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着重研究梁北煤矿大松动圈围岩巷道的支护,提出以转岩碎胀变形力作为锚喷支护设计的理论依据,以锚杆形成的组合拱来抵地压和围岩变形,并对主要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围岩松动圈与巷道支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围岩状态和现状实际分析论述了巷道支护的主要对象是围岩松圈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碎胀变形力,给出了巷道支护围岩松动圈分类表,依据围岩类别分别了锚喷支护机理。  相似文献   

3.
巷道支护的围岩松动圈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围岩状态和现场实际分析论述了巷道支护的主要对象是围岩松动圈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碎胀变形力,给出了巷道支护围岩松动圈分类表,依据围岩类别分别阐述了锚喷支护机理。  相似文献   

5.
6.
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的基本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8.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总被引:193,自引:4,他引:193  
基于多年对围岩松动圈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并论述了松动圈支护理论、松动圈围岩分类方法和锚喷支护机理三个问题,现场实践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地应力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围岩松动圈;松动圈扩展过程中产生的碎胀力及其所造成的有害变形是巷道支护的主要对象;松动圈尺寸越大,巷道收剑变形也越大,支护越困难。而在现场条件下,支护对松动圈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取松动圈尺寸作为围岩分类指标是科学的、合理的、已经  相似文献   

9.
10.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在煤层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在软弱破碎煤层矩形巷道中的松动圈测试技术,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依据该理论确定的支护参数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10):89-91
基于皖北矿区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锚杆支护密度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得到了Ⅱ632工作面巷道支护的最优解。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最优支护方案应用于Ⅱ632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控制,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并进行松动圈分类。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围岩保持稳定。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晋圣亿欣煤业XV1206工作面辅运巷大断面巷道支护设计为背景,通过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下巷道围岩移近量及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80 m后,顶底板围岩移近量稳定在177 mm左右,两帮移近量稳定在129 mm左右;底板破坏严重,与其岩性密切相关,现场应做好水的管控。现场实测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148.8 mm左右,两帮移近量稳定在134.5 mm左右,与数值模拟结果相近。充分说明“锚杆+锚索+钢带”的联合支护设计对保证XV1206工作面辅运巷围岩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2020,(2):213-218
为了研究开挖面空间效应对巷道掘进时的影响,利用Hoek拟合的位移释放系数方程来描述空间效应下的巷道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建立巷道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虚拟支护力关系的数学模型,导出开挖面空间效应下虚拟支护力与距开挖面距离的关系式。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出巷道开挖时围岩应力、塑性区半径与开挖距离的数学表达式。根据巷道围岩纵向位移以及塑性区半径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对巷道进行支护设计。结果表明:以巷道开挖面为例,建立的模型计算与FLAC~(3D)模拟分析进行对比,在开挖面处围岩位移释放约为31%,利用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时地对巷道进行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前期变形,减缓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郑兴矿为研究背景,通过实验室压缩试验和现场变形监测分析,得到了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并验证了支护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围岩变形具有明显的非对称、非均匀性,深部变形量逐步减小;支护初期围岩收敛较大,后期变形速率逐渐减小;"锚网索喷"联合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掘进过程中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围岩空间变形规律和围岩稳定性问题,以国投塔山煤矿5106巷为背景,通过FLAC3D软件对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无支护情况下的煤岩空间变形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在掘进开挖之后迅速发生,且主要集中在顶板和两帮处;巷道围岩变形的变形量随着与巷道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且扰动范围在3倍巷径之内;针对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特点,在掘进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超前支护和后续有效支护措施,减缓围岩变形对围岩整体稳定的扰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平矿井Ⅲ2309工作面回风巷道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顶底板及两帮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井下现场调研和观测巷道的支护形式、围岩变形以及锚杆锚索破断情况,对巷道变形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巷道围岩特点,提出合理的支护建议及支护方案,并观测补强支护后围岩变形量,得出应超前工作面100m以上及时进行补强支护,且支护构件的强度要与锚索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以某煤矿邻近11213采空区的1121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研究巷道围岩变形原因,提出合理的补强支护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值模拟模型,验证补强支护后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对某矿+588水平大巷新开挖的20 m软岩巷道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在1.06~1.70 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一般不稳定围岩,原支护方案不能有效控制围岩稳定性,依据测试结果对原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现场工业试验对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确保巷道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淮南某矿-960m北翼C13底板轨道大巷围岩的力学性质参数的实验测试值以及现场围岩变形观测结果的基础上,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该深井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特性。模拟和监测表明:两帮收缩和底臌是深井软岩巷道围岩的主要变形,其中巷道底板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提出了以改进初次支护强度和增大底角锚杆角度、增加锚杆密度并配合全断面注浆为主要技术特点的支护方案。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较适用于深井软岩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