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对图像局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非迭代自适应模板快速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待修复点邻域像素梯度值进行排序,估计出该点的等照度线方向,从而自适应地确定其修复模板,然后利用快进法(fast marching method)确定修复路径并完成对整个破损区域的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边缘细节及平滑区域均有良好的修复能力,在相近的修复时间内能得到明显优于一般快速图像修复算法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定义图像中像素的嵌入失真是图像自适应隐写中的关键。为提高图像自适应隐写的安全性,根据最小化嵌入失真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相关性的图像自适应空域隐写术。首先以一维高通、低通滤波器为工具构造方向滤波器;然后沿水平、垂直、对角线方向对图像进行方向滤波,并根据小波系数与其邻域系数的相关性对失真函数进行设计;最后根据像素的嵌入失真值,利用网格码(STC)对秘密信息进行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隐写术能够将嵌入区域集中在内容复杂的纹理区域,且能够有效抵抗通用隐写检测算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变分偏微分图像修复算法的信息利用不充分、纹理被破坏及人工干预较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八邻域的自适应高阶变分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受损图像待修复点像素的八邻域信息,将其分为两组四邻域,在每组四邻域中分别采用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方式进行扩散。通过自适应方法确定每组四邻域中利于修复的最佳p值,根据中心差分方法进行离散化后,最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获得受损图像的高斯-雅克比修复迭代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几年的一些图像修复算法相比,该算法获得的图像具有良好的评价,PSNR值和SA值最高、修复时间较短、纹理结构与原始图像最接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壁画的数字化修复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主要算法在图像纹理方向的修复效果一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还原壁画的原有样貌,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壁画修复算法。该算法在改进的Telea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图像纹理的多尺度特征性,利用小波纹理描述算法对壁画的纹理结构进行了修复处理,运用非局部梯度算子,通过计算待修复区域的像素点的非局部梯度值并依据曲率选取的全局最优方向进行扩散,达到壁画纹理修复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基于亚像素边缘特征的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一种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的亚像素边缘特征,采用奇异值-迭代最近点法(SVD-ICP)实现轮廓间配准和利用小波极大值融合算法实现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高光谱图像小波子图的谱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整数小波的三维自适应预测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算法。首先用5/3整数小波将高光谱每个谱段图像做小波分解,对不同谱段的相同子带,设计一种新的线性预测器。用与待预测像素有较强相关性的相邻像素自适应地估计预测系数的值。消除了大部分的谱间冗余和空间冗余后,再用JPEG-LS进一步去除残差图像的空间冗余。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去除多光谱图像间的相关性,较其他压缩算法压缩比有很大提高,且算法简单,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规范化卷积图像修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化卷积算法可用来处理离散、孤立丢失数据的修复,但针对大量数据连续缺失的图像修复效果不佳,为此设计了像素的邻域滤波器,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规范化卷积的图像修复算法.首先设定由待修复区域边界向区域内部逐步扩散的修复顺序;然后为每个待修复像素关联一个置信度,并根据修复的先后顺序从高到低进行赋值,即最后修复的像素置信度取值最小;最后根据像素值和置信度进行插值,修复缺失的图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实用的图像修复算法,可实现图像连续块状区域信息丢失的修复,并可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于遥感图像纹理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自适应方向提升方案的遥感图像压缩编码新方法。传统的提升方法主要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从而降低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像素的相关性;与传统的提升方法不同,基于自适应方向提升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图像其他纹理方向的相关性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精度,从而降低高频部分的能量值。该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方向提升的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多尺度快速整数小波变换,然后采用子带位平面编码算法来实现遥感图像的高效压缩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对一般遥感图像,该算法在高倍率压缩的情况下要优于目前的JPEG2000算法。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偏心窗口平滑滤波图像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自适应平滑滤波数字图像修复新算法,采用变动中心的非线性平滑滤波算子,克服了固定中心点算子产生的边缘模糊问题。为了兼顾处理效果和计算效率,根据待修复的像素是位于图像平滑区还是边缘突变区,自适应地切换处理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2种类型的像素均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提出用“分块校验和”方法在需要保护的图像中嵌入脆弱数字水印,一旦图像受损,即可精确得到损坏像素的定位模板,在修复中不再需要人工干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象的三维医学图像形状自适应编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骥  焦李成  石光明  王磊 《软件学报》2008,19(7):1635-1643
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维医学图像已知诊断对象区域的形状自适应小波编码方法.该算法仅对对象区域内的像素应用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去相关,变换后,对象在变换域中的系数个数与图像域的像素保持相同.为了实现快速无损变换,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的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方法.通过分析形状自适应变换后无效系数的位置,又提出一种改进的OB-3DSPECK(object-based set partitioned embedded block coder)算法,取消了对象区域外无效块或系数的符号输出,即只输出两种符号码流到自适应算术编码器.对于三维医学图像的对象区域,该算法能够提供有损到无损的渐进编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平均SNR比OB-3DSPECK提高0.5dB.此外,由于减少了一种符号输出,使得算术编码过程可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修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多尺度分析原理,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修复方法.首先用离散小波变换把图像分解为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对图像不同频率的成分分别进行修补.图像的低频部分采用笔者以前所提出的结合中值滤波和基于曲率扩散方法[1]进行修复.由于高频部分地表示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并且有很强的方向性,对高频图像数据先进行分块,用线性拟合求出每一块的方向,再根据方向信息进行修复.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修补破损区域.  相似文献   

12.
在修复纹理图像时,将来自受损图像周边的像素或选出的纹理沿等照度线方向复制到受损区域内可能引起边界模糊。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全变分将图像分解成骨架图和纹理图,用边界重建方法修复图像的骨架图部分,在修复的骨架图的导引下用纹理合成方法修复纹理图部分,使图像的纹理和结构得以同时修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具有复杂结构的纹理图像具有较好的修复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纹理特征的自适应图像修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卿  王慧琴  吴萌 《计算机应用》2011,31(6):1572-1574
为了解决基于样本图像修复算法对纹理部分的修复易产生误差累计的问题,提高图像修复的准确性,对优先值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通过引入调节因子α调整填充边缘优先级顺序,使算法在修复过程中对图像纹理细节的部分较为敏感;利用图像的小波系数估计图像的平均细节能量值,自适应地调节α因子,从而实现对不同纹理程度的图像自适当地调整修复策略,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史培培  练秋生  尚倩 《计算机工程》2010,36(13):189-191
利用单一字典修复包含多种结构成分的复杂图像的效果不太理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层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利用离散平稳小波、曲波和波原子稀疏来表示图像的光滑、边缘和纹理部分,采用块坐标松弛算法求解对应的稀疏优化问题实现图像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修复包含多种结构成分的图像,有效提高图像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窦立云  徐丹  李杰  陈浩  刘义成 《计算机科学》2017,44(Z6):179-182, 191
小波变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修复领域,但其在图像修复过程中出现的边缘部分模糊或不连接的情况成为了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使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破损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的分解,对各个高频方向子带使用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模型进行快速修复,各个低频分量使用改进了的曲率驱动扩散(Curvature-Driven-Diffusions,CCD)模型进行迭代修复,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最终的修复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推广了双树复小波变换在图像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在图像纹理的修复以及在结构部分的填充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尺度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领域,较大破损区域的图像修复成为图像修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针对该问题,结合多分辨率分析原理与传统的样本块图像修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修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把图像分解成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并对图像分解后不同频率的部分分别予以修复。其中,图像的低频成分采用改进的纹理合成的方法进行修复。因为图像经过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后,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之间对应位置的信息之间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以在修复低频成分的同时实现其他高频分量对应位置信息的修复。最后通过非降采样轮廓波重构过程完成纹理图像的修复。一般图像修复方法的参数选取以图像的修复效果最佳为宜,给出一个反例进行分析论证。实验发现,所提算法所修复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测度与经典Criminisi算法和小波修复算法相差不大,但是峰值信噪比(PSNR)测度依据不同图像的纹理结构的特点与破损区域的不同位置特点而不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很好地推广了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并且在修复大区域破损图像时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轮廓波域MRF样本修补方法,通过轮廓波变换把待修补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修补。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离散小波修补方法相比,轮廓波域MRF样本修补技术能更好抑制马赛克现象,保持良好的纹理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TV(Total Variation)模型用于图像修复时没有考虑缺损区域的方向信息,并且存在收敛速度缓慢以及修复质量较低等问题.针对图像上方向特征明显的条状缺损区域,提出带方向的TV图像修复算法(ADTV).该算法分别针对4种方向(0度、45度、90度、135度)对TV算法离散格式进行改进,并引入方向判断,将缺损区域归类到此4种方向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条状缺损区域的方向信息,有效提高了图像修复质量.为提高修复效率,将网函数插值分别与TV算法、ADTV算法相结合提出Net-TV算法、Net-ADTV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结合算法不但有效减少了迭代次数,降低了时间成本,加快了收敛速度,而且提高了图像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波变换与纹理合成相结合的图像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克服传统的图像修复算法在结构和纹理边界的错误修复,利用小波变换域的系数特征,探讨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纹理合成相结合的修复算法。方法 算法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待修复图像分解成具有不同分辨率的低频子图和高频子图,然后根据不同子图各自的特征分别进行修复。对代表图像结构信息的低频子图,采用FMM(fast marching method)算法进行修复;对代表图像纹理信息的高频子图,根据各子图中小波系数的特征,利用纹理合成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分层、分类修复方法对边缘破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峰值信噪比相比于传统算法提高了1~2 dB。结论 与相关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综合修复能力较好,可以有效修复具有较强边缘和丰富纹理的破损图像,尤其对破损自然图像的修复,修复后图像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修复效果更符合人眼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整体变分模型的岩心图像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心扫描图像信息缺失的修复问题,提出了基于整体变分模型的修复算法。利用图像待修复区域邻域的参考像素信息,从待修复区域边缘逐步向待修复区域内部扩散,同时采用了邻域相关系数来衡量待修复区域邻域边界对目标像素点的影响程度,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原方法相比,修复效果得到了改善,可以有效完成对于岩心图像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