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动目标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RFID技术,动目标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等,并对井下使用RFID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该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井下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如果发生灾难,营救人员能够及时从地面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路线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日,印度PervCom公司开发出一套实时定位和实时感应综合系统“PervTrack”,该系统采用电池供电的RFID标签、路由器和符合IEEE802.15.4标准的感应器来组建一个无线网状网,可在追踪井下人员作业安全的同时监测井下的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是21世纪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相结合的产物,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广泛的学科交叉性以及明确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技术特征,使得WSN技术在学术界和应用领域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WSN网络的自组织性、高鲁棒性,使得WSN技术在目标跟踪、环境监控、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体系架构,在井下恶劣多变的环境下实现人员定位跟踪,同时对井下WSN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井下人员定位的多层WSN拓扑架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综合应用WSN、RFID、WLAN、SDR技术的WMSRS系统,描述了系统总体目标、整体方案,详细介绍了运用射频技术进行井下定位的工作原理,给出了WMSRS监控系统主控软件结构体系框图。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现场总线(CAN)技术,提出了一种以RFID为核心,以CAN-bus通信网络为纽带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时采集井下工作人员具体位置,通过CAN总线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到上位机,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定位.系统具有功耗低、可靠性高,很好的满足了矿井人员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超声波、激光、视频、惯导、计步器、无线电等矿井测距和定位技术,其中,无线电测距和定位具有定位距离远、定位误差较小、不受光照影响、受粉尘影响小、便于身份识别、系统成本较低等优点,宜用于矿井人员定位和矿井人员精确定位。分析了UWB,ZigBee,RFID,5G,WiFi6等无线电测距和定位技术:矿用UWB具有定位距离较远、定位误差最小、成本较低等优点,宜用于矿井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矿用ZigBee具有定位距离远、定位误差较小、成本较低等优点,宜用于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等;矿用RFID具有系统成本最低等优点,宜用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等;矿井5G和WiFi6定位精度低于UWB,系统成本高于ZigBee,不宜用于矿井人员定位和矿井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分析了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到达时间(TOA)、到达时间差(TDOA)、双程测距(TWR)、对称双边双程测距(SDS-TWR)、到达角度(AOA)等矿井人员定位算法:RSSI定位法定位误差大,难以满足矿井人员定位和矿井人员精确定位的需求;TOA定位法要求定位卡和分站时钟计时精确并同步,定位卡和定位分站成本高,不宜用于矿井人员定位和矿井人...  相似文献   

7.
煤矿无轨胶轮车监控调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狭窄、视线差、会车困难和调度信息不畅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轨胶轮车监控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时采集井下无轨胶轮车辆的运行数据信息,实现了井下车辆定位跟踪、车辆调度管理功能;采用分布式自动控制调度方式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判断,通过信号灯对行进车辆进行交通指挥。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系统中的井下设备,满足煤矿现场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细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的应用情况。该系统能够将煤矿井下各个区域的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及时、准确无误地反映到地面监控中心,使煤矿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总数以及分布状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监测、查询、定位、跟踪管理,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苟胜难 《计算机仿真》2012,(6):132-135,167
研究水下作业监控及救援问题。针对传统的水下作业监测系统中的终端节点不便携带,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高,难以自适应采集监控区域内各种水下作业数据和实时预警并实施水下救援等问题,分布式多传感异步网络提出了一种实时水下作业监测及应急救援的物联网技术。以监测分簇为单位构建异步通信网络,部署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终端节点如温度、湿度、噪声传感器等,基于分布式传输技术针对不同性质的水下作业采集各种类型的水下作业环境和人员定位数据,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对水下作业人员建立危险预警机制。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物联网技术对各种类型水下作业实施监测及实现远程数据判读,具有高可靠性的实时预警,并有效地增强了监控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对金属矿产品产量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安全生产管理严峻,利用新技术改变现状迫在眉睫,开发了WiFi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以该技术的人员定位、语音通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动态定位、人员行走轨迹查询、井下应急报警、语音通信、环境变化监测等功能,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作用,为矿山井下安全生产的管理提多样化手段,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煤矿瓦斯报警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矿用瓦斯监控设备采用有线方式传输信号存在的弊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煤矿实时监控中,设计了一个便携式瓦斯传感器网络节点。该节点装置能够完成瓦斯浓度监测及超标报警、井下人员的实时信息采集和定位等,既可以用于工作人员查看周围环境,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详细介绍了节点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RFID身份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针对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的状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煤矿安全保障系统,利用RFID技术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跟踪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李锋 《工矿自动化》2023,(S1):44-46
煤矿智能化建设要求采用井下精确定位技术,实现井下人、车等目标的精确定位、人员状态分析、考勤、调度管理,满足井下复杂巷道的全覆盖需求。井下定位按定位机制可分为惯导定位和通信式定位,指出对矿井中数量众多的被定位目标进行定位,可行的技术是通信式定位技术,目前井下使用的通信式定位技术按定位精度从低到高依次是RFID、ZigBee和UWB技术。分析了井下精确定位原理,并结合在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车辆及交通管理系统、井下物流管理系统、井下接近监测、远程/无人车辆驾驶/掘进/综采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各应用对井下精确定位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流控制管理系统,系统采用RFID电子标签、GPRS、GPS及IC卡对重要货物进行全程监控。利用RFID电子标签做货物识别,利用IC卡做有关人员的身份识别,利用GPS技术做货物实时定位,利用GPRS系统短信传输货物信息。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系统中的通信协议,讨论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系统是一种全面解决物流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基于WS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该软件采用Visual C#和数据库技术进行软件设计,具有实时接收和发送数据、保存数据、历史数据查询统计、预警曲线显示、数据报表打印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瓦斯监控软件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精度高、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实时监控煤矿井下瓦斯浓度和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在楼中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即WSN)综合定位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同时通过楼中通道内的节点实行监控和防盗,在有人进出的通道设置了RFID读写器,监控进出人员和文件物品的流动情况,通过电脑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了整栋大楼的智能化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流控制管理系统,系统采用RFID电子标签、GPRS、GPS及IC卡对重要货物进行全程监控。利用RFID电子标签实现货物识别,利用IC卡实现有关人员的身份识别,利用GPS技术完成货物实时定位,利用GPRS系统短信传输货物信息。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系统中的通信协议,讨论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是一种全面解决物流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赵圣洁  张楠  李永刚 《福建电脑》2011,27(10):17-17,7
本文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基于RFID的人员定位系统,利用超高频阅读器、有源RFID电子标签和GPS模块和有效结合,实现了对人员信息的实时定位和监控,改变了学生实践活动中人员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井下人员定位精度低、无法实时全局定位、搜救被困人员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导航技术和WiFi技术相结合的井下人员组合定位系统;给出了发生矿难后的基于该组合定位系统的搜救方案。该系统利用WiFi提供的可靠位置信息来给定MIMU最初的位置信息并校正MIMU的位置,弥补了MIMU误差随时间累积的缺点;利用MIMU的实时全局定位来弥补WiFi的局部定位。选用卡尔曼滤波将两者进行信息融合,进行最优组合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矿井井下人员实时三维全局定位及快速搜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井下人员定位精度低、无法实时全局定位、搜救被困人员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导航技术和WiFi技术相结合的井下人员组合定位系统;给出了发生矿难后的基于该组合定位系统的搜救方案。该系统利用WiFi提供的可靠位置信息来给定MIMU最初的位置信息并校正MIMU的位置,弥补了MIMU误差随时间累积的缺点;利用MIMU的实时全局定位来弥补WiFi的局部定位。选用卡尔曼滤波将两者进行信息融合,进行最优组合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矿井井下人员实时三维全局定位及快速搜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