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天目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陶瓷色釉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起源于我国的宋代,以江西吉州窑和福建建安窑两地生产为主,传世珍品早已失传数百年。日本人对中国的天目釉颇感兴趣,它们通常将施有黑釉的陶瓷器称为天目。因为其配方特殊,烧制困难,所以在世界陶瓷史上素享盛名。木叶天目是用天然树叶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布于施有墨色或茶褐色天日底釉的陶瓷坯体上,经高温焙烧,树叶灰与底釉相融合而形成黄色的木叶纹样。其在深色底釉的映  相似文献   

2.
宋代吉州窑是中国古代生产黑瓷的典型窑口,有着1 2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黑瓷就是吉州窑生产的木叶天目瓷。木叶天目瓷是指在黑釉上贴饰天然木叶,在烧成过程中通过木叶灰与釉层反应形成茎叶分明的叶片纹饰。目前对木叶天目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成测试分析和仿制方向,对整体的技术和发展缺少相关综述。本文从木叶天目瓷的化学组分、叶子种类、制瓷工艺及成色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分析,这对解析吉州窑木叶天目瓷及其传承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DXRF,SEM,热膨胀分析等手段对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以及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引入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胎、釉组成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明了两地素天目黑釉瓷的组成及原料配方特征。同时,结合样品物理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结果,探析了两地素天目黑釉瓷的呈色机理及其异同点,并初步探明了影响其呈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影响曜变天目釉特征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曜变天目釉是我国宋代窑场烧制的名贵天目釉品种,其外观特征是在乌黑的底釉上布有大大小小的斑点,斑点周围有一圈兰灰色光晕,随观察角度会产生明显折光,是世界技艺宝库的珍品。由于历史的变迁,烧制曜变天目的技术在我国已失传700余年,为了发掘这支宝贵的文化遗产,1983年开始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对该釉的制备工艺和呈色机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明配方组成、烧成制度等对曜变天目特征的影响因素,掌握了该釉的形成规律,研制出一定数量的曜变天目釉产品,见图1(本期封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阐述了黑底蓝晶天目釉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影响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的因素。实验表明:釉料的化学组成、生产工艺、烧成制度对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找到影响黑底蓝晶天目釉结晶的最佳条件,可获得光滑黑色的釉面布满3~6mm的蓝色晶体,非常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长石作为主要熔剂,通过添加氧化铁、石英,石灰石等原料经1300℃釉烧,制备出了釉面平滑光润、呈色效果较好的高温油滴天目釉;同时应用正交试验法及单因素方法重点探讨了釉料配方组成、釉层厚度及烧成制度等对油滴釉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木叶天目是我国江西吉州窑特有的一个品种,是吉州窑的代表作。它是利用天然树叶装饰于施有墨色或茶褐色底釉的敞口尖底碗上,入窑烧后树叶与底釉相熔合呈金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资源丰富的黄土为主体(占配方总量的85%以上)添加适量的氧化物研制我国传统名贵油滴釉、木叶釉的工艺和对黄土在油滴的形成,木叶纹样的显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现今陶瓷生产用的通用原料,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实验,得出广钧釉料呈色规律。在一定组成范围,其釉的呈色效果比较理想。通过直观分析,影响面釉呈色的因素大小依次为石英、Ca3(PO4)2、氧化钴和氧化锌。底釉的呈色元素对于面釉呈色影响较大。因此获得石湾钧蓝釉的最优配比,为石湾仿钧釉的下一步仿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惊世神品铁结晶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声 《山东陶瓷》2007,30(5):44-44
陶瓷艺术釉品种之中,铁结晶系列是个大家庭。我国汉代的黑瓷就属于铁系瓷釉。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了各种铁系结晶釉珍品传世,其中有天目釉、雨点釉、油滴釉、金星釉、鹧鸪斑、铁锈花、茶叶末釉等。釉不能独立存在,通称天目瓷。天目瓷之名源于宋代,日本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带了多件黑瓷回国而得名。也与日本人以夜空的星星为天目的联想相关。不属于黑釉的棕红釉则被称为赤色天目。最为名贵的是曜变天目,黑瓷斑驳的晶花周围都有一圈耀眼的晕色光环,其厚度约为万分之一毫米。因它极薄,受光产生虹彩干涉色,从不同角度看,可见霓虹般的灿烂。当今存世仅…  相似文献   

11.
以K2O--Al2O3--CaO--SiO2--P2O5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组成,采用三角配料法,在还原气氛下于1 280℃烧成,制备出釉面颜色分别为铜红、铜蓝、蓝紫和灰黑等样品。研究了仿钧瓷组成和显微结构与呈色的关系,分析了Ca3(PO4)2含量对釉面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Ca3(PO4)2含量条件下,SiO2与CaO摩尔比对釉面呈色有显著影响,SiO2与CaO摩尔比在2.5~3.5范围易形成铜红、铜蓝和蓝紫釉面,SiO2与CaO摩尔比在4.5~10.5易形成灰棕、灰黑亚光釉面;基础组成固定时,Ca3(PO4)2含量对釉面呈色和分相结构有显著影响,随Ca3(PO4)2含量增加,釉层中分相尺寸明显增大,釉面颜色由红--蓝(紫)--灰红依次变化。组成是形成钧釉多种呈色的基础条件,分相结构则可能改变其釉的基本色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翡翠绿釉工艺技术的研究过程,探讨了其釉料的呈色原理,影响因素等,初步认为翡翠绿釉的主要呈色基团为单斜晶系的铬硅酸钠(NaCrSi_2O_6)与少量六方晶体Cr_2O_3。当釉烧温度超过1020℃以上时,NaCrSi_2O_6在高温下易被釉料的基础组成侵蚀发生分解,同时形成Na_2CrO_3、NaSiO_3、Na_2zCr_2O_7及Cr_3O_4新的铬化合物从而严重影响釉料的翡翠绿色效果,使釉料呈现出一种多种着色成分的复合色调。  相似文献   

13.
锆铁红颜料的研制及在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目前国际流行色和外商对产品色泽的要求。提出了开发生产锆铁红颜料的重要性,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对锆铁红呈色机理、晶体形成过程进行了叙述;重点对锆铁红系列颜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从所用ZrO_2、SiO_2原料的细度、Fe的引入形式、煅烧温度制度、矿化剂等方面对锆铁红颜料呈色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同时介绍了大生产釉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不同颜料的加入量,不同的基础釉及不同温度下该系列釉的呈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李家科  朱庆霞  吴宇 《陶瓷学报》2012,33(3):354-357
在硅锌矿结晶釉基础上引入氧化锰制备MnO2-ZnO-SiO2系结晶釉,主要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及烧成制度对釉面结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锌矿结晶釉中加入MnO210wt%~15wt%,熔融温度为1230℃、保温10min、析晶温度1160℃、保温30min条件下,可获得晶形完整、单个晶体呈柱状、集合体呈扇形纹样的红褐色结晶釉。  相似文献   

15.
日用艺术陶瓷装饰用新型大红釉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制一种适用于日用瓷及艺术瓷装饰用新型大红色釉,用包裹型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基釉为石灰-碱透明生料釉,氧化焰下一次焰成,烧成温度在1250-1300℃范围。主要探讨了基釉组成,工艺条件,烧成制度等因素对色釉呈色的影响,优化获得了使色料呈色稳定,发色鲜艳,热膨胀数小,显微硬度大的基础釉组成和合适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吉州窑天目釉瓷因具独特的斑纹和色彩而事有盛名。本文以吉州窑当地的原料为主,根据有底、益釉的工艺特点,通过改变某些氧化物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呈色影响的规律,试制出与天目釉中虎皮、绿色剪纸、免毫相近的制品,为进一步仿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洪兆凯 《佛山陶瓷》2008,18(6):16-19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温裂纹釉在陶瓷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中温裂纹釉的配方组成、着色剂的呈色效果等方面阐述了中温裂纹釉的制备情况,同时探讨了釉料组成与呈色效果的关系以及坯体组成与裂纹釉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铜红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康泰  毛婕 《佛山陶瓷》2002,12(12):34-36
本分析了铜红釉的化学组成,组成与釉呈色的关系;讨论了铜红釉难以烧成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生产工艺对铜红釉呈色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现代铜红釉的曲型配方及生产工艺要点;对铜红釉的呈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临安天目窑黑釉瓷的科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治 《陶瓷学报》1997,18(4):185-194
研究了近来在浙江临安天目山地区发现的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带有兔毫纹的黑釉盏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讨论了这些黑釉瓷的命名问题,胎、釉的特点及其与建阳窑、吉州窑黑釉瓷的区别和某些瓷片中兔毫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陶瓷》2017,(12)
油滴天目釉是天目釉中一个名贵的品种,因其烧成后的釉面像水面上的油滴而被称为油滴天目釉。利用氧化铁(Fe_2O_3)作为呈色剂,考察骨灰、钾钠长石、滑石比例对油滴大小、密集程度、釉面光滑度、光泽度等釉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配方组成中钾钠长石质量比为17.5∶22.5,滑石14%、骨灰16%、氧化铁为14%时,釉面呈现平整光滑,并析出红色油滴的天目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