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大学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性:既是教师组织高质量教学的具体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的创新要求。同时,提出了做好清晰、周密的教学准备及论“线”和“点”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自身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大学语课必须承担培养提高学生基本人素质的使命。本立足于高职学院大学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尝试,认为通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欣赏能力的强化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人素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所谓合格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其他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做到这点,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里提到的“启发和讨论式教学”,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研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已四十余年,在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理论》的组织教学中,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未曾学过“能量原理”的这种情况,所以除了指定由龙驭球、包世华主编及由赵光恒、杨仲侯主编的两本《结构力学》中“能量原理”章节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中介语”理论,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汉译英学生练习为材料,对其中的典型性错误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学习中的错误是由若干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一个好的案例能把学生带入到经营的“现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文章阐述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用案例教学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文章,从语篇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语篇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基于语篇的教学观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将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审视和反思当前《综合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其为理论基础,探索《综合日语》教学改革之路,全面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使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疑问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疑问这一心理因素对体育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 背景知识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这是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使教学活动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功能意念的理解和表达的需要,是使精读教学不只囿于句子水平,而是逐步发展到语篇水平的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因而它是精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大学英语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为教学目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就是学生要达到的最重要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基本任务和目标。阅读理解意味着明白文章中词的意义、语法结构,了解各段和全文大意,把握作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角度,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解读文学形象意蕴、探析作家生平历程等方式,感染、熏陶、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铸就健全的人生品格,也有助于砺炼浓郁的仁爱精神,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陈毅诗词在理想信念教育、美德培养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探讨了利用陈毅诗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应不应该再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争论已经由来已久,“文学性”不仅应是大学语文性质和定位的体现,而且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对学生“文学性” 阅读中心理语境的关注,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撑。当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阅读,增强了对文字的感悟力和敏感度,则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便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功底,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针对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并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借助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分别从五个方面通过丰富的译句例证说明了文学作品中汉英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为我们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系。美国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三种模式:西方中心主义"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观";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文论研究需重新确立新的向度,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并对对方富有生命力的文论话语加以借鉴和相互阐发。  相似文献   

17.
本认为学翻译的语言是一种不同的体,它有别于规范的汉语学语言,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比较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规范的汉语学语言虽然是学翻译的理想语言,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使得译语不能完全等同于规范的汉语学语言。  相似文献   

18.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女权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因而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却没有任何激烈的政治运动相伴,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盖生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一书通过对本质、真实性、审美、政治、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典型、发展九个关键词进行深入地历史考辨,以此为切入点,独辟蹊径地研究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思想发展变化的历程,以"点"的纵深研究,不仅在面上涵盖了学术发展史的重要方面,而且精心结撰了文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以"接着说"的方式,推进了当代文学原理的研究。这是现当代文艺思想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