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双低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前言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和饼粕中硫甙含量低的油菜品种。而双低菜籽饼粕是双低油菜籽经制油加工后的副产品。油菜籽中通常含有30%~40%的菜油,经榨取后可产生70%左右的饼粕。这些饼粕含32%~40%的粗蛋白。我国是一个饲用蛋白质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每年需大量进口鱼粉、豆粕等蛋白质饲料。2000年我国进口鱼粉110万t,大豆饼粕约420万t。与此同时,我国年产菜籽饼粕600~700万t,可作为1亿头猪的蛋白质饲料。但是我国传统种植油菜品种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其中主要是硫甙),限制了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双低油菜品种是于1974年由…  相似文献   

2.
中国菜籽饼粕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国17个油菜主产县区采集菜籽粕样品112份、菜籽饼样品111份、35份主要加工环节的样品以及10个品种纯种双低菜籽、34份混杂商品菜籽。对上述样品主要营养成分、抗营养/毒性成分的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国产菜籽粕、菜籽饼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4.45%±8.44%、30.66%±3.11%,国产菜籽粕硫苷含量为(79.1±44.99)μmol/g。中性洗涤纤维、硫苷含量高、变异大是国产菜籽饼粕区别于加拿大卡诺拉粕的主要品质特征。纯种双低菜籽硫苷含量为(35.2±6.52)μmol/g,商品菜籽硫苷含量为(78.5±21.76)μmol/g,混杂是引起菜籽饼粕硫苷含量偏高、变异增大的主要原因。低温冷榨饼、预压浸出粕、螺旋热榨饼和液压热榨饼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2.0±2.31)%、(34.6±3.40)%、(47.2±3.43)%、(51.5±7.48)%,相互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焙炒、压榨、脱溶等热处理环节,过热处理是导致当前国产菜籽饼粕品质降低的关键。中性洗涤纤维可作为饼粕热加工质量的适宜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复光  余丽萍 《中国油脂》1991,(1):18-22,60
加拿大菜籽协会报道菜籽粕的分析材料中均只报道ITC和OZT含量,而不报道其粕中是否有腈及其含量。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喂养试验发现,目前高芥子甙品种的菜籽用预榨浸出法所制得的粕中,存在有相当数量的腈。 本文采用GC-IR联用和GC-MS联用技术,对菜籽加工后的粕中的芥子甙所分解产生的不同腈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发现在我国高芥子甙菜籽中一个品种的菜籽,经预榨浸出加工所制取的粕中存在着两种腈,即1-腈基-2-羟基-3-丁烯和1-腈基-2-羟基-4-戊烯。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了菜籽粕中腈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左青  孙勤  甘光生  左晖  张伟春  杨伟峰 《中国油脂》2019,44(10):124-128
利用双低油菜籽生产冷榨双低菜籽油和热榨浓香型菜籽油,引入加拿大高油酸油菜籽生产高油酸菜籽油,不仅提升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还可提升菜籽油的市场价格。从双低油菜籽加工工艺、脱皮双低菜籽粕的利用、双低菜籽蛋白及双低油菜籽皮的利用方面对提高双低油菜籽的利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主要对双低菜籽种子贮藏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以脱皮脱脂冷榨双低菜籽粕为原料,分离提取得到种子贮藏蛋白清蛋白及球蛋白,清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分别占菜籽粕蛋白的20.8%和60.2%,且抗营养因子含量均大幅度降低;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蛋白氨基酸组成平衡,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符合FAO/WHO标准;对种子贮藏蛋白的溶解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功能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菜籽清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蛋白强化剂的可能性,对从菜籽粕中提取的菜籽清蛋白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菜籽粕,超声辅助提取的菜籽清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单宁和硫甙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大幅提高,水分、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菜籽清蛋白无毒,可考虑将其作为蛋白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7.
双低菜籽营养保健油的生产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全部油菜籽的一半以上,由于双低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优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故被列为一种天然的营养食品。介绍了双低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保健功能,双低菜籽油的冷榨和热榨两种制备工艺,提出了冷榨天然双低菜籽油和双低菜籽营养保健油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35-241
以4种双低油菜籽为原料,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脱脂菜籽粕中菜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双低菜籽蛋白中均可检测到19种氨基酸; 4种菜籽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在809. 99~855. 11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4. 4%~35. 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0. 524~0. 543; 4种双低菜籽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为87. 71~90. 96,庆油3号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其他品种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 4种双低菜籽蛋白与FAO/WHO模式的贴近度在0. 959~0. 975,与鸡蛋蛋白模式贴近度在0. 872~0. 894。该研究为菜籽蛋白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双低油菜育种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双低菜籽粕在中国饲料业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伦定  陆齐波 《中国油脂》2000,25(6):163-166
双低菜籽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含量国产普通菜籽粕的十分之一以下,作为廉价的蛋白质原料双低菜籽粕在家畜饲料配方中的用量成倍增长,探讨改进现有油菜籽加工工艺参数使菜籽粕饲养价值上升,改变油菜籽加工只注重出油率而忽视饼粕质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菜籽多酚的抗营养作用机理及减量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籽是世界第三大油料,也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和潜在的饲用蛋白源。油菜籽加工过程中,大部分的菜籽多酚留在副产品菜籽粕中,使其合理利用受到制约,尤其作为动物饲料时,不仅其色泽深黑不受欢迎,而且其辛辣味和涩味严重影响动物的适口性,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对动物体有毒性作用。研究综述了菜籽多酚的组成、结构、抗营养作用机理和减量处理措施,以期为提高菜籽粕利用价值,开发优质蛋白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菜籽肽是一种植物源的生物活性肽,近些年来的科学研究显示菜籽肽具有调节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抗氧化、抗HIV病毒等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菜籽肽功效学的研究进行综述。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油菜产量居世界第一。一般情况下,油菜籽经加工可得约35%的菜籽油和65%的菜籽粕。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很高,一般在40%左右,而且是优质的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12.
刘琴  吴梨  石嘉怿  鞠兴荣 《食品科学》2010,31(19):33-37
对油菜籽壳粕和脱壳后的菜籽肉粕中提取液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并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对其中的芥子酸和芥子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籽肉粕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约为菜籽壳粕中的两倍,芥子酸和芥子碱的含量分别为菜籽壳粕中的约2.5 倍和1.5 倍。通过对实验室溶剂除油的菜籽粕与工业高温粕比较发现,高温榨油过程会使菜籽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总酚含量下降了12.06%,DPPH 自由基和FRAP 抗氧化值分别降低10.0% 和5.6%,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分别下降了5.6% 和21.12%。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双低菜籽优质后的优用问题,提高双低菜籽油和饼粕的副加值,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双低油菜籽中油脂,并对该工艺得到的油和脱脂菜粕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流量和原料粒径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最优工艺参数:萃取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120 min,原料粒度8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97.15%。经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的双低菜籽油色泽浅,酸价与过氧化值都优于正已烷工艺,磷脂含量0.021 mg/g,为正已烷工艺的3.82%;维生素E含量17.26μg/g约是正已烷工艺的2倍,总酚与甾醇含量比正已烷工艺略低。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的"双低"菜粕植酸含量低,蛋白溶解度高,颜色浅,其品质明显优于正已烷萃取的脱脂粕。研究结果可为双低油菜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最新成果高效价菜籽粕生产技术1成果简介菜籽粕的开发利用过去主要是对菜粕中芥子甙的分解产物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进行脱除,菜粕的营养效价十分低下却未被引起重视。另外在菜籽脱毒中,对毒性最大的腈类化合物的脱除却无人间津,腈的毒性是恶唑...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双低”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双低”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可能途径。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葡萄糖等有毒有害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双低”菜籽在畜禽日粮中的可情况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与油脂》2016,(3):28-31
根据双低油菜籽的标准对四个品种油菜籽的等级进行判定;分别对四个品种进行冷榨与热榨处理,得到菜籽油,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号品种不属于双低油菜籽品种,不适合低芥酸菜籽油加工;2号品种采用热榨工艺时,含油率、芥酸和硫苷含量达到1级标准;3号品种采用冷榨工艺时,含油率、芥酸和硫苷含量达到1级标准;4号品种采用冷榨和热榨工艺时,含油率、芥酸和硫苷含量均达到1级标准。冷榨与热榨工艺对菜籽油和菜籽饼中的铅和镉含量影响较大,而对砷含量影响较小。菜籽油和菜籽饼中几乎没有受到汞、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草甘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报道了一种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油菜籽用YTPG100型油菜籽脱皮机脱皮,其脱皮率高达98%,仁皮分离后,仅含皮2%的菜籽仁再经PHJ100型高油份油料挤压膨化机处理,使膨化粒料的含油率下降至27%-28%,经过溶剂浸出后,菜籽粕中的残油率降低到1.5%以内,而粕中蛋白质含量上升到48%左右。  相似文献   

18.
脱皮双低菜籽粕的开发和饲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脱皮双低菜籽粕的开发和饲用研究情况。采用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新工艺生产出的脱皮双低菜籽粕质量优良,其在猪、鸡和草鱼中的饲用试验均表明可增加采食量、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脱皮双低菜籽粕饲用价值显著高于普通双低菜籽粕,在动物饲料中的用量可进一步加大,并降低饲料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副产品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并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代葡萄糖甙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抗营养作用以及副产品中一些活性物质和天然抗氧化性物质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菜籽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菜籽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甙以及其他一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使菜籽粕的合理利用受到制约.论述了菜籽粕中的抗营养物质及其毒害作用和去除这些抗营养物质的方法.菜籽粕中的抗营养物质主要有硫代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植酸、单宁和芥子碱,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遗传学方法对菜籽粕进行脱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