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巨龙公司选煤厂针对脱泥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选工艺悬浮液中煤泥含量高和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进行分选,提高了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和系统处理能力,降低了重介系统的煤泥量,进而降低了选煤厂能耗和介耗。  相似文献   

2.
动力煤选煤厂处理粗煤泥常采用水力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或水力分级旋流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的方式较少。通过研究现场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压力、分选密度等方面因素,分析了动力煤选煤厂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对粗煤泥进行分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选煤厂粗煤泥处理中采用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回收方式,可有效实现粗煤泥分选。针对煤制油选煤厂粗煤泥特性,采用两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时,通过调整入料压力及分选密度,并不能将末精煤灰分降低至3%以下。而采用三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进行粗煤泥回收时,在采用现场实际生产密度时,适当提高入料压力,即可满足末精煤灰分在3%以下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采用有压与无压入料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无压工艺介耗高的原因,分析了脱泥入洗和粗煤泥分选设备同旋流器配合使用对分选效果的积极作用,总结出重介质旋流器用于分选重产物含量较多的原煤时,底流最大排放能力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邢台选煤厂存在的分选效果差、处理量低、介耗高、粗煤泥分选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增加选前脱泥环节、更换大直径三产品旋流器、利用CSS分选粗煤泥、将精煤磁尾作为脱泥筛后冲水等方法对邢台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选煤厂经脱泥改造后,精煤灰分降低了0.22%,精煤产率提高了4.39%,脱泥重介旋流器处理能力提高了4%左右,中煤带煤、矸石带煤量均有所降低;磁选机入料质量分数由改造前的26.72%降为17.02%,磁性物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0.15%,精煤带介量降低了50%,吨原煤介耗由改造前的2.81 kg降至目前的1.31 kg;经过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后,精煤产率高达44.17%,提高了9.85%,分选出的粗煤泥灰分基本保持在9%以下,降低了18.18%。最后对选煤厂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邢台选煤厂改造后每年增加经济效益3166.10万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济三选煤厂重介选煤工艺,说明选煤厂主要存在煤泥水分高,一段底流煤泥量大、洗水浓度高,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不稳、介质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分析选煤厂水介耗、精中矸磁选机入料和尾矿磁性物含量,说明脱介筛筛板孔径偏大,筛子喷水压力不够,筛子喷嘴易堵,精、中磁选机入料不稳,介质质量差是造成选煤厂介耗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济三选煤厂通过调整脱介筛筛板孔径,增加脱介筛喷水压力,改造脱介筛喷嘴,改造煤泥重介旋流器和保证介质质量合格等对选煤厂重介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济三选煤厂水介耗明显降低,与2010年相比,2011年6月选煤厂水耗由0.055 kg/t降至0.045 kg/t;介耗由2.710 kg/t降至1.424 kg/t,减少了1.286 kg/t,每年可节约介质1286 t,节省介质费用194万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武口选煤厂A、B系统重介质旋流器和磁选机的入料、出料以及最终精煤、中煤和煤泥的带介情况;尾煤泥带介量高是重介质最终流失的主要途径;选煤厂引进了刮轮式磁盘机回收浮选尾矿中的介质,有效降低了全厂介耗。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永鑫公司安鑫选煤厂介耗高、系统不能满负荷生产的原因;通过增设粗煤泥独立分选系统和磁选机,并对煤泥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加强管理,有效降低了介耗,增加了入洗量。  相似文献   

8.
新型两段粗煤泥分选旋流器在曙光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分析了曙光选煤厂粗煤泥性质,说明原煤中粗粒级含量较高,+0.250 mm产率达到52.25%,应选择适宜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对其分选回收;当精煤灰分≤11.0%时,曙光选煤厂粗煤泥属中等可选煤。针对曙光选煤厂重介旋流器分选精度低,介耗偏高等问题,以新型两段粗煤泥分选旋流器为核心设备,构建了粗煤泥分选体系,形成预先脱泥、粗煤泥单独分选与常规重介、浮选相衔接的工艺流程,完善了分选工艺。改造后,选煤厂原煤处理量由235 t/h提至285t/h,年处理原煤能力由120万t提至150万t;介耗由改造前的2.4 kg/t降至2.0 kg/t。每年增加精煤销售额1.14亿元,节省介质费用75万元,节省电费11.25万元。改造后曙光选煤厂工艺流程更加合理,生产调节更具灵活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降低介耗,增加原煤处理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协庄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分选效率低、配套设备多等问题,基于原煤煤泥试验分析结果,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利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替代原来的螺旋分选机及TBS粗煤泥分选设备;改造后分选效率提高,精煤产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配套设备减少,电耗降低,同时浮选入料性质得到改善,有效减少了浮选跑粗现象,改善了脱介效果,减少了产品带介损失。  相似文献   

10.
山东某选煤厂原设计为跳汰+粗煤泥干扰床分选,由于煤质变差、可选性变难,分选效果差,通过改造,主洗采用有压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采用三产品煤泥重介分选、细煤泥浓缩压滤回收;实践表明,改造后的工艺系统分选效果好,在分选难选–极难选炼焦煤时,分选精度较高,技术指标先进,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可能偏差0.03~0.05,数量效率97%;粗煤泥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可能偏差0.041~0.078,数量效率92%;选煤厂每年可回收精煤泥19.3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