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张莉华  张境  陈少军 《广州化工》2020,48(10):197-199
以保健食品检验技术课程中"美国洋参胶囊中铅含量测定"为例,尝试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从检验任务分析、方案制定、检测实施、结果评价和考核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以任务为驱动,以检测流程为主线,以实验室为实际工作场景,将教、学、做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从"德规技"综合测评"的教学模式,为高职保健食品检验技术教学改革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进勇  余倩云 《生物化工》2023,(1):133-135+138
为响应教育部打造“金课”的要求,顺应“双万计划”建设,微生物学教学结合课程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原则,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通过应用雨课堂及中国MOOC(慕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主要从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预习,线下课中采用雨课堂互动教学,课后复习检测、完成实践作业、查文献做项目。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借助智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互动性增强,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教学相比,积极教学法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浅析了积极教学法的基本要素以及课程设计;阐述了如何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而体现“教师能力本位”,如何撰写四栏教案和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通过有导向性点名提问、课堂小组活动等丰富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普通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积极教学法在理工科课程中应用和实践,同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隆平 《化工时刊》2008,22(12):73-74
阐述了在《高分子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任务驱动或任务+问题驱动式教学法,采用“教学做考”4合1教学模式及注重过程考核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通过融合国际工程教育中先进的CDIO工程理念,在《药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与收获。通过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借助团队协作项目设计的目标任务形式,结合过程监控与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整,构建起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课程教学与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钦  周菊英  胡飞龙  米艳 《广州化工》2020,48(5):168-170
结构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多年的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介绍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导向,结合探究-互动式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设计、化学软件辅助教学、将化学史融入课堂、设置课程论文等方法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经验表明,这些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化工过程模拟-Aspen Plus软件及应用”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强化化工专业课程与本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内容改革、多层次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及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浩力  崔群  吴文雷 《广州化工》2023,(3):237-238+265
针对分离工程课程学习难度大的问题,对《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探讨。提出了“讲”-“串”-“析”-“用”递进式教学过程,并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等模块,构建三阶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对知识“学”和“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分离工程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生图形思维能力偏弱、图学知识应用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机械制图课程教师遵循OBE理念,结合机械专业毕业达成指标要求,反向设计了“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面向应用重构了基于应用型高校学生认知习惯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了“互联网+‘黄金分割’课堂时间”教学新模式,并实施“促学+助学+督学”的考核方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课程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原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的特点,对《化工原理》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即课程体系按模块化构建,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模式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讲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任务来搭建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知识体系,然后用微课丰富、精彩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从案例的应用形式、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内容设计等方面讨论了案例教学法与药物分析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辉  焦莎莎  朱书法  汤红妍 《广州化工》2014,(23):197-198,204
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推进改革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化,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品牌和实力,必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积极开展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尝试。通过对理论和实验课堂的教学实践改革的思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材料化工类等专业"高分子精细化工"课程中师生、理论和产业现状,结合教师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经验,从教学重点、授课形式、课程延伸、理论与产业相结合等多个方面思考探索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进而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配方设计等提供教学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越锋  蒋学玮  吴瑛 《广州化工》2012,40(15):223-224,226
以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以提高教师对学生化学课程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能力为目的,本文探索并实践了少数民族学生化学课程的微格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微格教学法培训、课堂微型化教学、化学社会化教学、实践灵活化教学以及评价多样化五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结果表明,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微格教学法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伍堃 《广州化工》2022,(19):269-270+291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传统教学存在概念多,课时少,学生消化难等问题,作为机械类及近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其进行深度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借助翻转课堂,同时实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课堂+现场”、“平时+期末”四种模式有效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课上表现和考核结果表明,基本达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洁倩  梁盈军 《广东化工》2010,37(6):162-163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紧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主导,将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通过对药学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训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建设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是当前课程建设的目标。燕山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结合 OBE教学理念,以项目实施为主线,从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等方面着手,进行“超级金课”课程群建设;将 CDIO 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群建设可为其他高校的“金课”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提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项目教学"的理念。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核心,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室内环境检测及治理课程为例,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对该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包含:课程设计目标、设计思路、模块化项目设计内容及评价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20.
“眼镜学”是眼视光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然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未充分发掘思政元素等问题,因此该课程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国家及行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改革实践教学形式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