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工作面来压期间的安全回采,根据实测常村煤矿3205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情况,得出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5 m,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对来压期间的工作面顶板进行放顶,爆破放顶后,来压期间采空区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工作面来压期间的安全回采,根据永新煤矿A503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和其分布频率等情况,测出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5 m,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对来压期间的工作面顶板进行放顶,当爆破放顶后,来压期间采空区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工作面顶板来压期间的安全回采,在来压期间对工作面实施强制放顶技术,针对乳化炸药深孔爆破的优点进行分析,在工作面上下顺槽分别布置一个老顶孔、一个辅助孔、一个端头孔,并计算出炮孔各个参数,通过工作面来压步距,确定爆破放顶步距为19.0 m,通过放顶效果可知:工作面推进到25.0 m时,采空区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  相似文献   

4.
官地矿为高瓦斯矿井,中八区28416工作面采用"采9放8"综采放顶煤开采方式,工作面顶板坚硬,初采期间初次来压步距较大(一般情况为30m左右),且8#煤为易自燃煤层(发火等级为Ⅱ类),通过确定深孔爆破炮孔布置参数,采用深孔爆破技术进行强制放顶。实践证明,强制放顶深孔爆破技术减小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降低了顶板初次来压强度,工作面推进16m时,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保证了初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突出煤层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顶板悬露不垮和采空区爆破放顶易引起瓦斯爆炸的问题,针对演马庄矿顶板特性,采用拉槽断裂法对基本顶进行预裂爆破,以干预初次来压;建立测站,观测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变化和顶板位移.通过实施初次来压前的深孔预裂爆破,降低了初次来压的强度和初次来压形成飓风的可能性,达到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朔州矿区房柱式采空区下采用爆破强制放顶作业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入了分段定向水压致裂强制放顶技术手段。在晋北某煤矿6106工作面进行了初采期间的强制放顶工业性应用,通过现场观测、钻孔窥视发现致裂后顶板岩层裂隙发育,初次来压步距缩短,避免了初采期间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回采期间工作面矿压显现缓和,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为消除锦界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需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而产生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分析了爆破强制放顶技术的矿压特点,并通过监测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的水压和流量,统计顶板初次垮落特点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变化,分析了锦界煤矿31111工作面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水力压裂初次放顶呈现出分层、分次、逐步垮落特点,消除了初采期间顶板大面积一次垮落给工作面造成的危害。初采期间工作面支架来压动载系数降低,有效缓解初次来压对支架造成的冲击载荷。矿压规律及顶板垮落效果显示,水力压裂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  相似文献   

8.
浅埋煤层开采顶板移动规律及强制放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200 m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下的顶板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基于榆阳煤矿2301工作面的开采实践,采用了现场实际资料总结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得出,榆阳煤矿工作面顶板是板式结构的破断,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大,其坚硬顶板在采空区形成大面积顶板来压并造成飓风,对工作面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初采期间需对顶板实施强制性放顶,放顶措施采用的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以此保证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9.
《煤》2015,(10)
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是顶板管理的特殊时期,采空区悬顶面积较大,处理不好会导致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造成冒顶、瓦斯超限等事故。通过在综放工作面初采实施强制放顶技术,提前破坏老顶的完整性,将老顶初次来压变为周期来压,缩小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减小悬顶面积,实现顶板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治霍尔辛赫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突然垮落造成的隐患,通过分析初采阶段工作面强制放顶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矿井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强制放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应用研究,该技术缩短了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距离,同时也避免了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空区悬顶现象的发生。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比较缓和,保障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