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诱变选育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米曲霉M-2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氯化锂和硫酸二乙脂(DES)复合诱变,筛选酸性蛋白酶高产突变株,并进行固态发酵筛选试验.从大量突变株中进行筛选,获得1株遗传性稳定的酸性蛋白酶高产突变株D-7,其酶活力由出发菌的262.7U/g提高至602.5U/g,提高了129.3%.  相似文献   

2.
以本公司菌种保藏室的产酸性蛋白酶黑曲霉菌株LD-015作为出发菌株,经过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的酸性蛋白酶菌株BA-08,连续传代培养后产酸性蛋白酶活力性能稳定。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83.71%。通过紫外线和ARTP复合诱变可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UV-D-8,提高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结果表明,诱变后菌株的酶活为459.8 U/mL,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52.7%。对UV-D-8进行10次传代实验,其相对酶活稳定在95%以上,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能力,在原生质体最佳形成条件下制备得到Bacillus subtilis UN9原生质体,并对其进行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通过摇瓶复筛,得到高产、稳定的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Promax NTG14,产酶能力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近24%,中性蛋白酶活力达4286.09 U/mL.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诱变原生质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优良产酶菌株选育途径.  相似文献   

5.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黑曲霉JW3039为出发菌株,通过EMS多次诱变处理及最适培养和发酵条件的摸索,使其酸性蛋白酶产量从1800~2000u/ml提高到3300u/ml。  相似文献   

6.
邵伟  唐明  李铃  熊泽 《中国调味品》2004,(12):13-16
采用物理与化学复合诱变处理3.3039菌株,经控温培养,筛选得到一株生产能力较出发株高的突变株:MR10,该菌株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生长旺盛,产酶能力高,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复合诱变在毛霉高产蛋白酶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出生长速度快、孢子数量多、酶活力高的毛霉菌株,从而改善和提高腐乳品质,采用物理和化学复合诱变处理3.3039菌株,并经控温培养,筛选得到4株产酶较出发菌株高的菌株。通过性能比较获得1株产蛋白酶活力高的菌株MR10。将此菌种连续传代3次,进行产酶性能和遗传稳定测定,表明此株MR10在较高温度下生长旺盛,产酶能力高,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黑曲霉YM3019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得到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A-1-1,并对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下,菌株可以产生38910U/g,干基的酸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9.
对产中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HB 2010-1进行物理和化学诱变以筛选高产菌株。考察了6种筛选培养基在分辨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上的效率,菌株在脱脂牛奶培养基上生长状态最佳,水解圈易于观察。以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为诱变剂,研究了两者的致死率曲线,选择致死率为90~95%的剂量进行两轮复合诱变,诱变菌的发酵液酶活依次较出发菌提高1.49%、10.99%、38.77%和59.68%,复合诱变表现出较单一诱变更强的效应,并能利用弱诱变剂紫外线积累的隐性突变。最终筛选得到的菌株命名为DES-59,在50 m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60 h酶活达到7307 U/mL,相应的生物量为2.205×1010 CFU/mL,表现出典型的生长偶联型。突变菌的nprE基因经克隆及测序与数据库上的序列一致,酶活性的提高并非由中性蛋白酶A结构改变引起,突变出现在生产蛋白酶的其他位点上,有利于潜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马疫链球菌AF-0为出发菌株,用LiCl结合紫外线及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复合诱变,涂布筛选培养基,从中筛选出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降解酶的双缺陷型突变菌株,经摇瓶发酵考察得到一株产量较高的菌株C4,并经多次传代,其遗传性基本稳定,但随传代次数增多,HA产量有下降趋势;其透明质酸产量达3.32g/L,分子量达1.45×106u,相对于原始出发菌株,产量及分子量分别提高了78%和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米曲霉高产木聚糖酶菌株的诱变筛选。方法:以米曲霉FSl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FSl-41,并对该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研究。结果:紫外线的最佳照射时间为210s,氯化锂的最佳浓度为0.8%,筛选出来的突变株FSl-41产酶水平可达4992.51U.mL-1,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49%,突变株经5代连续培养,产酶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从玉米浸泡液中筛选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命名Y-5.0,通过对选育获得的Y-5.0进行紫外-亚硝基胍交替诱变研究发现:紫外诱变最佳菌体稀释度为10-5、最佳照射时间为20 s;NTG诱变最佳浓度为500μg/m L、最佳诱变稀释度为10-4、最佳诱变作用时间为50 min。通过三轮紫外和亚硝基胍(NTG)交替诱变筛选获得高产蛋白酶的菌株N3-15,其产蛋白酶的活力最高为12 152 n Kat/m L,其大大高于原始菌株Y-5.0的酶活,而且该菌株N3-15传代5次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从白酒大曲中筛选出酸性蛋白酶产量高的菌株S-01和S-02,测定其酸性蛋白酶活力为1OU/g左右。通过紫外诱变、亚硝基胍诱变及温度驯化,进一步得到1株耐高温菌株GS-06,其产酶量达到29.2U/g左右。  相似文献   

14.
亚硝基胍诱变选育酸性蛋白酶产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亚硝基胍对野生黑曲霉DH -0 10进行诱变 ,使用自制的培养基筛选出 10株对羊毛细化具有效果的菌株 ,又通过摇瓶复筛出一株对羊毛细化具有明显效果的菌株并命名为DH -C40。同时设计了一种以羊毛作为底物的酶活力测定方法 ,用此法筛选出的菌株的最高产酶活力可以达到 62 0 μg/ml。  相似文献   

15.
以沪酿3.042米曲霉的孢子原生质体为诱变对象,经溶菌酶2%+蜗牛酶2%+纤维素酶2%,33℃水浴酶解时间5h的孢子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作用后,对其进行紫外线-氯化锂,NTG复合诱变,并利用酪蛋白平板初筛和固体发酵测定中性蛋白酶活力复筛,筛选了8株高产中性蛋白酶突变株群,为后续的细胞融合、基因组改组等实验提供了优良的候选文库。其中最高产菌株UN97,经37℃培养40h产酶活力为6834U/g(干基),为原菌株的1.62倍,传代培养8次,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E-417为出发菌株,采用氯化锂(LiC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法对其进行诱变,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复筛、遗传稳定性验证筛选高产碱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氯化锂添加量为1.5%、ARTP照射时间为45 s的最适复合诱变条件下筛选得到1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F-3,酶活达到12 147 U/mL,且该菌株传代8次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其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玉米粉41 g/L、豆饼粉40 g/L、碳酸钠2.1 g/L、磷酸氢二钠2.0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 ℃、初始pH值7.0、接种量8%。在此优化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活达到16 156 U/mL,较原始菌株提高75%。  相似文献   

17.
亚硝基胍诱变选育酸性蛋白酶产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硝基胍对野生黑曲霉DH-010进行诱变,使用自制的培养基筛选出10株对羊毛细化具有效果的菌株,又通过摇瓶复筛出一株对羊毛细化具有明显效果的菌株并命名为DH-C40。同时设计了一种以羊毛作为底物的酶活力测定方法,用此法筛选出的菌株的最高产酶活力可以达到620μg/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菌株产酶能力,研究了紫外线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BF7658产酸性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W紫外线照射90s获得较好的突变效果,利用变色圈法初筛结合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得到一株理想的突变株UV-12,其酶活为3418.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7%。对UV-12进行紫外线二次诱变,酶活提高不显著,表现出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9.
米曲霉孢子原生质体复合诱变及高活力蛋白酶菌株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酿3.042米曲霉的孢子原生质体为诱变对象,经溶菌酶2%+蜗牛酶2%+纤维素酶2%,33℃水浴酶解时间5h的孢子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作用后,对其进行紫外线-氯化锂,NTG复合诱变,并利用酪蛋白平板初筛和固体发酵测定中性蛋白酶活力复筛,筛选了8株高产中性蛋白酶突变株群,为后续的细胞融合、基因组改组等实验提供了优良的候选文库。其中最高产菌株UN97,经37℃培养40h产酶活力为6834U/g(干基),为原菌株的1.62倍,传代培养8次,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丙酸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氏丙酸菌IFFI.10019为出发菌株,经2次紫外线、2次亚硝基胍、1次亚硝基胍-氯化锂多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获得丙酸高产菌株NL—3,丙酸产量由原来的0.20g/L,提高到1.23g/L,提高率达到515%。实验证明采用多因子复合诱变,特别是NTG-LiCl复合诱变,能有效改变菌株对诱变因素的敏感性,提高变异率,逐步提高突变株的产丙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