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 Tg 温度、结构松弛和退火的上下限温度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由于实际的退火工艺规程因产品而异 ,所以实际工艺规程中的退火上下限温度值与理论上退火的上下限温度可以有所差异。特别指出了热制品直接退火工艺与冷制品重热退火工艺的显著区别。在对退火过程中应力生成与变化的分析描述中提出即时应力的概念使退火过程中对应力变化的分析更为明确和简便。文中又借助于图形对两种退火过程中温度、应力的变化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林亢 《玻璃》2000,27(4):4-8
按Adamsσ/13ha^2公式计算出退火后浮法玻璃中的永久应力明显小于实测值的原因是在通常的冷却速度下退火后玻璃中不胆存在温差应力而且还存在相当大的结构应力而且还存在相当大批结构应力。结构应力产生的原因是从高于Tg温开始的冷却过程中在缺口壁厚的内外层之间不仅存在温度差而且还存在垢膨胀系数差。结构应胡温度下降而增大并同时也发生松弛,它与温度呈S型曲线关系并在转变区下限温度时达到最大后就不再变化。在  相似文献   

3.
玻璃带在冷却过程中的平面应力问题浅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亢 《玻璃》2004,31(5):4-9,25
根据弹性理论探讨了玻璃带在退火冷却过程中的平面应力问题,导出了有横向温差存在时玻璃带中层面上和表层面上应力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发现横向温差对表层纵向应力的影响极大,表明了在线应力仪直接测出的数据是中层面上的热应力,说明了借助于计算机的特定软件可以消去测出的应力中的常规热应力,使最终显示的是B区的薄膜永久应力分布情况,从而判断B区的横向温度分布为操作调整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按 Adamsσ=1 3 ha2 公式计算出退火后浮法玻璃中的永久应力明显小于实测值的原因是在通常的冷却速度下退火后玻璃中不但存在温差应力而且还存在相当大的结构应力。结构应力产生的原因是从高于 Tg 温开始的冷却过程中在制品壁厚的内外层之间不仅存在温度差而且还存在显著的膨胀系数差。结构应力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并同时也发生松弛 ,它与温度呈 S型曲线关系并在转变区下限温度时达到最大后就不再变化。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结构应力随温度下降的增长系数Ψ(S) 。采用在 Tg 温度附近的玻璃的动力学平衡结构代替其热力学平衡结构的方法导出结构应力的计算式并验证了此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嵇训烨  高贤安  金文国 《玻璃》2009,36(11):19-21
超大规模玻璃退火窑研发的重点是解决玻璃板与冷却风之间的热交换,使玻璃板在不同退火区域能够按工艺要求的冷却速率冷却,在研发和实践过程中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使之横向温差小,残余应力低,并且已成功应用到3条1000t级浮法退火窑上,取得了良好的退火效果。  相似文献   

6.
玻璃制品的退火是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进行的 ,应力松弛 (Stress Relaxation)是在降温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恒定温度下应力松弛的规律能否直接用于实际生产中需要研究。文中首先确定了在恒温下应力松弛的初始阶段中 σ0σ与时间有线性关系 ,在此基础上从 Preston应力松弛微分方程导出了在等速降温条件下应力松弛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在变温条件下应力松弛规律与恒温条件下有重大差别 ,因此实际退火过程的计算不宜采用恒温条件下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林亢 《玻璃》2000,27(3):7-10
玻璃制品的退火是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进行的,应力松驰(Stress Relaxation)是在降温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恒定温度下应力松驰的规律能否直接用于实际生产中需要研究。文中首先确定了在恒温下应力松驰的初始阶段中σ0/σ与时间有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从Preston应力松驰微分方程导出了在等速降温条件下应力松驰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在变温条件下应力松驰规律与恒温上有重大差别,因此实际退火过程的  相似文献   

8.
内外片温差导致的真空玻璃应力和变形是真空玻璃破裂重要因素之一.基于理论和ANSYS热结构直接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内外片温差作用下的真空玻璃应力和变形,分析了温差作用下影响真空玻璃破裂因素.结果表明,当真空玻璃内外片存在温差时,真空玻璃产生的球面弯曲曲率半径与玻璃基片的厚度成正比,与玻璃基片的线膨胀系数及内外片温差成反比,与真空玻璃的长、宽尺寸无关;温差作用下导致的真空玻璃球面弯曲挠度及边缘弯曲挠度与真空玻璃长、宽尺寸及弯曲半径成正比,最大边缘弯曲挠度发生在长边中点处;温差作用下真空玻璃的最大拉应力与真空玻璃的基片厚度及长宽尺寸均无关,说明无论真空玻璃尺寸大小如何,均有可能会因温差作用产生破裂;真空玻璃应用过程中,因装配约束作用,增大了温差作用下的真空玻璃边缘拉应力,且最大拉应力分布在边角部位,从而造成了真空玻璃在接近于边角处破裂.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在非线性冷却制度下进行退火时所测得的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在所测得的数据中,尤以瞬时应力与传统退火过程中测得的结果相差较大,但是这个差别可以用近代的退火理论来解释,在近代退火理论中既考虑结构松弛,又考虑应力松弛.文中还叙述了非线性退火的应用前景.例如,只需采用较为简单的非  相似文献   

10.
搪玻璃反应釜是一种由玻璃衬层和金属基底材料复合在一起的化工设备。这种设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坯体件结构形式、焊接、压力加工工艺,环境(温度与湿度)条件,搪瓷釉及涂搪工艺等原因,均将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是自相平衡且不稳定的内力,当其释放应力达到或超过金属坯体与瓷层之间密着强度时即发生爆瓷,使坯体腐蚀失效,从而降低了搪玻璃反应釜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了有利于今后产品造型工艺的改进,对产品进行了残余应力标定和测试,并结合具体产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搪玻璃反应釜是一种由玻璃衬层和玻璃衬层和金属基底材料复合在一起的化工设备。这种设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坯体件结构形式、焊接、压力和加工工艺,环境(温度与湿度)条件,搪瓷釉及涂搪工艺等原因,均将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是自相平衡且不稳定的内力,当其释放应力达到或超过金属坯体与瓷层之间密着强度时即发生爆瓷,使坯体腐蚀失效,从而降低了搪玻璃反应釜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了有利于今后产品造型工艺的改进,对产品  相似文献   

12.
讨论玻璃的钢化和退火工艺,涉及到许多玻璃的技术参数和温度点,在实际应用中如能将玻璃的实际温度点和应力的产生及分布机理相结合必将对指导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试了微晶陶瓷复合砖表面的残余应力,发现抛光微晶玻璃表面残余应力较小。通过分析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指出X射线衍射测得的表面残余应力主要由瓷坯与微晶玻璃间的膨胀系数差别及冷却时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造成。X射线应力测试和微晶玻璃表面扫描电镜图像都显示,微晶玻璃中硅灰石晶相有取向性。  相似文献   

14.
一、玻璃退火的定义和目的退火这一术语在技术上有各种不同的意义。在玻璃工艺中,退火主要是指玻璃中残余应力的减少或消除的过程。玻璃退火的目的,是消除玻璃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玻璃制品中的内应力通常是由于不均匀的冷却条件所产生的。这种内应力可以  相似文献   

15.
借鉴金属材料退火降低其内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制品置于干燥箱及水浴锅中进行后处理,利用自主研制的高分子材料透明制品内应力检测装置研究了不同后处理工艺参数对以镜片为代表的聚碳酸酯制品内应力影响,结果发现,在同一后处理时间、不同后处理温度且缓冷条件下,在热变形温度以下提高后处理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聚碳酸酯制品内应力并改善其内应力分布状态,而急冷条件下则会造成制品二次内应力集中;同一后处理温度、不同后处理时间且缓冷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后处理时间范围,而急冷的条件下延长后处理时间不利于制品内应力的改善。以上结果可为今后寻求有效降低高分子材料制品内应力的措施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林亢 《玻璃》2000,27(2):10-14
探讨了玻璃在退火时应力松弛的机理,提出研究应力松弛规律必须在恒温条件下(静态条件)和变温下(动态条件下)两个方面来讨论。文中深入地对静态条件下应力松弛计算作了探讨。指出了著名的Adams公式1/σ-1/σ0=At的不足。文中从Boltzmen公式出发利用已知的粘度与温度的加和关系计算了以退火温度范围内粘滞流动活化能△Eη和应力松弛活化能△Eα,并由此导出了应力松弛时间τ与温度关系的计算式,进而又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注塑过程中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残余应力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研究了塑件上下表面温差、制品结构、厚度以及脱模后塑件冷却速度等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指出了脱模后塑件上下表面的温差和塑件厚度是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再进  任书明  宫汝华  李青 《玻璃》2018,45(3):38-42
高铝玻璃通过化学强化后,获得一定的表面应力(CS)和应力层深度(DOL),当它被再次加热(或退火)时,其表面的应力会产生松驰现象,松驰程度与加热温度及玻璃本身的黏温特性有着对应关系;当加热温度达到玻璃自身的转变点(T_g)温度时,应力松驰达到极限,即玻璃表面应力被全部松驰,CS、DOL值回到零。  相似文献   

19.
对CRC辊式破碎机空冷型高温轴进行了换热模拟及热态下的应力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带扰流叶片的冷却风道具有更强的冷却换热效果,不同边界温度和不同冷却风量会使高温轴产生较大且不同方向的温度差和热梯度,进而产生较大的额外热应力。通过将热态下的模型导入应力分析软件,进一步分析了热梯度对轴应力的影响,发现轴在热态下的等效应力远大于冷态下的等效应力,设计选材时应评估热梯度应力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减轻或平衡应力。  相似文献   

20.
应力大小是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介绍了玻璃应力的分类、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和先进测试设备。退火是消除应力的有效手段。采用最高575℃的温度曲线对微晶玻璃块(40mm×50 mm×30 mm)进行退火实验,退火前后采用高精度数字应力仪进行应力测量。退火前实验件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最小值0.85 nm/cm,最大值25.06 nm/cm;退火后实验件的应力分布均匀,应力最小值为0.75 nm/cm,最大值2.39 nm/cm。实验结果表明此退火能够明显减小微晶玻璃应力值并大幅提高应力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