世(约80 Ma)达到最高热演化程度,随后开始遭受抬升降温,生烃作用停止;泥页岩热演化与页岩气密切相关,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可划分为生物气阶段(250~430 Ma)、热解气阶段(80~250 Ma)与抬升改造阶段(0~80 Ma),经历快速成熟演化保证了充足的气量并促进了储集空间的形成,后期快速抬升降温改善了泥页岩储集性能,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灯影组地层中的重大突破,为四川盆地在老地层中天然气的勘探展示了良好前景。它们具有层系多、分布广泛、构造单元复杂的特点,在同一油气系统的不同气藏之间常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和内在联系,在区域上构成一个独立的油气区。影响和控制盆地内形成一个油气区的主要因素是岩相和构造演化条件。文中重点考虑了古今构造、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气井的开发效应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资阳地区气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2.
归纳总结了四川盆地珍珠冲组植物化石7类50属128种,须家河组植物化石10类71属267种,并将珍珠冲组植物群划分为上、下两个组合。通过分析两组植物群的发育特点及演化规律,结合区域有关资料,对侏罗系与三叠系界线进行了厘定。在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前缘地区,依据珍珠冲组(白田坝组)的岩性特征和所含植物化石特征,将侏罗系与三叠系的界线置于含Coniopteris植物化石的珍珠冲组(白田坝组)底部石英质砾岩或石英砂岩之下的假整合面或剥蚀面上;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云阳、奉节及长江以南万县地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界线划在云阳南溪剖面上含Coniopterismurrayana植物化石8.3m之下的珍珠冲组黄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地层之底。  相似文献   

13.
采集四川东南部彭水区块彭页A井志留系龙马溪组的页岩样品开展热模拟实验,分析页岩的矿物组分、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及扫描电镜图像,总结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段的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从孔隙发育情况来看,有机孔主要发育在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层位,同时它受控于石英和黏土矿物的含量;在整个优质页岩段,页岩的有机孔表现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4.
川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研究显示,鲕粒云岩和亮晶鲕粒灰岩是区内飞仙关组的主要储集岩类,储渗空间成因复杂,以次生的孔、洞、缝为主,仅偶见残余原生粒间孔。工区飞仙关组储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沉积、成岩环境,沉积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是其主要的控制因素。滩体的高部位是储集体发育的有利部位,后期云化及埋藏溶蚀作用是次生储集空间发育的必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主要为湿地扇、河流-三角洲、湖泊等几种类型。晚三叠世早期,川西地区为一套海相沉积,向东主要为海相三角洲沉积环境,随着龙门山岛链缓慢上升,逐渐由海盆转变为陆盆。须二、须四、须六段充填作用大于沉降作用,盆地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向盆地内至川中平台区,主要为浅水湖盆沉积。须三、五段湖盆面积扩大,物源减少,主要发育泛滥平原及浅湖-半深湖沉积。须二、须四段砂体分布面积广,厚度稳定,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高,是须家河组主要的产层。须二、须四段砂岩主要是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被波浪和湖流部分或全部改造后,形成由多个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的叠加层,并随着岸线的迁移,最终遍布整个盆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凉高山组岩芯分析资料及钻井、录井显示,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成岩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研究认为,凉高山组砂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凉上段的凉Ⅰ和凉Ⅱ亚段,砂体厚度不一,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减薄,为湖相沉积时期的砂坝、砂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普遍很低,裂缝较发育,为超低孔隙度致密储层.凉高山组砂岩油藏储层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局部存在裂缝-孔隙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