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历史变迁、运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结合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从城市文脉的内涵出发,将文化传承的精髓融入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从尊重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江苏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路径,从而使运河自然生态环境和工业遗产形成了运河城市独具特色的城市风光带。  相似文献   

2.
陈翔  刘婷 《建筑与文化》2021,(3):101-102
峰峰矿区拥有丰富的矿业工业遗产,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文章以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通二矿旧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在结合当地城市发展需求和工业文化特色的背景下,探讨通二矿旧址再利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文章尝试提出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具体优化措施,这对峰峰矿区矿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付莉莉 《山西建筑》2011,37(19):14-16
通过20世纪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与回顾,探讨了20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模式,指出20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最佳途径是再利用,它是20世纪城市遗产与新的时代精神及文化的结合,是城市风格和城市特色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下正在努力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更应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丰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与文保体系。文章提出了构建西安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解构西安工业遗产价值,完善宏观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及微观的工业遗产体系,重生西安工业遗产的功能及空间模式等策略和相应保护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2013,(7):18-22
洛阳不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城市中众多的工业建筑遗产成为洛阳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系统阐述和剖析洛阳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保护现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在洛阳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定背景下,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吴晗  丁炜 《城市建筑》2023,(8):196-200
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记忆的物质承载者,它揭示了近现代城市工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调查与总结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南京工业遗产的转型可以归纳为结合城市休闲文化的遗址公园、结合城市文化传播的展览馆与博物馆、结合城市工商业的创意产业园区和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的综合利用文化园区四个方向。在进一步分析南京各类工业遗产转型特点的基础上,文章从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整合地区特色、丰富活动类型和融合城市服务与区域更新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南京工业遗产转型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英国谢菲尔德市作为较早经历城市衰退和城市更新的城市,通过充分发掘工业遗产的无形与有形价值,把它当作提升城市文化的基本理念,进而推动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从该城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手段和特色入手,促进可适性的旧空间再利用的融合方式,塑造文化生态型的工业文化景观的形象,实现可持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方向,推行多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政策行动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此模式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英国谢菲尔德市作为较早经历城市衰退和城市更新的城市,通过充分发掘工业遗产的无形与有形价值,把它当作提升城市文化的基本理念,进而推动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从该城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手段和特色入手,促进可适性的旧空间再利用的融合方式,塑造文化生态型的工业文化景观的形象,实现可持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方向,推行多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政策行动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此模式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于佳 《北方建筑》2023,(3):42-46
鉴于我国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且现阶段其保护与利用工作正在稳步进行。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资料的梳理与研究,探究工业城市应如何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工业遗产公园和老工业城市搬迁改造的契机进行“城市更新”,系统性地总结了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的再利用属性,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之间的连接内容及策略,以期激活工业遗产地的物质与文化功能、盘活失落空间、促进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构建符合地区文化内涵的特色化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10.
郭浩  马源 《工业建筑》2022,(5):9-15+76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城市化发展不断进步,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加深,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时代的象征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沿岸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分布特点和内在价值,并针对其现状特征及现存问题,引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遗产廊道模式,提出在江河沿岸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可以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利用体系、划分廊道等级、细化内部结构、完善廊道内部空间建设的方式,形成多元化发展保护与利用策略,并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加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以期为同类型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力强  刘经伟 《山西建筑》2011,37(28):171-173
为了检测清水桥当前的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并介绍了检测内容、加载工况、测试方法以及荷载试验结果,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桥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基本上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张嘉毅 《山西建筑》2005,31(18):103-104
阐述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就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几个主要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基桩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基桩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联系,既有基桩性能检测是基桩验收的必要条件。该文主要论述了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施工质量检测、鉴定的概念及差别,基桩抽样检测的方法、特点及钻芯法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所述观点和工程实例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