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根本上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提出主动防泄密安全机制,采用综合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文件操作实时监控和数据安全存储的全面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方案,设计出一种主动防泄密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系统实现了基于eKey的网络身份认证与安全登录、基于双层监控机制的文件操作实时监控和基于网络的文件加密,有效提高了防范内部主动泄密和外部技术窃取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内网的安全,其实质就是数据的安全。因此,首先应该关注数据类型,确定保护对象,方能有的放矢。如今,使用最广泛的电子文件格式是文档文件,尤其是对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文档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基本上所有的涉密文件均为文档类型。因此保护好文档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好内网安全。在内网建立一套完善的文档安全防护机制,在终端直接对文档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是防止文档泄露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对文档的监控和审计,能杜绝很大一部分泄密事件的发生,即使泄密事件发生,也能够很快找到泄密途径,追究责任,挽回损失;同时,通过对大量行为数据的分析,能够为管理者找到安全管理漏洞,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接入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开始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企业关键业务及核心应用,然而复杂的接入环境、灵活的接入方式、数量庞大的接入终端,对企业接入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管理方面针对移动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身份认证、数据传输隐患、应用分发风险等问题,实现终端设备生命周期凭证监控更新注销流程,加强用户身份认证,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审计,强化设备权限管理,防止涉密数据丢失或泄露,为企业建立起安全的智能终端接入体系.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获取量,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安全隐患。各地保密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涉密文件、机密数据及个人隐私的安全防护,以防患于未然。因此针对堵截涉密信息泄露扩散的最佳时机研制出监测涉密文档监控系统。系统可通过安装在外网客户端上的监控程序,对客户机上文档的编辑工作进行监控,将编辑的文档标题自动发送给监视控制台或保密局等主管单位,并对编辑的文档自动进行涉密分析,一旦发现该文档可能包含有涉密信息,即刻屏蔽该机的网络连接,并立即报警。  相似文献   

5.
格尔网盾网络保险箱主要实现用户文件资料的安全存储和安全交换的功能,由实现客户端文件存储安全的“网盾保险箱”软件和实现文件网络集中安全存储的“网络保险箱”软件两个子系统组成。网盾保险箱通过虚拟安全磁盘分区以及文件安全删除等技术实现敏感信息的本地安全存储,该子系统操作简单,核心功能和操作系统无缝结合,用户对安全磁盘的操作与普通磁盘没有任何差别,该子系统尤其适用于经常使用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的用户。网络保险箱是网盾保险箱的网络增强版,适合有更高的数据安全存储需求的客户环境,该子系统将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灵活的…  相似文献   

6.
黄海龙 《中国新通信》2013,(17):114-114
全网系统基础设施安全就是网络平台全部子系统的安全,通过对全网系统网络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边界安全,对网络环境进行安全审计来完善网络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7.
运营商网络与业务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危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甚至严重影响国家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建设终端防泄密系统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4A系统集中入口的能力,结合浏览器检测技术与4A账号黑白名单管理,实现终端防泄密客户端软件的精细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企业内网中文档管理系统,提出了三层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型,解决了文档管理系统对存储复杂、安全性差、系统难于管理等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角色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方面,本系统的实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管理和简单应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环境中域间用户的通信安全,采用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适用于大数量、动态域组的基于身份的域密钥分发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域环境下用户的动态加入与离开,通过广播加密的方式使域用户获得更新后的域密钥,避免了复杂的密钥更新协商协议.另外,提出基于共享域的电子文档管理协议,实现域内用户共享,不同域之间安全分发电子文档.在该协议工作下,共享域内每个用户合法获得的电子文档可以在域中各设备间无缝地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的域之间电子文档的传输有严格的限制,需要经服务器认证,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与防泄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建设统一的矿井综合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将矿井的各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网络控制平台,实现集中监控成为必要.本文主要对阳泉五矿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先进的工业网络交换技术将以前独立控制的各生产、管理设备等子系统连接起来,结合工业自动化和网络通信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将生产自动化的各项应用系统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构建成以统一的三层网络为核心的开放式煤矿信息化系统,实现煤矿的管控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