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酒》2001,(5)
有人说,清酒酿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酿造了法国人的浪漫,而伏特加酿造了俄罗斯人的豪放与悲愁。这话有些夸张,但也有真实的一面。酒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诚乃“一日不可无此君”。但他们大都不欣赏“浅斟低唱”的境界,追求的是一醉方休。在俄罗斯男人中,几乎没有不喝酒的,且酒量一般都不小,女人中能喝爱喝的也为数不少。啤酒只被当做饮料,人们常常喝一口白酒再喝一口啤酒冲淡。有时喝酒没有什么好菜,一些俄罗斯人就喝一口酒,用鼻子闻  相似文献   

2.
《中国酒》2001,(2)
假如世界上没有粮食,人类何以绵延至今?假如世界上没有酒,人生何以能够如此愉悦?高山流水,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给予人的福惠,粮食与酒也是自然给予人的福惠,酒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男人·女人与酒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男人·女人与酒的关系,曾记得有句话说,“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没错,男人喝酒怕什么,只要喝好,喝高兴就行。那么女人呢?其实“一般的女人不喝酒,女人不喝一般的酒,喝酒的女人不一般。”这几句话包含着一点哲理。以前喝酒本是男人阳刚之气的象征,过去的良家女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饭局中,伏特加酒是必备的主品。这种用黑麦等原料制作的蒸馏酒,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一切息息相关。有人说,离开了伏特加酒就无法谈论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因而,俄罗斯男人常将此酒戏喻为自己的“第一妻子”,并认为不喝酒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当饭局开始时,每人的酒杯里都要斟满了酒,然后一齐干下,  相似文献   

4.
傅建伟 《中国酒》2008,(4):16-17
有些人认为酒能解愁,却不知“一醉解千愁,酒醒愁更愁”、“酒醉如泥,酒醒悔不及”。多喝没有什么好处,“酒后添杯不如无”,喝了凉酒又容易伤身体:“喝凉酒,使贼钱,早晚是病。”这正是绍兴酒饮酒之禁忌之一。而且,有些时候喝了酒会丧失个人的原则和立场,如:“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喝了哪家酒,就说哪家话”。  相似文献   

5.
洛阳人视汤如命。他们可以一个月不吃肉,但不可一日无汤。在其他地方,人们见面打招呼喜欢问“吃了吗?”但是你到了洛阳再这么说话,就显得不地道了。洛阳人见面时爱说“喝了吗”、“走,喝汤去!”可见生活中他们是如何地钟情于汤。如果你在洛阳的大街小巷看到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或蹲或站或坐,手里都拿着一个硕大的瓷碗时,你莫要奇怪,那是他们在喝汤哩!  相似文献   

6.
酒斟酌四法     
[豪饮俄罗斯] "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国酒,属于酒精度在40度以上 的烈酒。但即便是这样能令喉咙有烧灼感的高度酒,俄罗斯 人也习惯大杯痛饮。而且为了表现自己的男人气概,喝伏特 加必定要干杯。因此,一般来说,一瓶酒打开后就肯定会被 喝光。俄罗斯喝酒几乎不用什么下酒菜,几片面包、一杯白 水也足够几个亲朋好友小酌一番。如果有些黄瓜、牛肉作为 下酒菜,已经属于非常丰富;如果有鱼子酱出现,那就是豪 华级的酒会。可能是因为寒冷的关系,许多俄罗斯人嗜酒如 命。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全球白酒销售量第一的 记录。俄罗斯人这种拿酒当水喝的豪情,让其他国家的人叹 为观止。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其实无菜更不成席。请客吃饭,没有酒还说得过去,没有菜绝对不行,否则餐桌上空空荡荡,几个人抱着酒瓶子咕咚咕咚干喝,或者端着大瓷碗呼里呼噜干吃,肯定没劲透顶。所以正常的宴席必须有酒有莱,喝一杯酒,吃几口菜,吃着喝着,这样才符合咱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宋朝人组织饭局,一样需要有酒有菜。菜分两类,一类是下酒用的,一类是下饭用的,酒席上的莱肴主要是下酒莱,不过宋朝没有下酒莱这个称呼,他们管下酒莱叫做“按酒”。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气候严寒,人们常常喝酒取暖,因此俄罗斯人给世人留下了能喝善饮的印象。俄罗斯人的酒精消耗量居世界之首,一个俄罗斯人一年喝掉的酒中起码含有15升纯酒精,而每7个俄罗斯人里就有一个“酒鬼”。俄罗斯酒鬼名扬天下。上世纪60年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政治笑话:赫鲁晓夫到美国访问,尼克松对他说:“你们国家的酒鬼太多了!”赫鲁晓夫不服气,反唇相讥道:“难道你不觉得你们美国的酒鬼多吗?我在街上就碰见过。”这时尼克松拿出一把手枪交给赫鲁晓夫,对他说:“如果你在美国街头遇见酒鬼,可以立即将他击毙,不需负任何法律责任。”赫鲁晓夫大喜,晚上…  相似文献   

9.
上海男人爱喝酒的不少,能喝酒的却不多,而会喝酒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上海,把会喝酒的人一概称之为“老酒鬼”(“酒”读jū)。一般老酒鬼都能够控制自己的饮酒量,从不喝醉,但他们对酒有瘾。每天晚上,老酒鬼都要根据自己的酒量喝上二两或半斤白酒,这也是老酒鬼每天必做的“功课”。不醉不疯,宠辱皆忘,喝完起身一抹嘴,翩翩醉乡行,这正是老酒鬼酒后的真实写照。多喝一分则醉,少喝一分又进不了这个状态。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但对于老酒鬼来说,大隐隐于酒,才是赤子真言。老酒鬼的下酒菜很是有一番讲究,但大多都忌讳大鱼…  相似文献   

10.
大红绿地吃     
叶梓  郑莉画 《中国烹饪》2012,(1):110-110
南方人善茶,把喝茶美其名日吃茶,一个“吃”字,闲情和逸趣就出来了;北方人善酒,一杯端起,“咕咕咕”一喝,再来一杯,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所以直截了当地叫喝酒——酒与喝连在一起,豪气、雄壮和野性之味就有了。但老家的吃节酒,把酒与吃连在一起,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一般人会按字面理解成关于酒的一种温文尔雅的喝法,实则不然。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不承认,喝酒是男女有别的。不光是说男人有男人的喝法,女人有女人的喝法,像干邑的广告:“喝 Club,那是男人的事”。实际上,男人喝酒与女人喝酒从路数上就有天壤之别。 男人喝酒,性情毕现 选择啤酒的人与任何人都谈得来,  相似文献   

12.
媒体观点     
《新食品》2011,(3):37-37
小刀酒到底给谁喝? 三井小刀“出奇制胜”地抛出了一句“喝小刀,成大器”的广告语,让人心生疑虑:喝了小刀,就能成大器吗?  相似文献   

13.
凡人说酒     
凡人说酒宴席上有了酒往往不是演喜剧,便是演悲剧。饮到三分逍遥;饮到五分飘飘;饮到七分摇摇;饮到十分卧倒。茅台诚可贵,洋酒价更高。昏官开怀饮;“老公”掏腰包。世上男人共有的“情人”:世上女人共有的“情敌”。没喝你时说大话;喝着你时说实话;喝多之后说胡话...  相似文献   

14.
去韩国学习,在汉城住了一个星期,我就敢断言:汉城的夜色纯粹是用酒泡出来的。没有到韩国之前,我觉得自己周围的男同事个个都能喝酒,但是他们与天天晚上都喝酒的韩国男人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在韩国一个有薪水的男人夜晚不喝酒,除非他生病住院了,或者单位里有特别重要的事。华灯初放时,韩国朋友带我到汉城银座一带去逛了逛,几乎一路上全是琳琅满目的酒吧和豪华夜总会。韩国朋友告诉我,银座这里有全韩国最高级的夜总会和最奇特的酒吧。汉城下班的人流,除了女人之外,男人清一色地涌进大大小小的酒吧点菜喝酒。韩国人喝的酒大部分是国产的20多…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12,(7):50-50
记得在某公益广告中听过这样一句话:酒不会犯错,但人会:车不会犯错,但人会。就在舆论的矛头都指向“酒”这一物质时,也许大多数的人都忘了,犯错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人。千百年前,先人以酒祭神,而如今祭祀之物却成为某些社会问题产生的诱因。其实,酒还是酒,就看要怎么喝。  相似文献   

16.
说说韩国酒     
天心 《食品与生活》2005,(10):19-19
韩国的酒和我们的酒不同,他们流行的酒称之为烧酒,可能是由酒精勾兑。味道不是那么浓烈,即使喝了许多,那种酒气醺人的感觉也不厉害。我们的白酒和红酒,即使喝了很多,只要不醉,晚间睡上一觉,醒来就没有问题,韩国的酒喝了以后不行。即使不醉,到了第二天都不舒服。浑身乏力,什么事情也不想干,不想说话,不想动,甚至吃饭也觉得没有意思。大概到了第二天下午三四点钟,你会感觉慢慢有所恢复,有了力气。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它不如中国的酒。  相似文献   

17.
《中外酒业》2023,(17):10-13
<正>不上头、不口干、醉得慢、醒得快,什么时候就成为消费者评价酒的基本标准了?一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在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时期、原始社会,先民们普遍用小口尖底瓶、小口平底瓶、大口瓮等陶器酿酒,饮酒没有明显的阶级差别,每人用细管插入酒器一起“咂酒”喝,酒是人与神沟通的主要形式。酒喝嗨了,围在一起跳“锅庄舞”;跳累了,  相似文献   

18.
酒兴     
酒兴男人不能没有酒,喝多喝少并不重要;关键是一种体验和领悟,一种坦荡和豪爽。今夏我在家孤饮了两箱啤酒,没喝出什么味道。酒不错,蓝剑,可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喜欢啤酒是在北方念书时培养的爱好。那时同宿舍几个哥们儿意气相投,观影、踢球、游玩结伴而出,群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因商务活动,我去了一趟加拿大。在异国他乡的20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加拿大别具特色的酒文化了。加拿大人对酒的依恋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酒。一股有餐前酒、饕中酒、餐后酒。如果是刚刚从外面回到家里,还要喝“进门酒”;即便在睡觉前,他们也要喝上几口很有讲究的“睡前酒”。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不公道:男人们到一起,“来,咱们好好喝一顿!”觉得顺理成章。女人们到一起,“来,咱们好好喝一顿!”人们会觉得好像违背了什么,多少有点不大对劲儿,似乎女人不应该拥有和男人一样充分的对酒的享受权。这是世俗偏见的自然反映。其实,女人对酒有着特殊的贡献,传说中在杜康之前造出美酒的那位“工程师”——仪狄,就是一位女士。当今,在生物化学领域,在酿酒工业战线,有许多女科学技术人员以优异的成绩在工作着,正是一批女品酒员,用她们灵敏的味觉和高超的勾兑技术在酿造名酒。九百年前,有这样一位女人,她大大方方地、认真细致地写下了她是怎样喝的酒,怎样喝醉的,醉后又是什么样子……尽情地抒发了酒情和酒思。这位敢于超出封建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