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在退役25Cr35Ni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制备了SiO2/S涂层,分别研究了表面涂层与裂解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的抗结焦性能;并对表面涂层与结焦抑制剂的联合抑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Raman光谱对SiO2/S涂层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焦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S涂层粒子结合紧密,粒径大小约为6 ~10 μm,涂层厚度约为7 μm;涂层由Si-O-Si三节环结构和非晶态的Si-O-S结构构成;炉管内表面经过涂层处理后,结焦抑制率为65.07%;裂解反应原料中加入抑制剂的质量分数为200 μg/g时,结焦抑制率为69.20%,两种方法的抗结焦性能相当;表面涂层与结焦抑制剂联合使用时,抑制剂最佳质量分数约为50 μg/g,联合抑制率为98.50%。 相似文献
2.
SiO2/S涂层与结焦抑制剂抗结焦性能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退役炉管内表面制备了 SiO2/S 复合涂层,对涂层与结焦抑制剂的抗结焦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了炉管内表面及截面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表征了加入结焦抑制剂后的焦层形貌。结果表明,退役炉管内表面粗糙,呈刻蚀状形貌,并且分布着细小的孔洞及裂纹,丝状焦首先在这些部位成核与生长。提高复合涂层的涂覆效果与保持涂层的完整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焦炭的沉积。结焦抑制剂由于其中含硫化合物与含磷化合物的协同作用,抗结焦性能优良。当加入结焦抑制剂质量分数为200 μg/g 时,结焦抑制率达到69.2%;而 SiO2/S 复合涂层的结焦抑制率达到65%,前者效果略优。 相似文献
3.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在850℃下对退役 HP40炉管内表面进行结焦试验,并对比了 SiO2/S 涂层与乙酸钾的抗结焦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焦炭形貌,采用热重(TGA)、元素分析和拉曼光谱考察了焦炭结构。结果表明,由于退役 HP40炉管内表面状态的改变,加剧了催化结焦。SiO2/S 涂层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结焦,其结焦抑制率达到65%,但是 SiO2/S 涂层剥落后,焦炭以催化焦为主,同时夹杂着部分热裂解焦。当乙酸钾质量分数为400 μg/g 时,抑焦率达到60%。当乙酸钾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200和400 μg/g 时,丝状焦直径分别为100、60、45和35 nm。SiO2/S涂层与乙酸钾对焦炭结构影响较小,退役 HP40炉管内表面焦炭为高沸点、缩合度较高的大分子,石墨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在蒸汽裂解小试装置上,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裂解炉管内表面在线制备了SiO_2和Al_2O_3抗结焦涂层;采用SEM和EDS对涂层的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进行了裂解及结焦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_2涂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5μm,SiO_2质量分数达95%以上,具有优异的抗结焦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在120min的短周期评价实验中,与空白炉管3个周期结焦量的平均值相比,第一周期结焦量减少90%以上,第五周期结焦量仍能减少80%以上;沉积Al_2O_3涂层后,与空白炉管4个周期结焦量的平均值相比,第一周期结焦量减少约60%,第二和第二三周期的结焦量则基本恢复到空白值,抑制结焦的效果欠佳。在线制备的SiO_2和Al_2O_3涂层对主要裂解产品收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6.
在裂解小试装置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裂解炉管的内壁沉积了二氧化硅抗结焦涂层,通过ED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硅涂层在裂解管内的分布规律,通过裂解结焦评价实验考察了二氧化硅涂层的抑制结焦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在裂解炉管中间区域可以得到较好的二氧化硅涂层,但在裂解炉管的入口和出口处二氧化硅沉积较少,涂覆效果较差。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在850℃的裂解温度下具有很好的抑制结焦效果,但经1 000℃蒸汽高温热冲击2 h后,抑制结焦效果急剧下降;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对裂解产物中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的收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在控制结焦技术方面的成果和进展,为我国开发结焦抑制技术、延长乙烯装置运行周期、提高乙烯装置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了某油田井况,对环氧涂层经过高含量CO2和H2S腐蚀前后EIS的变化和宏观、微观形貌变化及能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O2和H2S共存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2和H2S的相互作用下,环氧涂层发生失效,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愈发加速失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膦配体直接修饰改性Rh/SiO2催化剂和流动固定床反应工艺考察了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氢甲酰化活性和丙醛选择性高,且产品分离简单.采用固体31P-MAS NMR,热重以及FTIR表征手段对该催化剂的活性物种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固体31P-MAS NMR,ICP-AES以及GC-MS的分析结果证明PPh3-Rh/SiO2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PPh3的流失和被氧化而非贵金属的流失.通过补充PPh3,PPh3-Rh/SiO2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SiO2/CuO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的摩擦学和自修复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SiO2/CuO复合纳米粒子,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一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矿物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用PHI-5702型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钢球磨斑所存在的元素及其价态;用Quant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GENESIS型X-射线能谱仪(EDx)观察分析试块磨痕形貌和元素组成。并探讨了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压应力的作用而沉积于磨损表面微观缺陷区域,从而对磨损表面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另外,SiO2/CuO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可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吸附、沉积,并在接触区的高温高压下熔融铺展,形成低剪切强度的表面膜,从而减轻摩擦界面的粘着磨损,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助剂对Ni/SiO2催化剂结构和间二硝基苯加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等体积分步浸渍法,制备了添加Mg、Cu、Co、Ce、La助剂的Ni/SiO2催化剂,用于间二硝基苯加氢制间苯二胺反应,并采用XRD和TPR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助剂Mg、Cu、Co、Ce的加入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L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压力2.6MPa、反应温度373K时,反应1h,间二硝基苯转化率和间苯二胺产率分别为97.1%和93.5%。XRD和TPR的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La2O3可使催化剂中Ni晶粒度变小,分散度增加,且能大大削弱载体与Ni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催化剂中活性Ni物种的数目,增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14.
钻井完井高温高压H2S/CO2共存条件下套管、油管腐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油气开发中,伴生气中多含有一定量的H2S与CO2,对油管、套管的腐蚀给油气开发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地制约了CO2和H2S共存条件下的油气开发。因此,开展高温高压CO2/H2S共存条件下油管、套管钢材腐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实验手段模拟油气开发中高温高压H2S/CO2共存环境,用失重法、SEM和EDS研究了油管、套管L80钢材的腐蚀规律以及腐蚀产物膜。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压力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越大;在腐蚀反应初期,腐蚀速率很高,但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明显下降;腐蚀开始时腐蚀产物膜以FeS为主,随时间延长转为稳定的FeCO3。同时还发现显微组织、硬度以及组成成分对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及抗腐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助剂锆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了添加Zr助剂对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进行TPR、TPO、XRD等表征。结果表明,Zr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使C5^ 烃类的选择性增大。Zr的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均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用CODEX软件优化表明,当催化剂中Zr含量为Zr/Co=0.36(原子比),焙烧温度为673K,反应温度为488K时,C5^ 收率最大。加入Zr能有效抑制积炭的生成,但催化剂上炭物种的活性变差。 相似文献
16.
17.
以SiO2质量分数40%的无定形硅铝和氢氧化铝干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SiO2含量的SiO2-Al2O3载体,以氯铂酸和氯化钯为Pt和Pd的前躯物配制浸渍液,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Pd/SiO2-Al2O3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 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2%(w)四氢萘+10%(w)十氢萘+88%(w)异辛烷混合物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芳烃加氢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SiO2质量分数为20%~40%范围内,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晶相组成不变,中强酸酸量增加,L酸酸量减少,B酸酸量增加;Pt-Pd在SiO2-Al2O3载体上的分散由蛋壳型转变为均匀型,分散度增加;其催化四氢萘加氢的活性提高。随着浸渍液中盐酸浓度增加,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先增大后减小,盐酸浓度为0.1 mol/L时Pt-Pd/SiO2-Al2O3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最好,催化剂的四氢萘加氢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19.
孤东小井距复合驱采出液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驱采出液的处理是复合驱油工艺的配套技术,本文分析了孤东小井距复合驱采出液对孤东一号联合站原油脱水的影响,介绍了孤东小井距复合驱采出液顶处理工艺流程,化学处理剂评选及预处理现场试验中取得的明显效果,复合驱采出液预处理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