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道文 《中州煤炭》2019,(12):184-186,190
为了避免沿空掘巷掘进扰动应力和工作面回采应力的叠加造成巷道应力环境的恶化以及巷道支护的困难,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沿空掘巷时空效应,数值模拟了工作面采空侧实体煤侧向应力分布、巷道沿轴向的应力峰值分布以及沿空掘巷掘进时机确定。研究结果为类似矿井沿空掘巷采掘接续时间的安排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某矿Ⅳ1采区所采7煤为深部开采,针对开采后期面临工作面接续紧张的问题,需要在7432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7434材料巷的开挖,以减少接续间隔时间。本文对沿空掘巷掘进与回采的合理时空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计算得到深部采区基本顶岩梁动态稳定时间为94 d;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巷道合理滞后时间90 d,合理滞后距离240 m;针对巷道变形规律进行实测,结果表明在现行支护方案下,巷道合理滞后距离应大于250 m,滞后时间应大于75 d.研究结果为类似深部矿井开采后期缩短采掘接续时间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部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7433孤岛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沿空巷道的合理煤柱尺寸及支护参数。结果表明:沿空掘巷的最佳位置在内应力场;煤柱尺寸取7 m时,其承载能力最优,围岩变形量最小。根据以上结论设计巷道支护参数,支护后的沿空巷道在回采与掘进期间的围岩变形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浅埋煤层综采面护巷煤柱尺寸和布置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浅埋薄基岩煤层顶板几乎沿采空区边缘垂直断裂,地表下沉速度快,采空区迅速压实等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结合鄂尔多斯乌兰集团温家梁煤矿3-2煤层实际,得出了沿空掘巷合理护巷煤柱宽度为5m;滞后回采工作面50m左右,采空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保证工作面顺序接替条件下的煤柱护巷与沿空掘巷相结合的回采巷道布置方案.现场应用表明:沿空掘进巷道和实体煤巷道在回采期间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使该矿工作面煤炭采出率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确定沿空掘巷巷道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以某矿7432深井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走向不同距离的侧向煤体中不同深处的(4,6,8,10,12 m处)应力变化特征,并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沿空巷道滞后工作面300,280,240,220,200,180,150,100,60 m等方案巷道变形量、垂直应力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掘进工作面滞后工作面不小于300 m时,巷道能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中州煤炭》2020,(4):162-165
为了确保沿空留巷巷道稳定性,研究了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巷道合理布置,理论分析了沿空掘巷煤柱荷载,介绍了沿空留巷巷道布置原则,采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留设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及巷道沿不同层位掘进时巷道垂直应力、塑性区分布以及巷道围岩变形。研究得出,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留设宽度为20 m,巷道沿顶板掘进更容易支护。  相似文献   

7.
针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推进快、高采高效、采掘接替压力大等特点,研究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未开采时先掘下区段巷道或者开采与掘进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沿空掘巷留设煤柱宽度优化。以福城煤矿1303N回风巷为研究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结构,分析其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410(1)工作面的特殊地质条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出巷道在掘进期间的塑性区、垂直应力、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结合现场实测,得出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特征。并提出沿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以达到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9.
皖北矿务局刘桥二矿自投产以来 ,回采巷道掘进虽然普遍采用沿空掘巷技术 ,但由于掘巷位置不尽合理、滞后时间不当以及支护方法不合理常常导致回采巷道支护困难 ,维护费用日趋增加。为此我们选择六五采区 6 5 5工作面风巷斜硐进行现场测试研究 ,确定了沿空巷道相对于相邻回采面的合理滞后掘进时间 ,得到了工作面沿倾向支承力分布特性 ,确定了沿空巷道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0.
以门克庆煤矿11-3106回风巷掘进期间的矿压动力显现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矿区厚硬岩层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冲击地压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煤层顶板上方存在较厚硬岩层,当煤体开挖后,顶板岩层依旧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使得岩层在滞后一定时间以后才会出现较大形变;巷道顶板运动趋势出现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判断巷道顶板的下沉幅度,明确了下沉最为明显的区域为滞后掘进工作面25~53 m;微震事件集中区域以及巷道顶板的变形量主要集中在滞后掘进工作面20~60 m区域,理论分析计算区域与现场实际相符。此外,基于掘巷期间矿压显现主要影响区域提出相应的卸压、支护措施,保障了现场施工的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大多存在着"掘进快、支护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煤巷掘进速度。为提高掘进速度,改善塔山矿当前施工状况,通过对塔山矿掘进工艺进行研究,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了与之配套的支护设备,有效提高了锚杆支护的施工速度,缩短了支护时间,实现了掘锚交叉综掘工艺。经过应用测试,结果证明该工艺的实施较为明显地提高了支护作业水平,掘进速度提高41%,较大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提高了效益。  相似文献   

12.
快速掘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历年具体施工实践,介绍推广应用快速掘进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军锋 《煤矿开采》2006,11(6):69-70
通过介绍寺河矿为提高掘进进尺,将连采工艺施工特点与传统的综掘连掘工艺相结合,克服了连采设备价格昂贵、配件困难等缺点,充分发挥综掘设备的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综掘掘进速度,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掘锚一体化实现煤巷快速掘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综掘装备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实现采掘均衡协调发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掘锚一体化是继长壁综采技术之后,煤矿开采技术的又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从鲁能集团以及其他矿区的实际情况看,掘锚一体化无疑是实现煤巷快速掘进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也正是我国发展掘锚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球磨机(包括棒磨、自磨、砾磨、钢球煤磨、管磨、润式磨等)几百年来一直被用作研磨各种物料的主要装备,在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化工及其它行业大量使用。但是,其工作转速一直是单一的、固定的、不变的,是磨机设计者根据一般理论与实践经验选定的,而且每一系列,尽管长度不一,其转速却完全一样,而用户也只能接受这一转速。如想改变,哪怕只加(减)一转,也要对传动进行设计变更,其代价相当昂贵。因此。舆论一直认为,磨机应该是固定转速的,现场只能调节其它因素来获得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16.
 推导了摩擦传动过程中驱动滚筒所受压力的表达式,压力的大小与输送带张力有关。分析了输送带的弹性滑动现象,不同于打滑,是输送带运行必然存在的现象,其蠕动速度与围包角成指数关系。分析了凸包形仿生驱动滚筒的增摩机理,并考虑到压力、速度、表面形貌对橡胶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凸包形仿生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的表达式,据此推导了新的摩擦传动公式。与传统欧拉公式相比,新的摩擦传动公式考虑了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摩擦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掘进巷道安全快速过断层,提高巷道过断层期间煤柱回采量,大同煤矿集团大斗沟煤业有限公司对三盘区5201巷传统过断层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反掘法过F1断层,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输送机几种驱动方式的比较,突出了变频驱动的优势;结合带中间驱动的长距离主斜井输送机的驱动、控制要求选择了合适的6 kV变频器;对6 kV变频驱动方式在主斜井输送机上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崔江涛 《煤》2019,(10):87-8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提升煤矿的经济效益,实现矿井采掘平衡,快速掘进技术是关键。基于此,文章对影响煤巷快速掘进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煤巷快速掘进所应用的技术进行探讨,据此提出一些合理化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煤巷快速掘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红军 《煤》2008,17(1):52-54
通过对极限坡度条件下影响综掘施工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了本矿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拓宽了综掘施工的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