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黄浦江作为上海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两岸绿道贯通开放后,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大幅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首先对黄浦江滨水地区总体风貌和三个典型空间进行评析,比较贯通前后的公共空间变迁,总结滨水区更新设计策略和意义。其次,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探究改造后的滨水公共空间不同区段人口、社会学的影响差异、与城市腹地开发相关性等问题。借助微博、航拍图像、人口分布、设施分布等多源数据,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评价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研究城市腹地开发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异化配置设施、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腹地活力调整区域投资密度等发展策略,为滨水区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雪 《城市建筑》2023,(15):41-43+6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是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苏州城市空间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建设情况展开分析,从住区分布、岸线开敞度、设施布局、开发强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内部吸引力、增加岸线开敞度与视线通廊、差异化服务设施布局、把握公众利益的诉求等滨水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地方,山与水使重庆地形富有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山水格局,因此山城滨水公共空间是重庆不可或缺的活力带.文章以山城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为切入点,基于城市活力视角对万州区北滨路体育馆到万达广场路段与其活力地带进行分析,探索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使滨水公共空间能够合理发展,进而激发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王一彤 《建筑与文化》2022,(11):121-123
作为滨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的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我国对滨水公共空间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总结了滨水公共空间领域的研究情况、研究热点内容,力求为滨水公共空间研究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9):75-81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承载市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开放空间,公共空间中多元的人群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核心要素。采用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人群的聚集密度和年龄多样性,以上海市黄浦滨江公共空间核心段为案例,分析基于多源数据的年龄多样性与滨水公共空间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识别显著影响使用人群多样性的滨水公共空间内部与外部特征,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滨水区岸线开敞度、慢行体验、周边环境设施、居住人口密度以及交通可达性是影响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使用者人群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优化滨水公共空间及其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促进全龄友好、提升城市活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城市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再开发与复兴对于地方经济、地域文化及城市景观的贡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英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实践为案例,探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意义、价值、开发策略和设计理念,及其对于当前中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建设实践的启示。——栏目主持人英国经历了工业化时代的极度繁荣,作为产业空间而存在的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生产和交通的核心。英国境内拥有发达的水域,城市滨水区对国家及城市的发展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汉杨泗港开发区概念性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与手法,指出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是滨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好坏与设计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传统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以武汉这一典型滨水城市为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类型:滨水街道、堤岸和水面,逐一分析空间特征,考证滨水活动,探索滨水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互动关系,为当前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领域打破传统界限,私人经济介入公共领域,厦门城市滨水空间也正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文中选取厦门大学周边4处不同典型形态的滨水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通过建构公共性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运用公共性观察法分析空间可获得性与空间活动可支持性程度,定性描述公共性程度;采用公共性模型评价法,定量分析不同维度的公共性评价。分析总结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政府管理,提出以公共性为导向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3):75-8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继而确定主导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地率、公共服...  相似文献   

11.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时期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来看,河流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是消除滨水空间利用弊端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及城市品质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针对”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包括“以保障水安全为前提,以缝合城市空间为重点,以激发水岸活力为目标”三大路径,从而让滨水地区充分发挥生态安全效能,强化滨河两岸功能的联系,重塑滨水公共活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城市滨水区虽经精心设计,但使用人群不多,因而缺乏城市活力。驻留活动是基于对环境的偏好或影响而产生的脚步放慢、逗留及交往等行为,真实反映了周边环境的友好程度,也最直接地反映了滨水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本文以上海黄浦江沿岸浦东滨江公园和徐汇滨江的25个滨水公共空间为对象,采用行为地图记录驻留活动数据,选取基面、岸线、功能和设施等公共空间要素,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以及行为地图和要素分布图的叠加分析等,探讨不同滨水公共空间要素对驻留活动的影响,找寻显著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滨水公共空间驻留活力提升的对策,包括提高过渡基面的空间吸引力,加强岸线与水体的互渗,增设平民化且灵活的功能,鼓励设施复合利用等。最后,从考量指标方面指出:驻留率和驻留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而驻留线密度和驻留面密度也是评判滨水公共空间吸引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规划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空间资源,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共有财产。从城市经营角度思考,借鉴西方空间生产理论思维,提出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生产的目标与原则,即实现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并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的平衡。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被大量私人封闭式社区占据等公共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借鉴欧美城市滨水区复兴经验和西方公共信托原则,并根据我国《宪法》与《物权法》中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认为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权益必须要有相关法制措施和规划管理体制的界定与保护。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规划"白线"管理办法及其制度保障措施,以促进城市滨水空间生产惠及所有市民。  相似文献   

14.
范雅婷  章明 《中国园林》2023,39(2):77-83
城市滨水区更新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确实发挥着集聚公众活跃社会、升级产业提振经济等活力复兴的重要作用。得益于新工具和新数据的普及,基于城市空间类型形态的空间要素测度及基于时空行为和功能设施的空间活力测度均取得大幅进展。因此,从时间、空间分异角度跟踪循证深圳茅洲河碧道更新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其建设周期始末状态进行比对分析,尝试基于多源数据测度社会活力的复兴和经济活力的提振,从而探究滨水公共空间要素更新对活力变化的影响作用。在时空分异视角下对滨水更新跟踪测度的研究方法,更加直接地揭示包括多样功能的置入、场所品质的提升等滨水公共空间要素的更新,从不同程度上带来了空间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代表性滨水空间载体。为进一步指导相关区域开发,2020年《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应运而生。以苏州河公共活动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体系,对苏州河现状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并对其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街道风貌间的关系予以研究。基于研究数据及结果,为未来的规划实施评估提供对比参照依据,也对今后规划建设提出策略建议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该文基于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塑造之间的联系,尝试将场景理论应用于公共空间更新,探讨老城区滨水空间生活品质与美好生活场景塑造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玉带河滨水空间为例,提出了基于场景理论的滨水空间更新框架,分别从真实性、戏剧性维度探索了滨水空间更新的具体策略,为同类滨水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本视角,以 人的活动体验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网络信息流 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和关注度4个维度构建滨 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探索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定 “空间活力阈值区间”的方法。将网络大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 相结合,定量测度上海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分 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总结场地设施、城市腹地、管理宣传3个 方面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基于活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提 出疏导与提升、分区段与分阶段建设管理等活力调控策略,以 期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反思我国滨水公共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公共性缺失现象,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公共价值观念,并在此立论基础上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君 《山西建筑》2009,35(10):13-15
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演变分析入手,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旅游功能等,探讨了在现代城市架构下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苏州作为水路结合布局的经典,拥有各种滨水公共空间。如何能合理运用这些空间节点,并重拾其活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苏州古城仓街片区和下塘街片区为例,从促进街区活力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江南传统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空间模式、居民活动现状等进行分类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提升街区活力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