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通过对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指出该方案并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和不可连接性,代理人通过计算原始签名人的私钥,可以伪造原始签名人的签名或授权;当代理盲签名信息公开后,代理签名人经过分析计算自己已知信息,得知该方案不满足不可连接性,即盲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随机数和增加参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克服了原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并且保留了原方案的其它优点。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强  吴顺祥 《计算机应用》2008,28(8):1940-1942
通过对 Li-Zhang 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指出该方案并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原始签名人可以伪造一个有效的代理盲签名,代理签名人可以滥用代理签名权,同时当签名被用户泄露后,代理签名人能将自己在签名协议中的签名和签名的消息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可追踪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改进后的方案有效克服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并满足代理盲签名所需要的各种安全性要求,其计算量虽有少量增加,但仍低于其他同类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最近一些学者提出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以及改进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给出了三种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发现它们是不安全的,均不具有真正的前向安全性。当代理签名人的私钥泄漏以后,原始签名人不去计算以前时段的密钥,就可以伪造代理签名,方案不能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  相似文献   

4.
对张等基于双线性对运算提出的一个基于身份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在签名过程中密钥更新的线性设计保证不了前向安全,设计的签名方案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另外,不诚实的PKG能冒充原始签名人或代理签名人进行代理签名。对张签名方案进行改进,克服了张签名方案中的安全性缺陷。改进后的方案具有很好的前向安全性、防伪造能力、强不可否认性、强可识别性等。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的多代理盲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代理盲签名综合了多代理签名和盲签名的优点,是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它由一个原始签名人授权给一组代理签名人,并且这组代理签名人并不知道消息的具体内容。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代理盲签名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安全信道传送代理密钥,且具有不可伪造性、不可链接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指出该方案并不满足不可伪造性,代理人通过计算原始签名人的私钥,可以伪造原始签名人的签名或任何授权,且原方案有关签名盲性的证明存在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克服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有效防止代理人恶意的伪造攻击,且保留了原方案的其他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周萍等提出的两种具有前向安全性质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两种方案都不能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不具备前向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对原来两个方案分别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两个方案具有抗伪造性和真正意义上的前向安全性,而且改进方案2还具有后向安全性,是一个强前向安全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魏俊懿等人提出的一种前向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W-Y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并且攻击者在获取代理密钥后可以伪造未来时段的代理签名。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新方案不需要密钥生成中心(PKG)参与用户密钥生成,克服了W-Y方案的安全漏洞,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即使代理密钥被泄露,攻击者也无法伪造过去和未来时段的代理签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魏俊懿等人提出的一种前向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不具有盲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通过对代理密钥生成过程以及盲签名过程的改进,克服了原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利用将单向散列链嵌入签名的方法,保证了改进的方案具有后向安全性。而且,密钥生成中心与用户之间不需要建立可信的安全通道,节省了额外的开销。安全分析表明,改进的方案满足前向安全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综合了多重代理多重签名方案和盲签名方案的优点,它是由一组原始签名人授权给一组代理签名人,并且这组代理签名人并不知道消息的具体内容。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广播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和有序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通过对其安全性分析,两类方案均满足多重代理多重签名的安全性及盲签名的盲性和不可链接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柳等提出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方案存在以下安全缺陷:不诚实的原始签名人可以伪造代理签名密钥,即方案不满足强不可伪造性;代理签名人可以将盲消息的签名和原消息的签名联系起来,即方案是可链接的。针对这些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通过修改代理授权方程和盲签名过程,新方案可以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且满足非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在代理签名方案中,原始签名人能将其数字签名权力委托给代理签名人。前向安全的数字签名能解决密钥泄露问题。现有基于身份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文献数量少,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代理签名和前向安全,利用双线性映射,构造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在保持了前向安全代理签名的各种安全特性的条件下,效率高于已有方案,更适合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辉等人提出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指出该方案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原始签名者和签名接收者都可以伪造代理签名者的盲签名。针对这些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新方案克服了原方案中存在的代理盲签名伪造问题,且满足完整性、不可伪造性、可验证性及强盲性等安全特性。结果表明,新方案比原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可应用于电子现金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周萍等人提出了一个前向安全代理盲签名方案,对该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存在信息拥有者可以否认签名的问题,即信息拥有者否认用于签名的信息是自己提供的,该信息可能是伪造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实验表明改进的方案不仅具有原方案的优良特性,还解决了信息拥有者否认签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安全缺陷。针对陈宁宇等人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方案不满足前向安全性,无法抵抗PKG和代理签名人的合谋攻击,公钥替换攻击以及不诚实的PKG的伪造攻击。提出一个改进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改进的方案满足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的所有安全性要求,同时能很好地抵抗合谋攻击、不诚实的PKG的伪造攻击和公钥替换攻击。  相似文献   

16.
密钥泄露问题对数字签名系统带来的后果是系统的崩溃,具有前向安全特性的数字签名体制就是针对密钥泄露问题提出的。基于前向安全性思想和代理盲签名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前向安全性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在该方案中,即使某一时刻代理签名者的密钥泄露,以前时段所产生的代理盲签名依然有效。对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做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身份的密码方案,将用户的公钥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因此不再需要公钥证书,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在代理签名中原始签名人可以将签名权利下放给代理签名人,从而将自己从“繁琐”的签名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签名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其安全性。该方案在代理授权阶段只需要1次双线性对的计算,代理签名阶段也只需要2次双线性对计算,与以往方案比较,该方案在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