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与服务     
硬盘和存储方案厂商Maxtor公司日前推出具有高度伸缩性的MaxAttach NAS 6000网络存储服务器。由Windows驱动的MaxAttach NAS 6000提供了广泛的互用性,并为创新的方案建立了一个平台。面向企业应用的MaxAttach NAS 6000具备了  相似文献   

2.
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更大数据存储容量和更快信息访问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一种新型数据存储技术——附网存储(NAS,Net AttachedStorage)出现了。NAS是一种不依赖于平台的高性能数据存储技术,它使用专门优化的硬件和软件来提供高性能的文件服务。NAS的优点在于:①不依赖于平台的多协议数据存储  相似文献   

3.
在第4期网络存储栏目《NAS“其人其事”》中,我们从应用角度剖析了NAS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它的主要应用领域,但对于怎样使用NAS技术,该文未涉及,而这是许多读者特别关心的内容。在此,我们以多平台环境为背景,以美国网域公司(简称NetAPP)面向中小应用的NetApp Filer F87为例,具体介绍NAS产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统一数据资源调配,建立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平台.方法:用基于SAN架构的光纤存储和基于NAS的并行扩展存储,核心系统数据库采用互为镜像备份.结果:信息系统存储得到整合,实现核心数据高可靠、高安全、高应用.影像大数据通过NAS存储的部署实现数据量极大情况下的快速访问.  相似文献   

5.
TS-439Pro是QNAP最新推出的一款企业级四路NAS存储产品.同时也是我们测试的首款采用Intel Atom平台NAS。除了采用新平台之外,它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硬件可扩充性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6.
配合WindowsStorageServer2003(WSS2003)的发布,HP日前推出了基于WSS2003的NAS网络连接存储)全线产品——StorageWorksNAS1200s、StorageWorksNAS4000s、StorageWorks9000s,这些产品适用于从部门到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存储需求,同时惠普还同时推出了基于NAS产品的桌面备份解决方案、电子邮件和文件服务器的整合、无中断备份、数据复制等解决方案。惠普亚太区网络存储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李青桥表示,未来惠普NAS产品将全线转向微软的平台。惠普NAS八大特性伴随着WSS2003的发布,包括惠普在内的12家合作伙伴同时宣布推行基于WSS…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NAS的工作原理与优点,根据网络存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密NAS的应用需求.研究了以MPC8379E为主控芯片的AES加密NAS的解决方案,并详细论述了NAS加密密钥管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案能够很好地实现加密NAS的访问控制与算法密钥管理,保证了数据加密存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做为比 DAS(服务器直连存储)或者 SAN(存储区域网络)廉价的选择就是考虑安装 NAS(网络附加存储)平台。NAS 将是今年夏天最令人关注的存储解决办案。在 NAS 价格战中,分析家认为:2005年NAS 市场可以达到57.8亿美元。EMC、微软、NetworkAppliance、戴尔和 IBM 公司都在开发 NAS 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并且在3个月后就会发布。Jelly Belly 糖果公司试用了 Network Appliance 的产品后感到满意。他们的 IT 主管 Dan Rosman 说:“我选择此产品是因为它的易管理性和它现有的体系结构与我们的数据中心相符。”Network Appliance 的另一家用户,逻辑编程电路制造商 Xilinx 公司的软件设计系统主任 Thomas Weis 说:“我们公司已经有20TB 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VMware workstation上虚拟出的两台Citrix公司的产品XenServer机器,一台虚拟freeNAS(一种免费的NAS存储服务器),通过使用freeNAS存储服务器做成的NFS存储和iSCSI存储,并且将这些存储设备添加到XenServer的资源池中,以成为XenServer的公用存储设备。阐述了XenServer和NAS提供的NFS存储的关系,剖析了NAS存储服务器提供iSCSI存储和NFS存储的详细过程,包括服务器的架构以及存储设备和XenServer的相连,总结了NAS存储在虚拟世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件世界》2010,(2):93-93
借助NetApp的统一存储平台,医院实现了对NAS、光纤通道SAN等的支持,大大简化了管理维护的难度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飞速提高对信息存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存储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存储厂商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未来网络将“以存储为中心”的宣言。如今,存储设备中最重要的两类产品是NAS和SAN。两者相比之下,NAS  相似文献   

12.
厂商动态     
《计算机》2002,(5)
朝华科技12月27日对外宣布,就NAS存储产品、技术支持与IBM公司达成协议,由朝华科技对IBM NAS存储产品进行集成与销售,其中包括IBM NAS201、NAS 226网络存储产品。  相似文献   

13.
2011存储热点     
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NAS市场在整个存储市场的份额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中国NAS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存储市场的比率不到10%,相对全球NAS占存储市场比率20%、北美NAS占存储市场26%,这一数字显然低很多。从过去几年市场历史数据来看,中国NAS的增长严重滞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个人电脑》2012,(6):107
小孩的影像成长记录、花费大量的时间下载才得到的影音游戏数据……这些珍贵的资料,如因为电脑损坏而造成数据丢失,那就非常遗憾了。因此,除了平常应用所需的PC电脑,我们应该还配有一个额外的存储备份空间。巴法络(Buffalo)LS-XL/E这款经济实惠的NAS产品,就是家庭用户用以满足基本存储备份的上好选择。首先,巴法络LS-XL/E是一款空盘位的NAS产品,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硬盘容量来添加。这样,原来闲置的硬盘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与网络》2012,(8):15-15
近几年,非结构化数据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飞快增长,这种环境背后直接导致了文件存储需求的激增以及NAS市场的需求爆发性增长。大多数选择使用NAS的企业都拿它做存储而不是文件共享服务,因为NAS具有可靠性高,性能、扩展性好,易于存储管理等众多优点。那么,企业用户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选购适合的企业级NAS产品,来为自己企业的存储需求服务呢?下面一一为大家解答。存储容量的配置及扩展性能首先,在购买一个新的NAS设备时,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存储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DAS、NAS、SAN三种网络存储系统模式,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存储系统的需求,并且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存储区域网络系统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3):142-142
近日,日立集团的(NYSE:HIT)全资子公司、服务型存储解决方案的唯一提供商——日立数据系统公司宣布推出全新的文件和内容服务,以此帮助企业显著简化数据管理工作。这次发布的产品包括Hitachi Data Discovery Suite(日立数据发现软件套件),全新系列的高级网络附加存储(NAS)服务,包括Hitachi Essential NAS Platform和Hitachi High-performance NAS Platform3000系列,以及全新版本的Hitachi Content Archive Phfform(HCAP内容归档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企业正在逐渐实现网络存储——网络连接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这些存储方式可能来自多个厂商,并且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操作.还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9.
数据存储市场的发展,使得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数据存储模式逐渐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存储模式转化。NAS即是这种新型数据存储模式的具体体现。NAS,英文全称为NetworkAttached Storage,它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内嵌系统软件,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NAS设备完全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有效释放带宽,大大提高了网络整体性能,也可有效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用户投资。  相似文献   

20.
如今,不方便的DAS(直接附加存储)方式巳经不能充分满足用户在数据存储方面的需求。而一种新型、廉价、可靠的存储模式——NAS(网络连接存储),获得了用户(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普遍青睐。那么,什么是NAS呢?简单的说,NAS是通过网线连接的磁盘阵列,是功能型服务器中存储服务器的一种。它具备了磁盘阵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性。从1996年美国硅谷首先提出NAS概念至今,短短的5年时间里,NAS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数据存储模式。随着用户对NAS满意度的节节高升,其市场的占有率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这个过程中,NAS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进步,在安全性、易用性及可扩展性等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