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光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各种操作条件对红外光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得到了较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红外光谱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红外光谱(MIR)以其在4000-400cm^-1处的指纹吸收特性广泛应用于机电、医药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发展,MIR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已展开。本文仅就其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3.
红外光谱法测定奶粉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红外示差光谱定量分析奶粉中苯甲酸钠的含量。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A=0.01873 0.4295C,相关系数r=0.9986,苯甲酸钠的浓度在0~2.5(mg/g)范围内A与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103.6%,变异系数小于1.20。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中红外光谱鉴别苹果汁掺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苹果汁掺假快速检测方法,用主成分投影法对所有掺假样品的中红外图谱进行分类.鉴别苹果汁的掺假.分别以5%、10%、15%、20%、25%、30%的梨汁和蔗糖溶液掺假的苹果汁能得到清楚地区分.  相似文献   

5.
利用石油磺酸盐(PS)红外光谱1060cm-l处的特征吸收峰,测定其含量,相对误差不超过±5%,准确度优于两相滴定法。PS中单磺酸盐和双磺酸盐的相对含量与其图谱中1200cm-1和1060cm-1两处吸收峰的相对峰高比的变化有关。测定的相对误差不超过±7%.  相似文献   

6.
建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结合二阶最小二乘法快速鉴别奶粉中三聚氰胺和尿素的方法。先经过图谱分析确定特征吸收峰,再运用SPSS软件进行二阶最小二乘法分析特征吸收峰吸光度和掺伪含量分析显著性,并通过去除异常点增加拟合程度,结合回归分析建立测定三聚氰胺和尿素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的线性相关度高达0. 999 2,最低检出限为0. 744 2 g/100g;测定尿素的线性相关度高达0. 999 3,最低检出限为0. 042 5 g/100g。该方法准确度高,鉴别速度快,检出限较低,对于奶粉掺伪的快速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材纤维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是木材细胞壁的骨架物质,纤维素的含量不仅决定木材的性质,而且在木材的功能性改良方面对于木材的改性是非常重要的量化指标。传统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测定时间长、耗费药品且操作复杂等缺点。本论文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测定木材中纤维素含量。以硫氰化钾为内标物,制备数个不同纤维素浓度的溴化钾片,然后以纤维素峰强度与硫氰化钾(内标物)峰强度比值对样品百分浓度作出工作曲线。不同木材的木粉与含有硫氰化钾的溴化钾粉压片后进行测量,根据混合物中纤维素特征峰强度与硫氰化钾峰强度比值,就可以从工作曲线上得到混合物中纤维素的百分含量,从而得到木材中纤维素的百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以实现快速测定木材纤维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人们仅从外观上很难鉴别食品用塑料包装袋的材料。试验利用红外光谱法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样品的材料进行快速鉴别。试验过程中检测得到两种食品用塑料包装袋(PP、PVC)的红外光谱图,通过与标准谱图进行对照,明确了各自主要特征峰的归属,对两种食品用塑料包装袋材料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对于分析食品用塑料包装袋样品材料,测试时间短、样品用量少,而且不消耗检材,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是对市场上食品用塑料包装袋材料进行快速定性鉴别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平平加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提纯后得到定量酯类的标准物.选定酯中1 715.19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和硫氰酸钾中2 063.26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为分析峰,并以朗伯-比尔定律为依据,经过一系列推导过程得到标准物和内标物的峰高比与质量比的线性关系.试验确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6 6x-0.008 6,相关系数为R2=0.999 5,建立了红外光谱法测定涂料印花增稠剂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9%,回收率为100.14%~104.06%.  相似文献   

10.
IEF快速鉴别牛乳中掺入豆蛋白的方法杨锋,柳琪,滕葳,黎秀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250100牛淑珍,林秋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实验中心近年向牛乳及乳粉中掺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据卫生部门调查表明,乳与乳制品中掺假物质种类繁多,掺假物质达几十种。虽然掺假...  相似文献   

11.
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建立滴定法测定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704-2008《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2006《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建立不确定度模型,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分析该方法测定中各不确定因素。结果当乳制品中非蛋白氮的含量为0.0274%,不确定度为0.000258%,非蛋白氮含量表示为[(0.0274±0.000258)%,K=2]。结论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标定硫酸标准溶液和滴定非蛋白氮时对终点的判断,同时测定非蛋白氮时的重复试验也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光谱法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掺假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外,食品安全的监管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由于光谱法具有特征性强、快速、操作简单、样品状态不受限制等优点,被人们广泛用于食品掺假的检测中。对光谱法在各类食品体系掺假检测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的结晶度与取向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磊  于伟东 《上海纺织科技》2003,31(6):55-56,62
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结晶度和取向度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特征谱带的选取、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探讨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基于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新方法,对丙酮中所含经外光谱相互重叠的苯及甲本同地进行定量测定,与最小二乘法处理所得结果相对照,此法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无损的检验热敏纸的方法。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收集到的常见的40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热敏纸样品,进行了分析检验,得到热敏纸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结果:依据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峰对热敏纸的主要组成成分加以鉴别。结论:该检验方法不破坏检材,重现性好,可用于鉴定热敏纸物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实现对煎炸油极性组分的快速检测。方法 根据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分类法对煎炸油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样本划分,从而得到校正集和预测集。采用卷积(Savitzy-Golay,S-G)平滑+一阶导数预处理手段,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进行特征提取,建立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预测模型,并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 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03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s 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为0.1264,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569,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RMSEP)为0.0625。经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后,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 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检测煎炸油极性组分的有...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在牛乳中酪蛋白含量测定及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快速分析牛乳中的蛋白组分 ,检测牛乳中添加杂蛋白的掺假情况。实验中获得了原料乳、巴氏乳和超高温乳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图谱 ,通过 32KaratSoftware软件计算了乳中酪蛋白的含量 ,检测了乳粉中添加大豆蛋白的毛细管凝胶电泳图谱。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样品用量少、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中红外光谱 (MIR)以其在 40 0 0 - 40 0cm-1处的指纹吸收特性广泛应用于机电、医药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发展 ,MIR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已展开。本文仅就其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食盐中微塑料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S、PVC、PE、PP、PET和PA标准品建立微塑料红外光谱标准图谱。制备食盐样本及阳性模拟样品借助红外光谱仪寻找微塑料,将试验得到的图谱与标准图谱进行匹配度检测。结果:食盐样品中未发现微塑料颗粒,食盐阳性模拟样品检验结果显示,本方法的回收率在74%~9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9.73%。将得到的谱图与标准谱图进行比对,6种微塑料的匹配度均大于74%。结论:红外光谱法可检测食盐中的微塑料,此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本次试验为我国对食盐中微塑料检验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提取物因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的要求,需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麦芽糊精。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标准方法测定中药提取物中麦芽糊精的含量。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葛根提取物混合粉末中辅料麦芽糊精含量的中红外快速测定方法,为企业有效把握提取物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以不同麦芽糊精含量的葛根提取物混合粉末样品88份为实验材料,采集已知麦芽糊精含量样品的中红外光谱,对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和归一化预处理,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定量模型。结果表明:所建定量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预测模型稳定性强、预测精度高,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819,预测标准差为3.205。采用中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定量葛根提取物中麦芽糊精的含量,有效地监督提取物市场以次充好的混乱现象,为市场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