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评价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投资风险,运用SPSS软件对创业板市场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找出几个公共因子,计算因子得分,从而得出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得分及排序,进而对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大小和方向进行测度分析,利用分位数回归法、使用已上市银行的收益率序列、采用金融风险测度的CoVar方法测度了我国上市银行业各银行股之间的CoVar,以测量各上市银行与银行业整体水平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资产规模大、利润水平高的银行股整体风险溢出效应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强;资产规模大、利润水平高的银行股在抵御银行业整体风险溢出效应上能力较强;部分经营方式灵活、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银行在抵御银行业整体风险溢出效应上能力强于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股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溢出效应较大.以上结论对于银行业主管部门对上市商业银行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将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A股上市70家化学制药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研发能力选取13个财务指标。利用2013-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公司近五年的因子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利用加权Topsis评价法得到最优因子方案贴近度,对样本期间内各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化学制药上市公司竞争力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仅有21.43%的化学制药上市公司的最优因子方案贴近度大于0.5。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既在宏观层面上表现出对银行体系的风险冲击,也在微观层面上反映了银行之间的风险关联。本文运用部分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7年股票价格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对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过去十年间,宏观层面上,各商业银行在危机时期对银行体系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增加,其中部分股份制银行风险溢出效应高于大型国有银行,而国有银行则通过控制自身风险价值降低了其风险溢出水平。从微观角度看,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与风险传染的方向相关,且单家银行对其他银行的风险外溢程度会影响其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利用SVM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在对模型预测准确度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对2009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综合风险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采用SVM方法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预测结果对评判银行风险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或有权益分析法分析了银行经营中的损失距离和损失概率,讨论股权收益波动、资产收益波动与违约的关系,通过违约概率指标判断银行信用风险程度。根据银行上市前后违约概率的变动分析银行信用风险的变化,进而发现银行股份制改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科学性与合理性、客观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建了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表征企业竞争实力的经营能力、效益能力和成长能力因子得分模型。通过计算每个企业不同年度的经营能力、效益能力和成长能力因子得分和企业竞争力因子综合得分,实现了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程度的总体评价和排序。同时,按每个企业竞争力因子得分对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创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度指标,进而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成长评价是高等教育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应当以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为视角,对大学生成长评价模式构建与实践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五个方面:道德竞争力、学习竞争力、主观能动性竞争力、团队协作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竞争力的评价进行分析与探讨,进而探讨大学生成长评价模式与体系的构建,并对相关实践探索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合理地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以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能够确定建筑企业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市场价值和成长能力5个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深入剖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模型.以200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为数据,选取了12个重要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境内50家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信息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简化了影响因素结构,回归分析法描述和反映了影响因素和股票价格之间的统计关系,构造了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的模型,模型实证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财务绩效评价是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盈利、偿债、运营、发展和股价五个方面选取16个财务指标,针对酿酒行业中的22家上市公司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对象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分析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给出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美超重车辆认定标准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验我国现有超重车辆认定标准的合理性,采用美国桥梁限载分析方法对中国的典型车辆模型进行校准。首先,以美国桥梁限载公式为基础,系统分析桥梁限载公式的基本形式及限载计算方法;其次,介绍中国现行超重车辆认定标准;最后,选取《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研究》中典型车辆模型,采用美国桥梁限载公式对中国的典型车辆进行限载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桥梁限载分析时应同时考虑车辆的轴载与轴距参数;我国超重车辆认定标准尚不规范,典型车辆的车货总重限值、双联轴载限值与三联轴载限值高于美国桥梁限载的界定标准;建议我国超限车辆认定标准采取考虑轴载与轴距参数的车辆荷载限值。  相似文献   

13.
电力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取沪深股市 42 家电力上市公司的 2001 年年报的数据,采用了熵评价法,对电力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用熵评价确定权重之后,又提出一种变异系数权重检验方法,用以确定熵评价的效果。结合评价数据,对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PSS17.0软件及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辽宁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名。了解辽宁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对辽宁省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不仅可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而且有利于辽宁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流通股比例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票价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把流通股比例、公司规模、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作为决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对Feltham-Ohlson模型进行扩展,实证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对股票价格存在显著负影响,且其他3个指标也对股票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阶段,研究股票流通股比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为上市公司制定财务政策和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帮助短期投资者从流通角度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采用VAR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股票成交量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是稳定的;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双向的量价关系,即不仅价格对成交量起显著的引导作用,而且成交量对价格也有显著的引导作用。对极大成交量下的股票价格波动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种交易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个股极大成交量的产生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这种投资机会主要存在于从极大成交量产生后股价进行回调并再次回探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价指数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收盘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实际数据资料,利用SAS/ETS软件,采用赫斯特(H.E.Hurst)提出的R/S分析方法,在论证了我国证券市场为持久性随机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沪深两市的AR-EGARCH模型。指出,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而言,AR-EGARCH模型要比ARIMA模型更适合于描述沪、深两个证券市场的股价指数序列变动的非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求关系研究了股票上涨阶段的价量关系,提出了股指上涨期阶段高位风险区域的价量弹性预测方法.将市场参与者假定为庄家和散户,从供求关系出发分析了上涨期股价和成交量变化间的内在机理,得出良性上涨阶段,二者之间有窄幅波动的相关系数,而在高位风险区域,会出现剧烈波动的相关系数.进而借助经济学上弹性的概念建立价量弹性系数指标,以该指标为变量建立上涨期的预测模型.由于在高位风险区域成交量和股价变动之间相关系数的剧烈波动,必然会导致该区域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异常差异,因而可根据此差异确定风险区域.最后利用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对预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有股退出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国有股退出的主要方式是减少国家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即国有股减持。但在国有股退出过程中存在着配售或回购价格确定的法律依据不明、操作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不同的退出模式对公司和股东的影响不一等问题。为使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亟需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