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建材》2021,37(10)
为研究黔东南吊脚楼的抗震性能,运用ANSYS软件建立不同间隙的榫卯节点、不同质量的大屋顶的吊脚楼有限元模型,研究吊脚楼在El Centro、Tianjin、Taft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有间隙的榫卯节点吊脚楼的自振频率低于无间隙的榫卯节点吊脚楼。屋顶质量大的吊脚楼自振频率低。(2)有间隙的榫卯节点减震效果更佳。(3)质量大的屋顶减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张再昱  周铁钢 《建筑结构》2021,51(24):103-108
新疆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在历次地震中当地的传统民居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解当地木板夹芯房屋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个1/4缩尺比例的单层木板夹芯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各个工况作用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等.试验结果表明:在8度多遇地震(加速度峰值110gal)时,模型门窗洞口薄弱位置开裂,自振频率和刚度明显下降;在9度罕遇地震(加速度峰值620gal)时,模型上下两道木圈梁出现了明显的开裂,但木柱与墙体的横向木板连接稳固,结构整体性完好,此时模型的位移角为1/23.由此可知,木板夹芯房屋满足新疆大部分地区"大震不倒"的8度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钢筋混凝土柱承式群仓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一个缩尺比例1∶25的1×3组合群仓模型采用3条地震波分别施加水平作用,进行振动台试验。获得了空仓、半仓和满仓三种贮料状态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及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揭示群仓中不同位置单仓地震响应的差异,获得了不同位置单仓的基底剪力。研究结果表明:贮料对群仓动力特性的影响与群仓自身不同方向刚度差异有关;不同位置单仓的加速度与位移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地震作用方向和贮料状态相关;不同单仓基底剪力存在差异,沿X方向边仓大于中仓,沿Y方向则相反,差异的幅度随着贮料增加而降低;建议群仓中各单仓根据其所处的位置进行抗震验算。  相似文献   

4.
对张拉膜结构进行了冲击动力响应试验,采用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得膜面各特征点的位移变化,计算出了各工况下膜结构的自振频率,为膜结构的预张力测量和动力特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一殿堂木结构 1∶3 5 2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将榫卯和斗拱的力学模型比拟为变刚度弹簧单元 ,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大震下柱底与础石的滑移和榫卯与斗拱的摩擦阻尼作用 ,大幅度减少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因此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与减震性能 ,它所蕴涵的受力机理 ,对现代建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响应规律,实施了该桥型的振动台试验,按刚度相似关系,提出了将模型材料单一化的截面刚度转换公式;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烈度等级下,拱肋各显著截面的应变反应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为了研究S形曲线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一座相似比为1/20的S形曲线梁桥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S形曲线梁桥的梁体未有明显损伤,桥墩出现裂缝,支座破坏严重;在墩底屈服之前,墩梁已发生较大相对位移,桥梁极易发生落梁破坏现象;桥墩在大震作用下的扭转耗能作用十分明显。在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对S形曲线梁桥提出一种"梁体漂浮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为该类桥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 1∶1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外挂幕墙的振动台试验 ,研究了幕墙的抗震性能。外挂幕墙包括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及铝板幕墙 ,试验时分别输入ElCentro地震波、人工波及模型基频正弦波。试验结果表明 ,所测试的幕墙体系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功能日益复杂,建筑非结构构件日益丰富,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破坏会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大多沿用结构试验的拟静力、动力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方法,但是在加载制度等方面与结构试验存在明显区别。针对非结构构件独特的破坏模式,也有学者提出新型的试验方法。本文在阐述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现有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相关方法,介绍各类试验方法的应用实例及其不足之处,并探讨非结构构件试验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公路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极为严重。论文通过大型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了多种工况下填方路基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明确了填方路基对不同动荷载参数的响应规律,为路基抗震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房屋类古建筑抗震性能浅析李东生,黄新颜(苏州市建委抗震办公室)(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我国是世郎熟名的文明古国、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很多,其中房屋类古建筑是最重要的一种,其分布也最为广泛。如何保证房屋类古建筑在地震袭击中不致损坏,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也是我...  相似文献   

12.
对宋代殿堂式木构建筑心间缩尺模型已残损的燕尾榫节点用碳纤维(CFRP)布进行加固,并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选用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波作为输入地震波,采用多点多指标同步测量柱根、柱头、斗栱的地震响应,对CFRP加固模型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FRP加固模型的自振周期T的变化范围在0.53~0.67 s之间,阻尼比ξ的变化范围在2.8%~4.6%之间,随着地震激励的增加而增大;加固模型的动力放大系数 β 小于1,随着地震激励的增加而减小;模型的铺作层、柱础层通过摩擦滑移来耗能,柱架层的耗能能力最强,在模型整体的耗能、减震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彬  张雪芳  张晋峰  王景涛 《建筑结构》2021,51(22):117-123
支吊架是连接附属机电设备和主体结构之间的重要连接构件,当遭遇地震时,抗震支吊架能有效地抵御地震作用,限制管道位移,防止管道脱落,进而减少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研究支吊架抗震性能对于保护附属机电管线设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方法大多沿用结构抗震性能试验方法,但在加载制度和加载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别.总结了国内外标准规范中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试验方法,包括拟静力试验方法、振动台试验方法以及拟动力试验方法等,结合理论与案例,介绍了各种试验方法的加载制度及其适用范围,并针对国内现有抗震支吊架类型给出了试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足尺钢结构框架外挂陶板幕墙模型的震动台试验,研究了陶板幕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分别输入Elcentro地震波、人工波及唐山地震天津记录波。试验结果表明,所测试的陶板幕墙体系抗震性能良好,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古塔动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阐述了古塔动力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了陕西法王塔的动力性能,得到了它的前四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幢单层足尺石结构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石结构房屋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结构房屋的破坏机理与普通砖砌体基本类似;采用低强度灰浆砌筑的单层石结构房屋在7度设防区不致倒塌;纵横墙咬槎,砂浆抹面是提高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已有的试验和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利用地震振动台研究边坡动力稳定性的试验作了归纳研究,对地震振动台相似关系设计、模型边界的处理、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模型的制作、试验动荷载的加载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目前地震振动台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单向直榫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古建筑木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而榫卯节点的残损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影响最大。为了研究不同残损类型、不同残损程度对单向直榫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7个缩尺比例为1∶4.8的单向直榫榫卯节点模型,包括1个完好节点模型、3个人工模拟榫头真菌腐朽的残损节点模型和3个人工模拟榫头虫蛀的残损节点模型。榫头真菌腐朽和榫头虫蛀分别采用在榫头表面钻孔和在榫头钻通孔的方法来模拟。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单向直榫榫卯节点的破坏特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和耗能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向直榫榫卯节点的破坏形态主要为榫头部分拔出、榫卯接触处挤压变形,柱和枋基本完好;所有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环形状呈反S形,且残损程度越大,滞回环捏拢效应越明显;残损节点的转动弯矩、刚度和耗能能力明显低于完好节点,且随着残损程度增加逐渐降低;相同残损程度的人工模拟真菌腐朽节点的弯矩和刚度大于人工模拟虫蛀节点,但耗能能力低于人工模拟虫蛀节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西南地区木结构传统民居的抗震性能,对一个位于7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两层、两跨穿斗式木构架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试验中选用3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作为输入地震波,对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地震剪力及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模型结构自振频率减小,阻尼比增大。在加速度峰值为022g的地震作用后,模型结构X向和Y向的一阶自振频率分别降低了1069%和1997%,相应阻尼比分别增大到1606%和1747%。结构各层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加而降低,檐柱顶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在整个结构中最小,说明檐柱顶处榫卯节点在振动过程中减震作用明显。在加速度峰值为022g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53,此时未见模型有显著破坏,表明模型木构架具有良好的整体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整个试验过程中,一层柱架耗能作用最大,柱脚耗能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足尺寸钢框架外挂幕墙的振动台试验,研究采用蝶形背卡连接的石材幕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幕墙体系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