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海上稠油冷采开发技术是较为经济有效的一种开发方式,但因原油黏度高、水驱效率低等因素导致水驱动用程度低,大量剩余油未被采出。陆地油田实践表明,高效驱油剂可大幅提高洗油效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开展常用驱油剂的筛选与评价,筛选出一种适合于海上稠油开发的特殊性能的高效驱油剂,并开展现场试验,为油田增产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经过研究证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并不是提高洗油效率的必要条件。筛选出的高效驱油剂,即使在较高界面张力条件下,仍能起到高效驱油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聚合物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物理性能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聚合物超高分子量Ⅱ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JBJX-1作为驱油剂。考察了这两种驱油剂的长期热稳定性、耐温抗盐性、界面流变性及岩心吸附量;岩心驱替实验表明,超高分子量Ⅱ比JBJX-1注入性好;建议选择超高分子量Ⅱ,浓度为2 000~2 500mg/L,注入量为0.6 PV,在古城油田B125区块开展矿场试验。 相似文献
4.
深层稠油油藏注CO2开采可行性研究--以辽河油田冷42块稠油油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42块深层稠油油藏为例进行了注CO2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影响注CO2开采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原油粘度、油层深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孔隙度、油层厚度等油藏参数以及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等施工工艺参数),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优选该油藏注CO2施工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矿场先导性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开采效果。结果表明,注CO2是冷42块深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合适的CO2气源是实施注CO2开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升油田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下降,原油重质组份增多,原油黏度不断增加,流动性差,不易返排,地层回采水率低。在总结以往驱油增产相关技术措施效果的基础上,筛选出一种耐温性能好的高效驱油剂,该驱油剂与地层液体配伍性良好,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5 N/m数量级,极大地增强了原油的流动性。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明显,平均单井日增油为4.1 t,平均单井累增油297.2 t。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高轮次吞吐井驱油助排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冷 4 2块深层稠油油藏为例进行了注CO2 数值模拟研究 ,分析了影响注CO2 开采效果的各种因素 (包括原油粘度、油层深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孔隙度、油层厚度等油藏参数以及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等施工工艺参数 ) ,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优选该油藏注CO2 施工工艺参数 ,并进行了矿场先导性试验 ,取得了较理想的开采效果。结果表明 ,注CO2 是冷 4 2块深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合适的CO2 气源是实施注CO2 开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底水稠油油藏人工隔层形态展布及其影响因素。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利用人造岩心,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不同沉积特征、不同注入隔层介质速度、体积和黏度下隔层形态特征,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特征形成的隔层形态有明显区别,针对不同沉积特征地层应采取不同的堵水措施;注入速度越小越好,但考虑到凝胶固结的时间和施工作业可以适当提高注入速度;改变注入凝胶浓度,对隔层形态的影响较大,注入凝胶的浓度越高、黏度越大,纵向上隔层厚度也越大;注入体积越大形成的隔层半径和厚度越大,但整体形态相似。 相似文献
8.
针对胜利普通稠油油藏,研究了地层水硬度、矿化度、原油对泡沫剂DHF-1泡沫性能的影响,考察了DHF-1与驱油剂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WT的配伍性,通过驱替实验比较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随地层水硬度和矿化度的增加,DHF-1的起泡体积与半衰期逐渐降低。地层水硬度为120 mg/L(CaCl2)时,DHF-1的起泡体积与半衰期分别为155 mL与65 s,泡沫体系界面开始浑浊;地层水矿化度为20 g/L时,DHF-1的起泡体积与半衰期分别为168 mL与43 s,泡沫体系有不溶物产生。随原油加量增加,DHF-1半衰期迅速降低;原油与DHF-1质量比小于0.3时,DHF-1起泡体积变化较小,之后迅速降低。WT对DHF-1的起泡性能无不利影响。随DHF-1加量增加,驱油体系油水界面张力降低,DHF-1与WT质量比为20时的界面张力为0.05013 mN/m。蒸汽-泡沫-驱油剂复合驱最终采收率为72.1%,比蒸汽驱提高14.6%,复合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L油田属普通稠油油藏,由于油水粘度差异,油藏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影响,水驱开发效果差。而CO2吞吐技术主要是通过原油降粘和体积膨胀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为提高L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CO2吞吐技术在L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对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O2注入量、循环周期、注入速度及关井时间等是影响CO2吞吐作业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选用合理的注入工艺参数条件下,利用CO2吞吐技术可以有效改善L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即使在最佳地层物性条件下, 由于重油和沥青黏度较高, 从地下开采这种稠油也十分困难。对于一些特殊的油藏, 如叠加气顶油藏、底水平顶油藏、高含水饱和度油藏、低孔油藏、热传导性较低的油藏、薄层油藏、垂直裂缝和(或) 裂隙发育的油藏等, 普遍采用热采法生产,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且不经济。目前没有合适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能够经济地适用稠油藏的开发。然而, 这些油藏存在大量的烃类资源, 只有用新工艺、新方法进行勘探开发。最近, 出现了一种适合重油和沥青开采的高新技术, 即蒸汽萃取法。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效高、环保且使地层改良, 相对于同等的SAGD方法投资少, 本文主要评价蒸汽萃取法对这些特殊油藏的开发效果。已在部分成比例的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蒸汽萃取法的某些试验结果、理论分析及在稠油油田中的适用性在此提出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低渗稠油油藏室内驱油效率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河油田某低渗稠油区块为对象,对低渗稠油油藏室内驱油效率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各试验条件对含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低渗稠油油藏驱油效率试验的条件及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饱和油方式已不适合低渗稠油油藏,提高饱和油温度、降低饱和油速度、增加饱和油老化时间有利于试验岩心含油饱和度接近真实油藏,从而使驱油效率接近于实际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3.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韦5块稠油油藏是近年发现的普通Ⅰ、Ⅱ级稠油油藏,具有砂泥岩薄互层中、低渗特征。自投入开发以来,韦5断块先后开展了蒸汽吞吐、酸化储层改造、微生物吞吐、高导短缝水力压裂、注常温改性水驱等多种矿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本文重点介绍注常温改性水驱矿场试验情况,这将对该区块油藏下步开发工作及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热采区属于具有边底水的薄层、高渗、强非均质性稠油油藏。该区于1992年8月新钻油井40口,采用200 × 283m反九点法井网进行注蒸汽吞吐开采。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水侵影响,使热采区含水上升率和产量递减加大,降低了采油速度和采收率,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为此,在进行了水侵方式及其对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优选配套工艺,发展完善了一套适用于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治水增油综合治理模式:优选热采区中部含水较高的热采井实施高温封堵,对更新完善井提高避射底界,可有效降低单井含水,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益。从而达到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渤海地区稠油资源量巨大,但受原油黏度高和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使稠油乳化降黏技术在渤海稠油开发中发挥作用,以LD5-2油田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稠油油藏"调剖+乳化降黏"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效果分析。参考前期室内物理实验模拟结果,获取数值模拟关键输入参数,包括稠油降黏剂浓度、段塞尺寸和调剖剂段塞尺寸,通过正交试验方案模拟得到注入参数对稠油降黏剂增油降水效果影响的顺序,优化矿场试验方案。结果表明,注入参数对稠油降黏剂增油降水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稠油降黏剂段塞尺寸调剖剂段塞尺寸稠油降黏剂药剂浓度。综合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B15井组"调剖+乳化降黏"措施中,最佳降黏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量和段塞尺寸为:1600 mg/L和0.08 PV,调剖剂药剂组成为:cp=4000 mg/L、聚∶Cr3+=180∶1,段塞尺寸0.03 PV。按该参数组合施工,预计累计产油量62.89×10~4m~3,累计增油量5.61×104m3,采收率增幅3.06%。矿场试验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截至2017年8月27日,净增油6906.4 m~3。图5表6参17 相似文献
16.
17.
孪联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矿化度、较宽的pH值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的发泡性、泡沫稳定性和超低的界面张力,具有优良的乳化降粘和洗油性能。针对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吞吐开采采收率低,现场试验应用,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为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发,吞吐采收率低.为了提高热采稠油油藏的采收率,从2008年起,胜利油田开展了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在对超稠油不同汽驱方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开展了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先导性试验.通过单56超稠油油藏4个井组的矿场先导性试验表明,蒸汽驱有利于提高超稠油油藏蒸汽波及系数和...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埋深和边底水的影响,油藏压力无法降低到5 MPa以下再进行蒸汽驱,一般转驱压力为7 MPa。为进一步提高蒸汽驱的实施效果,利用室内实验研究了化学辅助驱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以胜利油田孤岛油田Ng5层位直井反九点井网为原型开展物理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单纯蒸汽驱、化学辅助蒸汽驱等不同方式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对泡沫剂、驱油剂不同注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现场实施方式。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调后驱”的化学辅助蒸汽驱方式,可以在蒸汽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高温驱油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蒸汽前沿热水带洗油效率,高温泡沫的主要作用是调整蒸汽剖面,增加波及体积,提高热利用率。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化学辅助蒸汽驱是高压稠油油藏转蒸汽驱可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