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近代时期建筑师创作为例,探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不同着眼点,由此思考创作中国建筑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吴茵  杨艳梅 《室内设计》2013,28(5):95-101
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高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与传统风水生态环境观五个方面对唐璞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求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对时代的思考与回应。  相似文献   

3.
杨秉德 《新建筑》2005,(1):48-51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城市的快速崛起以及各种类型的近代建筑大规模地集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包括建筑师执业制度在内的中国近代建筑制度体系的保障,本文以1929年3月颁布的《北平特别市建筑工程师执业取缔规则》作为研究个案,对其相关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藉此深入制度层面探析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执业状况,这对于优化改进中国当前的注册建筑师制度乃至整个建筑制度体系,都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郑红彬 《建筑师》2017,(5):111-120
近代在沪外籍建筑师对上海近代建筑史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本文基于以近代通商名录为主要资料源的系统调查,探明近代在沪外籍建筑师总数不少于407位。针对这一群体,从宏观层面探究其群体的概况及其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描绘其群体构成,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并逐一分析,描绘出近代上海这一国际建筑社区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8.
北京近代银行建筑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复合 《华中建筑》1999,17(4):128-129
文章在现场实际调查基础上,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对在北京近代建筑历史上有较重要地位的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的,横滨正金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麦加利银行以及东,西交民巷部分银行的建筑和建筑师进行也考察研究。同时,依据新近研究成果对出版于1993年12月上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中的某些史实及提法进行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宣磊 《城市建筑》2010,(6):120-122
社会身份认同通常因为不属于建筑史的研究范畴而受到忽视,但近代上海的中国建筑师们却面临着如何建构这一历史命题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展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考证,展示出中国建筑师在职业角色、文化属性和社会地位三个层面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目前我国的建筑文化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护正在失落的传统建筑文明,并且还要将其继承、发扬。这并不代表中国反对外来建筑文化,建筑多元化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只是我们需要守住自己的根基,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主,外来建筑文化为辅。  相似文献   

11.
国静 《南方建筑》2005,(2):70-72
通过对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住宅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的比较,剖析了现代建筑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以祈能对我国建筑设计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郭菁  任书斌 《山西建筑》2012,38(19):275-276
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马一卉 《山西建筑》2009,35(4):75-76
指出建筑的发展和时代精神相关,时代精神和哲学所引领的思潮相关,通过时代精神和美学理论分析了建筑和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哲学发展时期建筑和哲学的发展联系的比较揭示了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当代美学由"看"的视点走向了"被看"的立场,相应地它的具体内涵与特征都会有一系列的改变,从距离感与参与感、结果呈现与过程呈现、秩序与非秩序等方面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林 《山西建筑》2012,38(12):15-16
以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和形式为导线,分别了20世纪现代艺术对现代建筑形式的影响,总结出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以使建筑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璟璟 《山西建筑》2006,32(22):35-36
介绍了费恩的建筑创作的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展现了其以现代建筑的建构路线为核心,兼具多重性的建筑思想,对挪威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论我国现代建筑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猛 《山西建筑》2007,33(25):225-226
指出了新世纪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正在呈综合化趋势,从适应技术与生态技术方面、仿生技术方面、智能化技术方面、高新科技方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以不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新思维、新意识下对建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罗滔  刘跃国 《山西建筑》2008,34(8):262-263
针对建筑面积计算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作用,分析了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归纳总结2005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平 《山西建筑》2007,33(26):234-235
就如何培养当代青年建筑师的能力做一论述,对建筑师专业技术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师如何适应当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并介绍了建筑院校毕业生步入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利于高素质建筑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程炎焱 《山西建筑》2005,31(23):40-42
探讨了现代地域建筑如何打破旧有形式本位的局限,在地域性表达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中找寻突破,创作出具有时代性的现代地域建筑,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不断追求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