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晨 《煤炭工程》2019,51(9):70-73
为解决恒昇煤业9102工作面沿空掘进巷道受采空区覆岩运动的影响,巷道变形迅速,位移量大,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通过现场围岩变形观测、钻孔窥视、瑞利波探测等手段对恒昇煤业9102工作面机巷实施监测。瑞利波探测顶板结果表明岩体结构异常区域分布在1~1.5m、2~5m处,分析顶板钻孔窥视图像得到孔壁在1.5m、3m、4m附近破坏严重,顶板离层仪在2~3m、3~5m出现离层,根据监测结果对支护参数优化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9102机巷围岩变形量小,测点距迎头140m时,顶底板位移量77mm,两帮位移量98mm,巷道支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12509工作面皮带巷的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在对2#煤进行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可锚性试验分析及锚杆支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巷道顶板与上位采空区间厚度的变化,采用三种支护方式结合对巷道围岩进行控制,并通过矿压监测对支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巷道实施三种联合支护方案后,12509工作面皮带巷的表面位移能够满足巷道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变形要求,锚杆、锚索的受力状态比较稳定,顶板无离层现象,该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矿实际地层分布与巷道支护情况,建立了全围岩煤矿巷道和邻近采空区巷道的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了巷道上方不同位置冲击动力下巷道围岩和支护体系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邻近采空区小煤柱护巷对巷道支护防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巷道正上方坚硬顶板冲击动力下,巷道直接顶围岩质点运动速度和冲击力最大,随着冲击动力源沿顶板展布方向偏离巷道中线距离的增大,巷帮质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逐渐增大,在偏离中线约60 m时,巷帮质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值达到最大值,而冲击动力源偏离中线距离大于60 m后,巷帮质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值逐渐减小。此外,巷道上方顶板冲击下,巷道锚杆中段应力变化幅值最大,随着顶板冲击源偏离巷道中线距离增大,巷道潜在破坏的锚杆位置由巷帮向顶板区域转移。临近采空区巷道情况下,采空区上方顶板冲击会引起巷道帮部质点产生较大的质点加速度,并造成巷帮和小煤柱中锚杆失效,而远离采空区并偏离巷道中线60 m之外的顶板冲击下,采空区对巷道支护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上位煤层的遗留煤柱集中应力会对下位煤层邻近采空区的巷道掘进产生扰动影响。针对下峪口煤矿3#煤层回采巷道掘进时产生的非对称变形破坏及支护困难等问题,结合现场地质条件,采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探究23306进风巷掘进期间产生的非对称变形机理,并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及工艺,改善了巷道围岩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上位煤层遗留煤柱及本煤层邻近采空区的存在导致巷道围岩主应力方向及大小发生变化,而非均匀的应力分布致使巷道围岩塑性区呈现蝶形破坏,巷道顶板水平应力变化幅度大、剪切应力大,造成巷道顶板极度破碎,顶板至上覆采空区间全为塑性区分布,顶板两侧应力及塑性区的差异性分布是造成巷道非对称变形的主要原因;数值模拟得到煤柱内X-Y,X-Z,Z-Z方向的应力受本煤层邻近采空区的影响较大,巷道两侧应力大小不等,致使巷道产生非对称变形;根据巷道围岩的受力状态、工作面地质条件及支护成本,优化了巷道支护参数,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上行开采回采巷道加固支护方案优化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新庄煤矿三2-12101上行开采工作面运输巷围岩变形严重的现状,综合考虑原支护方案的局限及下伏二2煤层的采动影响,提出了运输巷的加固对策及优化支护方案。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FLAC2D5.0对新方案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机巷顶、底板整体下沉量分别为580 mm和280 mm,机巷左、右帮水平位移分别为135 mm和130 mm;受下伏岩层移动的影响,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大,但锚梁索支护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说明机巷的加固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巷道对支护的要求。工程应用效果也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窑头煤业近距离下煤层21301运输巷支护困难,采用钻孔窥视及围岩强度测试,分析了21301运输巷的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对小窑采空区下及综采采空区下巷道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巷道分段差异化支护方案,并经过现场应用及监测数据证明支护方案科学合理,能够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塔山煤矿8305综采工作面为例,提出了切顸卸压沿空留巷技术.从超前预裂切缝、巷道补强支护、采空帮挡矸支护和滞后临时支护四个方面制定了采空区帮控制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巷道观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帮变形量控制在265 mm以内,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富家凹煤矿11205孤岛工作面运输巷受到邻近11207工作面采空区上覆顶板下沉的动压影响,在进行巷道顶板窥视和现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动压影响和围岩松动范围,对巷道采用“分段支护方案+高强预应力全锚索支护”技术。现场施工和后期矿压观测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保证了巷道的稳定和采掘接替。  相似文献   

9.
增子坊矿301盘区5#煤层辅运巷在上覆采空区煤柱应力、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围岩自身松软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拟采用高强锚注技术控制围岩,并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巷道顶板、巷帮变形得以有效控制,其中顶板、巷帮变形分别控制在28 mm、20 mm以内,可满足巷道后续使用需...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11):54-56
以贵州某煤矿沿空留巷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该沿空留巷巷道在目前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该巷道靠采空区一侧及靠煤帮底角稳定性较差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为该矿井针对性地加强沿空留巷巷道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