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南京新街口商业中心区东南侧地块的历史沿革、规划结构、交通系统、商业发展模式几个方面的发展中分析该地块城市公共空间的区域形态、共享空间,并且结合该地块建筑内部与出入口的交集共享空间以及景观环境和公共设施,进一步分析该地块商业模式发展下的空间特点及其现存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作出初步探讨,改善中心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新街口地下空间为例,通过现状调研和问卷调查,得到一系列空间环境影响子项,并以其为基本元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7个主要成分,总结出影响地下空间环境的7大方面.然后结合实例,针对各项因子给出地下空间环境的改进建议.所采用的评价地下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研究思路,对改进大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城市中心地区社区更新中存在的触媒不足等问题,以跨学科视角提出基于“公有引力”的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路径,并建构立足于公共空间营造的社区更新实践方法。公共空间的“引力”存在于空间与人之间,与公共空间质量以及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成正比,与空间可达性导致的距离成本成反比。研究在探索“公有引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南京新街口淮海路片区的老旧小区更新提出具体规划构想,针对其公共空间缺乏、社区活力阻隔、文化特色消隐等现状困境,确定了“寻找潜在公共空间、构建社区公共系统、利用盘活公共节点,共建共享公共机制”4项措施,并通过创建共享的城市空间和多元的社区活动来激发社区活力、推进服务业态升级,带动多维度的社区改善升级。 相似文献
5.
6.
<正>专题二在数千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重视人文空间规划建设,强调城市的文化意义,追求文化意义同城市物质空间紧密融合的中国城市人文空间规划传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要义不仅在于对空间的塑造,其背后尤重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对城市精神的标树。离开中国文化,离开中国人的精神,离开中国城市人文空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将失去根基。当今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建设强调"记得住乡愁",就要重新认识中国城市人文空间规划传统的价值,重视人文空间遗产的保护,与此同时,要结合时代需要,创造现代人文空间,光大中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三个层面确定了九个相关步行环境评价因素,通过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来评价和分析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系统空间环境,旨在将步行系统空间环境的基本情况从现象的、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以获得全面、深刻的结论,对未来的地下空间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
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
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
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
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
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
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
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
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
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
“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
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
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
服务。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城市实现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促进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围绕城市新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趋势与原则、内容与重点、实施与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发展与交通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地带,是一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集中了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是城市中物流、人流、车流的交汇点,也必然是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对外交通的枢纽,所以其交通流量远远高于城市的其他区域.为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作者将从立体分离式交通组织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进行论述,探讨一种地下空间畅通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著清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17):80-80
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控制是地下控规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与强度、人防工程配套设施控制、建筑建造控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地下空间控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且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国外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成功实例,归纳了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并对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14.
对邯郸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作了分析,总结了邯郸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邯郸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改善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心区用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区对于城市功能要求不断增加、地下轨道交通给城市用地带来地下辐射点,越来越多的超大城市、大城市,开始有步骤地向地下发展。购物、交通、办公、娱乐,人们在地下空间的行为和时间呈现多样化和不断的增加的趋势;如何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地下公共空间,需要在设计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精细化构建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南京城市商业发展与中心演化的历时性梳理,指出在非西方文化语境下,传统城市是顶层设计下的空间生产机器,在特权消费与大众生产之间维持着精妙的平衡,商业则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的辅助性制度设计。近代城市工业化转型破坏了这一系统,但受地缘政治、工业基础等多因素影响,并未能在工业生产与居民消费之间重建平衡,商业空间发展两极分化。现代城市通过制度干预,重建商品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商业空间发展逐渐回归市场机制与公共政策的双重调节,并出现中心极化。在当前大众消费需求日趋分化的趋势下,商业空间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新供求关系下,对城市商业空间规划从等级设定、规模预测、区位选择、主体特征以及空间组织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中心区功能高度复合、空间高度集聚,其发展要求建立舒适的全步行系统、空间垂直发展。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发展机制是利用地下交通空间带动“地下商业、休闲、娱乐”功能发展,增强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使之达到功能混合、空间集聚、交通网络化的目的。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TOD模式导向下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与其他区域或中心联系;以轨道站点为“发展源”、地下步行网络为“发展流”、地下车库为“发展块”,将机动车交通全部放入地下,构建片区化、网络化、立体化、简洁化的地下空间形态,建立轨道影响区内的全步行系统及立体步道网络串联公共空间、娱乐空间、商业空间,促进商业中心区的立体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中国城市中心区交通现状分析和未来所面临矛盾的预测,指出了地下道路将是解决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的新途径.通过利用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修建地下道路的实例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探究其修建动因并进行总结,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以系统论、地下建筑学和环境行为学为理论支撑,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角度研究探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和思路,从而有效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