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高粉煤灰质量,实现粉煤灰的高效脱炭技术发展,促进粉煤灰资源可回收利用,介绍了粉煤灰脱炭的3种方法,即浮选法、重选法和电选法,其中,浮选法主要依据矿物的表面性质对粉煤灰进行脱炭;重选法依据矿物密度性质的差异对粉煤灰进行脱炭分离;电选法则依据矿物摩擦带电性质的不同进行分选。同时,对粉煤灰脱炭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应深入研究粉煤灰性质,将脱炭方法与新型选矿设备相结合进行工业化生产,创新结合方式,如采取活性油泡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结合的方式对粉煤灰进行脱炭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太西无烟煤基粉煤灰未燃炭含量偏高的问题,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组分的粉煤灰理化特性,对三种粉煤灰进行了摩擦电选脱炭研究,确定了初步工艺流程,为今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分选、脱炭及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火力发电厂粉煤灰未燃炭含量过高的问题,对粉煤灰的理化特征、未燃炭在粉煤灰颗粒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分选、脱炭技术及分选、脱炭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粉煤灰分选脱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数值图像分析在研究粉煤灰颗粒群特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俞海勇 《粉煤灰》2000,12(6):7-11
本文以上海某电厂一、二、三电场的粉煤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数值图像分析在粉煤灰颗粒群特征研究上的应用。通过数值图像分析法,对三个电场粉煤灰颗粒群的体积频度分布、颗粒个数频度分布、形状因子以及体积比表面积随粒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影响粉煤灰中炭的摩擦带电特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含量超标会影响粉煤灰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利用,所以要对粉煤灰进行脱炭.试验通过改变固气比、管道进风压力、摩擦管道长度等不同条件得出不同的炭粉荷质比.分析试验数据找出了固气比、进风压力、摩擦管道长度对其荷质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脱炭的流态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粉煤灰的利用价值与其残余炭含量密切有关 .在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流态化干法脱炭技术降低粉煤灰中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 .流态化分选实验表明 :这种干法脱炭的思路是有效的 ,这一思路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溶剂回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正丁烷和国内应用较普遍的醋酸乙酯作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高效经济的VOCs回收装置。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研究了溶剂回收用颗粒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对其丁烷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木质颗粒炭N2吸脱附等温线符合IV型,说明其中孔较多,煤质颗粒炭N2吸脱附等温线符合I型,表明其以微孔为主。而木质颗粒炭丁烷工作容量远远高于煤质颗粒炭,在溶剂回收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孔径分布的影响,发现活性炭0.4~1.0 nm的微孔由于  相似文献   

8.
梁吉军  郭立朋  徐大利 《粉煤灰》2011,23(6):10-11,14
江西某能源公司对湿排粉煤灰进行浮选脱炭,再对脱碳后的粉煤灰进行烧干、磨细、分选处理使其成一级粉煤灰和超细粉煤灰,介绍了该综合利用过程所需设备、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与煤粉炉粉煤灰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长沙矿冶研究院自主研发的YD31200-21FZ型粉煤灰电选脱碳机开展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不适合采用电选进行脱碳;对于煤粉炉粉煤灰,采用电选能够获得高品质的脱碳粉煤灰,实现粉煤灰变废为宝,为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半纤维素的主要模型物木聚糖为原料,在不添加其他粘结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半纤维素基颗粒活性炭。讨论了浸渍比和炭活化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比的增加,有利于颗粒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强度、总孔容积和中孔容积的提高。随着炭活化温度的升高,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呈下降的趋势,强度呈上升趋势。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析表明,颗粒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炭活化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孔隙结构的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