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纵联差动保护是目前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和送电距离的增加,分布电容电流逐渐增加,极大地影响了纵联差动保护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提出一种基于纵联支接阻抗的保护新原理,当线路无故障或外部故障时,纵联支接阻抗近似等于线路的容抗;当线路内部故障时,故障相纵联支接阻抗近似等于线路容抗和过渡电阻的并联值。该保护新原理无需对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不受负荷电流、系统阻抗的影响,选择性好,具有天然的选相能力,当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灵敏度高。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此保护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快速性差、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相关性的纵联保护方案。以直流滤波器阻抗频率特性为基础,对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对应的故障附加网络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区内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特定频点电流故障分量呈强正相关性;区外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特定频点电流故障分量呈强负相关性。据此,可判别区内、区外故障。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联保护方案原理简单、计算量小,能够快速、可靠识别区内、区外故障,且耐过渡电阻的能力强,不受线路分布电容影响。  相似文献   

4.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G,IIDG)的接入,改变了原配电网保护动作特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正序和商阻抗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故障时线路两端电压正序分量之和与电流正序分量之和的比值,来判断线路上是否发生故障。在区外发生故障时,该比值反映输电线路对地的容抗值,其模值较大;区内故障时,忽略线路阻抗时,该比值反映2倍过渡电阻或4倍过渡电阻,其模值相对较小:据此可以区分线路上的区内与区外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新原理特征量明显,容易整定,不受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及出力的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CGZ—2型光纤纵差保护装置为新型的集成电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具有动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通过介绍该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光纤通道的构成从理论上对差动比较回路的相位特性、幅值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耦变压器零序电流方向纵联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大容量自耦变压器在高、中压侧常配有零序电流差动保护,以提高对接地故障的灵敏性,但其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较大,不易整定.据此提出一种自耦变压器零序电流方向纵联保护原理,通过比较自耦变高、中压侧零序电流和中性点零序电流相位实现保护判别,该原理能够灵敏地反应变压器的匝地和匝间故障,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小.仿真和动模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高压线路纵联保护通道直接影响着纵联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文章通过对220kV高压线路纵联保护通道演变改造实例.对高频通道和光纤通道进行了原理阐述,就两者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结合工程应用对高压线路纵联保护光纤通道运行维护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一起发电机纵差保护误动的原因,对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差动回路阻抗进行比较,并全面复核保护定值,以避免在区外故障时,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发生保护误动作。  相似文献   

9.
电流的差动保护已经具有和相当长的历史,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导引线保护发展到了今天的微波电流差动保护和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由于光纤通信的可靠性高、容量大,致使光纤差动保护逐渐向电力线路保护主力军发展,文章基于电流瞬间采样值的差动保护方法,从设计角度对输电光纤差动保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流的差动保护已经具有和相当长的历史,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导引线保护发展到了今天的微波电流差动保护和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由于光纤通信的可靠性高、容量大,致使光纤差动保护逐渐向电力线路保护主力军发展,文章基于电流瞬间采样值的差动保护方法,从设计角度对输电光纤差动保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故障暂态电流分量的双回线保护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故障分量中的暂态电流分量实现双回线继电保护的新原理。通过比较故障后双回线上两支路暂态电流分量的相关度来判断区内、外故障。讨论了该保护的动作判据和动作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证明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对电力线端的输出阻抗与通信节点的输入阻抗进行匹配。利用微处理器对电力线端的输出阻抗进行实时测量和计算,控制并驱动相关电路,实现通信节点输入阻抗变换,从而使得电力线端输出阻抗与通信节点的输人阻抗匹配一致。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使得电力线通信中不匹配的阻抗通过处理后得到很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窗口滑动总体最小二乘法的输电线路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电线路参数的准确度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密切相关,而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为利用PMU实测数据获取线路参数提供了新的途径.提出基于滑动窗口总体最小二乘的线路参数辨识算法,该方法对PMU数据采取窗口滑动处理,将目标函数变为窗口误差平方和最小,因而抗噪声能力较强;同时,对于大量辨识结果的可信度分别进行核密度估计和点估计,以获取参数辨识值的统计结果.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单时刻辨识相比在含噪声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某电网500kV线路实测PMU数据计算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Current phase comparison based pilot protectionhad been generally utilized as primary protection of thetransmission lines in China from the 1950’s to the1980’s. It has advantages such as being immunized topower swings and only needing current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目前防雷工作缺乏针对性、投入产出比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VC++编程自动推荐防雷措施的方法.基于杆塔所在地形地貌特征、杆塔结构、已有的绝缘配置、已采取的防雷措施、反击绕击跳闸率超标百分比等指标,初步确定备选的防雷改造措施;综合考虑跳闸率降低效果、改造费用、施工难易度、对系统的影响、维护难易度等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最优防雷改造措施.以广东某220kV和110kV实际线路为例对各种措施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得出结论: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构建的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可以不用进行复杂的矩阵计算而直接求出各层次的因素排序权值,降低实际工作中的计算量,且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可以大大简化VC++编程算法.利用提出的方法对实际工程线路进行改造,有效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显著降低雷击跳闸率,化解线路防雷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0 INTRODUCTIONApplicationofnormalcurrentdifferentialrelayonlongUHVtransmissionlinesarelimitedbecauseofdistributedcapacitancecurrent[1,2 ] .Topreventthesympathytripcausedbydistributedcapacitancecur rent,thetrippingcurrentthresholdisusuallyelevat ed .Thisaffe…  相似文献   

17.
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多相补偿阻抗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提出2种多相补偿阻抗元件的判据确定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多相补偿阻抗元件可正确区分保护正向区内、正向区外及反方向故障情况,而且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弧垂在计算过程中易受测量数据(温度、风速、档距等参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预处理的PSO-BP神经网络弧垂预测模型.对收集数据中部分样本缺失的情况,使用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对不平衡样本进行合成;构建PSO-BP神经网络用于弧垂预测,使用不同工况条件的数据训练网络,实现弧垂预测的目的,并将网络的性能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弧垂值预测后所得的误差绝对值显著降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加快训练速度、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小波故障选线新原理中基于频谱分析的尺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的信号频谱分析出发,对小波故障选线新原理中的尺度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信号的频谱与信号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选线新原理提供了尺度选择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小波分析在电力系统其它领域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带T型支路的混合输电线路故障测距问题,结合故障行波在带T型支路输电线路中的传播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行波测距原理的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通过双端测距原理判断故障所在区间,然后利用单端测距原理得到故障距离。与传统T型支路故障测距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一架空线路相比,该方法适用于带有T型支路的混合输电线路,可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 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满足对故障测距精度的要求,能够简单有效、准确可靠的得出测距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