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卓晓岚  肖大威 《城市规划》2023,(11):110-122+132
通过对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景观进行全域调查、记录、统计和归纳,采用文化地理学主导因子区划方法,以客家传统村落布局形态及民居平面型制为因子进行聚类统计,综合其他相关地理文化因子对赣闽粤边客家地区进行传统村落景观区划,划分出赣闽粤边区西北部堂厢天井式民居文化区、东北部堂横屋文化区、南部围屋文化区及西部排屋文化区共四大文化区(含10个亚区),对各文化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景观特征进行概括分析,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发展历史背景的剖析,提出赣闽粤边客家传统村落景观区域格局是在自然地理格局提供的空间框架下,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时序差异引起的居住文化差异的映射。  相似文献   

3.
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华中建筑》2021,39(8)
选取湖南传统民居景观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湖南传统民居进行文化区划,运用建筑类型学与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区分类研究。根据文化区的基本概念,参考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与部门自然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选取屋顶、山墙、平面布局、立面形态、主体建筑材料、承重结构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将湖南的传统民居划分为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与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湘北湘中传统民居文化区主要有独栋正堂式、天井院落式、"丰"字形大宅以及"四方印"大宅等民居类型;湘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主要有窨子屋、吊脚楼、石板屋、土砖屋、土家族主屋、土家族冲天楼、北侗火铺屋等民居类型;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区主要有"四方印"式大宅、"王"字形大宅、瑶族合院、吊脚楼等民居类型。  相似文献   

5.
肖旻 《华中建筑》2003,21(1):85-93
中国传统单个合院“堂庑式”和“堂厢式”两种类型;合院群有“向心围合式”和“单元重复式”两种类型,以闽粤交界区为中心的从厝式民居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原大型聚居建筑的合院类型:向心围合式。  相似文献   

6.
土楼以中国传统民居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而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7月,以“福建土楼”为名被“世界遗产名录”收入,以现存的分布状况看,其主要是存在于闽西南山区的南靖、永定和华安等地区的客家山村;而闽东南沿海的非客家地区的泉州,也有不少土楼的存在。但泉州土楼与闽西南的“客家土楼”又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泉州土楼已形成为一种带有非常浓郁的典型的闽南传统民居韵味,这就是“传统民居式”的泉州土楼。  相似文献   

7.
滇西合院式民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典型性建筑群,汉族文化在云南的传播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院式民居在云南的发展,也是滇西传统建造技术逐渐进步,在吸取汉族优秀文化乃至建筑技术的同时,日益走向成熟。但是,目前对该类型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点研究不多。该文以斗阁村传统乡土民居为例,在建筑实地测绘基础上,从古村概况、村落格局、建造技术、斗阁村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类型与测绘实例等方面对滇西合院式民居进行描述与分析,进而从合院式民居在斗阁村的展现形式中剖析出滇西合院式民居建筑发展的规律以及建造特点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孔祥娜  黄绳 《华中建筑》2007,25(1):209-211
该文忆读了济南老城区的特征民居院落.作为最普遍的居住建筑,院落式民居经历了千百年的继承与演变.并对济南老城区的民居院落作了总体概述,并系统地归纳论述了特征形制:泉水合院居、递进合院居、园林合院居、楼阁合院居以及中西合璧合院居.最后,还讨论了民居院落的保护与更新,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顾煌杰  成丽 《南方建筑》2019,(6):96-101
闽南传统合院式古厝民居受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布局类型,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结合田野调研、匠师访谈以及建筑学、类型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合院式古厝民居的布局类型展开研究,探讨其布局的多样性、合理性、发展演变以及泉厦漳三地的差异性,以期为今后的遗产保护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围垅屋和堂横屋是梅州西部嘉应地区的主要民居形式,通过不同时空下的案例对比,论证两者的演变线索,并从祖堂设门的差异,分析嘉应各地堂横屋的特征与围垅屋之间的关联。围垅屋源于堂横屋的客观现象是存在的,围垅屋定型后又影响堂横屋的营建,其中梅县、梅江、兴宁、平远等地区两类建筑有共通的风水意匠,并且其堂屋进数受梅州客家民系发展及宗庙祭礼改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十九大以来,我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美丽乡村”理念,强调资源合理利用。建筑领域也重点关注了对“传统民居乡土建筑”的研究。山西传统民居分布广泛,晋东南地区气候环境:夏季炎热多雨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民居夏季需要通风散热,冬季则需防风保温,所以风环境对于民居空间形成较大影响。文章基于以上背景条件,以晋东南地区三种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功能空间进行风环境实测,对实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风环境影响下这三种合院式建筑类型的“共通”空间,整合归纳得到统一建筑原型。  相似文献   

13.
围垅屋和堂横屋是梅州西部嘉应地区的主要民居形式,通过不同时空下的案例对比,论证两者的演变线索,并从祖堂设门的差异,分析嘉应各地堂横屋的特征与围垅屋之间的关联。围垅屋源于堂横屋的客观现象是存在的,围垅屋定型后又影响堂横屋的营建,其中梅县、梅江、兴宁、平远等地区两类建筑有共通的风水意匠,并且其堂屋进数受梅州客家民系发展及宗庙祭礼改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末以降,客家民系不断向广府民系聚居区的广州府迁徙,在广州府东路形成了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共居的聚居形态。经过长期的交融共生,客家传统村落形态演化为多种类型。通过实地调研,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杠屋、堂横屋、围龙屋、方形围屋式布局的变异形态以及变异原因,总结该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变异的民系交汇特征,彰显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的地域特色,为该区域正在进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5.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典型类型有堂横屋、围楼、围龙屋、围堡、围村等,依据移民历史推断,这些客家民居与赣闽粤三地的客家民居应当存在紧密的关系,但通过对各地实例从平面格局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所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桂东南客家民居基本上是类同于广东各地尤其是粤东地区的客家民居,因此,可以得出如此初步的结论,即在桂东南出现过或可能出现过具有江西和福建地域风格的各种类型的客家民居,但最后都被广东各地风格的客家民居所同化或取代。  相似文献   

16.
闽西客家土楼民居中风水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主要集中在闽西、赣南、粤东和粤北等山区。赣南客家民居以围屋最具代表性,粤东和粤北则分别以围龙屋和围楼最为有名。闽西客家民居大体上可分为群体住宅和土楼两大类,而土楼住宅是闽西最具特色的民居。客家土楼的成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光  相似文献   

17.
张捷 《云南建筑》2005,(6):8-11
合院式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大类别。也称为官室式或庭院式住宅,是中原汉民族传统的居住形式。其以庭院为中心;在庭院四边布置房屋,正房基本都坐北朝南,厢房配列东西;倒座居南朝北。形成一个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向心方整的平面型制。这种居住模式的普遍采用,与中因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礼制秩序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在自身特定的地域环境和众多的民族文化条件下,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居住形式,如井干式的'术.楞房、杆栏式的竹楼以及土掌房等,合院式民居是中原文化传播并影响到云南各地而出现的居住形式。就云南合院式民居的分布来看。主要在云南腹部地区的城镇和汉族地区。如滇中昆明及附近通海一带的“一颗印”民居、滇南片汉族聚居的建水、石屏地区的“三间六耳下花厅”、“四马推车”合院式民居;其次分布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白、纳西、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如大理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台院民居、丽江,纳西民居等,这些民居都秉承了中原合院民居的特质。但由于各地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地的合院式民居在平面组合、空间形态和立面造型上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多样的形式。本文下面所述的腾冲和顺合院式民居便是滇西汉族聚居地区的一枝独秀。这里采用比较法,通过把已普遍被大家认知、熟悉的云南“一颗印”民居、大理民居、建水民居与腾冲和顺民居相比较.归纳总结出和顺民居的特点。把腾冲和顺民居完整清晰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以土堡,土楼和庄寨为代表,其中土堡与庄寨具有相似的平面空间构成,需要探析其平面构成与演变的异同。该文在梳理福建防御性建筑类型的基础上,以三明土堡和永泰庄寨为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析防御与居住两个部分的平面构成要素,根据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对二者平面分类。在区分土堡和庄寨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总结防御部分的空间类型,绘制居住部分合院的平面类型与演变路径,探析土堡和庄寨两者间演变的异同,总结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的空间构成原理,以找到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合院式民居:湘西窨子屋、徽州民居和云南一颗印为例,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对其从空间形式、空间整体秩序、布局形制、平面布局特点、造型风格、装饰装修、民居的材料、民俗文脉、民居整体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地域特色,有助于地域性研究和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可分为基本类型、发展类型、变异类型和相关类型四大类,其中基本类型有堂屋和横屋,发展类型有堂横屋、围龙屋、围楼、围堡和围村,变异类型有传统变异和洋式变异,相关类型有祠堂和碉楼,各种类型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关联,并共同塑造了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围合性、对称性、向心性、秩序性和匀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