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大倾角近距离煤层群工作面共用巷道支护与多次沿空留巷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锚杆支护和沿空留巷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巷道支护与沿空留巷支护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观点,结合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合理的锚杆锚网与金属棚联合支护巷道的二次支护和沿空留巷的支护方式,并在金刚煤矿2114中间运输巷成功应用,达到了1条共用区段巷道经过多次动压沿空留巷后使用4次的目标,也证明了矿山压力分析结论及设计应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沿空留巷是解决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 ,提高回采率的重要途径 ,对锚杆巷道的沿空留巷进行了研究 ,应用了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原理来选择支护方式与支护参数 ,应用现场实践 ,取得了试验的成功 ,为以后锚杆巷道沿空留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云盖山一矿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问题,以22202工作面运输巷为例,进行了沿空留巷应用研究,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分段式支护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切顶卸压技术能有效切断沿空留巷顶板,待工作面推进后,沿空留巷顶板沿着切缝线断裂;采用三段式支护巷道,有效控制了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后,现场留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沿空留巷锚杆(索)主动支护巷道顶板离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建新  邓月华  涂兴东  胡海 《煤炭学报》2010,35(11):1827-1831
顶板离层是沿空留巷锚杆和锚索支护巷道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如何有效进行巷内锚杆(索)支护和巷旁支护,是消除巷道安全隐患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文中分析了沿空留巷与实体煤巷和沿空煤巷顶板离层形成原因的异同,建立了锚杆(索)主动支护沿空留巷的离层临界力学模计算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化计算,得出沿空留巷顶板岩梁平衡公式,求解了沿空留巷顶板离层临界值数学表达式;最后根据四川达竹金刚煤矿3117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试算了沿空留巷顶板离层值,并在该工作面沿空留设的运输巷进行现场顶板深基点离层实测,实测结果吻合了建立的沿空留巷顶板离层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并详细分析了巷道各测区顶板离层的发育规律。为同类型的沿空留巷锚杆(索)支护巷道的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安全留设提供了参考经验,为巷道顶板离层临界值的估算提供了理论计算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以新元煤矿高瓦斯突出松软围岩煤层3107号工作面为对象进行了沿空留巷试验研究,从通风系统优化、巷道补强支护、充填墙体的构筑、瓦斯治理以及矿压观测方面对工作面沿空留巷进行了设计,确立了沿空留巷实施的工艺流程并且针对实际实施过程的不足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提高了回收率并改善了巷道的支护状况和作业环境;有效控制了瓦斯溢出,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减少45%;保证了工作面矿压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的通风要求。沿空留巷技术在高瓦斯突出松软围岩煤层中的应用节约了16%的施工成本,对于该类煤层的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中州煤炭》2020,(4):162-165
为了确保沿空留巷巷道稳定性,研究了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巷道合理布置,理论分析了沿空掘巷煤柱荷载,介绍了沿空留巷巷道布置原则,采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留设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及巷道沿不同层位掘进时巷道垂直应力、塑性区分布以及巷道围岩变形。研究得出,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留设宽度为20 m,巷道沿顶板掘进更容易支护。  相似文献   

7.
运用关健层理论分析了控制综采沿空留巷围岩稳定的关健支护技术,针对朱庄矿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沿空留巷巷道支护设计和现场试验研究.实践表明,锚梁网索联合支护在综采沿空留巷的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沿空留巷技术在较大采高工作面的运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某煤矿工作面回采巷道沿空留巷为例,分析了沿空留巷后工作面前、后方巷道表面位移以及巷旁支护体的承载与变形规律,并对巷内锚杆的载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留巷前以及工作面回采影响期间巷道顶板、两帮及支护体是稳定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广沿空留巷技术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沿空留巷是解决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提高回采率及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对锚杆巷道的沿空留巷进行了研究,应用了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原理来选择支护参数,应用现场实践,取得了试验的成功,为以后锚杆巷道沿空留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新阳煤矿10203充填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垮落法和充填法开采下的采空区沿空留巷巷道矿山压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采空区全部充填后沿空留巷巷道的变形规律。结合高浓度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设计了沿空留巷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的方式,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井下应用表明:充填开采后的沿空留巷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其变形率仅为8%左右;巷道顶板较为完整,没有发生大的冒落,且巷道煤壁无片帮现象发生;巷道内采用的锚杆、锚索、金属网、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安全可靠,支护合理。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空区充填完毕后自然形成沿空巷道,而且杜绝了沿空留巷巷道常见的火灾、瓦斯等灾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