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1985年,分别在浙江、山东、广东试验基地,采用吡氟草灵乳油0.75升/公顷(推荐药量)和1.5升/公顷(即50毫升/亩和100毫升/亩)的两个不同剂量施药,在施药后77~90天采集花生和土壤样品检测残留量,结果表明,该药剂在花生仁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属于使用比较安全、理想的除草剂。建议,35%乳油在花生上的安全间隔期为90天,允许残留量为1毫克/公斤,使用药量为40~70毫升/亩,施药方法为喷雾,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2.
俞康宁  夏杏云 《农药》1990,29(3):33-35
定虫隆在棉花生长期作叶面喷雾防治棉铃虫和红铃虫。北方棉区:施用推荐剂量50毫升/亩(2.5克有效成分/亩),最高剂量100毫升/亩(5克有效成分/亩),最多使用6次,最后一次施药距棉花采收间隔期为20天。南方棉区:施用推荐剂量50毫升/亩,若使用5次,最后一次施药距棉花采收间隔期为5天,若使用7次,最后一次施药距棉花采收间隔期为20天。如果使用高剂量100毫升/亩,使用7次,则最后一次施药距棉花采收间隔期为20天。  相似文献   

3.
36%禾草灵防除麦田毒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俐清  蔡连恩 《农药》1994,33(1):46-47
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是毒麦,是一种有毒的禾本科杂草,仅1990年全市发生面积1.16万亩,1989年平均混杂率1.75%,人畜中毒事故曾有发生。因较小麦成熟早,在小麦收获时约四分之一左右的毒麦已落入田间,难以防除;同时与小麦混杂粒常随引、调种传播蔓延,严重威  相似文献   

4.
异菌脲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宋国春  于建垒  张君亭  李美  赵德友  潘洪亮 《农药》2004,43(4):184-185,180
异菌脲常用于防治苹果树病害,为了探明其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对苹果树喷雾后,苹果和土壤取样。样品经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士和活性炭柱净化,用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异菌脲在苹果和土壤中消解较慢。在苹果中半衰期为12.91~17.11d,药后50d消解90%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9.52~10.95d,药后30d消解90%以上。50%异菌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连喷3~4次,药后7、14d、收获期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均未超过10mg/kg。  相似文献   

5.
6.
丁草胺60%乳油和5%颗粒剂在每季稻田使用一次,其在水稻茎叶、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60%乳油分别为1.07~1.28天,2.67~5.33天和1.65~2.48天;5%颗粒剂分别为1.19~1.41天,4.95~6.30天和5.78~6.30天。水稻收获时检测其不同剂型(乳油和颗粒剂),不同施药量(乳油100~400毫升/亩和颗粒剂1000~2500克/亩),不同施药方法(喷雾和拌土)以及不同施药时间(移栽前2~3天和移栽后4~6天)的各种样品(稻杆、糙米、谷壳、田水和土壤)的最终残留量均在检出极限以下。  相似文献   

7.
恶唑禾草灵在小麦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与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国念  刘惠君 《农药》2000,39(5):19-20,22
报道了除草剂恶唑禾草灵(骠马)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在小麦和麦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在小麦苗期、分蘖末期经后,骠马在麦苗和土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T1/2)1.5d左右,代谢物的降解却比母体化合物缓慢,麦苗上的T1/2为3d左右 中为3~5d,土壤中为3~5d。无论是在小麦苗期或分蘖末期施药,收获时,骠主代 物在麦粒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  相似文献   

8.
阿维菌素在西兰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谢显传  张少华  王冬生  皇甫伟国  杨挺  赵健 《农药》2006,45(11):768-770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阿维菌素乳油在西兰花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西兰花中消解较快,按推荐使用剂量、2倍推荐使用剂量、4倍推荐使用剂量使用后,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1.49、1.47、2.16d,属于易分解农药,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芦笋和豇豆上的安全使用,研究其在芦笋、豇豆及土壤中的动态消解。[方法]消解动态按制剂量2250 g/hm~2(1800 g a.i./hm~2)施药。样品中的代森锰锌与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用正己烷收集,取正己烷相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二硫化碳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范围为0.01~5.0 mg/L。代森锰锌在芦笋、豇豆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4%~96.9%,变异系数为1.6%~6.7%。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代森锰锌在芦笋、豇豆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0.9~2.7 d。[结论]代森锰锌在芦笋、豇豆及土壤中属于易降解农药(T_(1/2)30 d)。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药》2019,(6):35-38
为评价联苯菊酯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联苯菊酯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4~15.3 d、12.3~18.0 d。收获期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联苯菊酯残留量分别为0.042~1.226 mg/kg、小于0.010~0.022 mg/kg、小于0.010~0.053 mg/kg。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研究了甲萘威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为棉花上甲萘威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样品经甲醇+二氯甲烷(体积比1∶99)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LC-MS/MS测定其残留量。甲萘威在棉叶上的半衰期为1.1~1.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3~6.2 d。试验条件下,甲萘威在收获前14 d、收获前7 d、收获期棉籽中的残留量≤0.023 mg/kg。建议30%聚醛·甲萘威颗粒剂在推荐剂量下最多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12.
吡虫啉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小麦和土壤中吡虫啉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天津、山东和吉林三地开展了吡虫啉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005、0.05和0.5 mg·kg-1的加标水平下,小麦粉和土壤中吡虫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2.03%~103.30%和82.03%~97.13%,变异系数分别为2.88%~10.6%和2.22%~8.98%;在0.01、0.1和1mg·kg-1的加标水平下,小麦植株中吡虫啉的加标回收率为78.93%~89.44%,变异系数分别为0.38%~12.5%。吡虫啉在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 mg·kg-1,在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按照1.5倍推荐剂量在小麦苗期手动喷施600 g·L-1吡虫啉悬浮剂1次,吡虫啉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4~8.7d和6.6~10.0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小麦蚜虫发生初期手动喷施600 g·L-1吡虫啉悬浮剂1~2次,2次施药间隔期为7 d。试验结果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14 d时,小麦籽粒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均低于我国规定的吡虫啉在小麦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1。  相似文献   

13.
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36%~113.94%,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07%。其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mg/kg。2011和2012年在河南省和湖南省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在棉花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84~2.5 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7~7.3 d;哒螨灵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mg/kg,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采用10%哒螨灵微乳剂防治红蜘蛛,最高有效成分用量为112.5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4.
烟嘧磺隆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和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培苏  赵洪波 《农药》1998,37(1):31-33
样品用乙腈与水的混合液提取,提取液分别在pH=7和pH<1的条件下进行液-液分配,再经Sep-PakC18柱纯化,浓缩后用带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本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78.2~99.0%,烟嘧磺隆的最小检出量是4ng,在样品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2mg/kg。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是大约2天和6~14天;按推荐剂量施药,在收获的玉米籽粒、茎杆及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最大允许残留量0.1mg/kg。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康萍芝  沈瑞清  张丽荣  潘家荣 《农药》2005,44(10):471-472
以盆栽枸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3H-吡虫啉在枸杞不同器官(叶片、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虫啉在枸杞叶片、果实上的残留率随降解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且相关性很好,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吡虫啉在枸杞叶片、果实上的降解半衰期为3.8、4.3d。  相似文献   

16.
朱国念  刘惠君  朱金文 《农药》2000,39(5):19-20
报道了除草剂噁唑禾草灵(骠马)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在小麦和麦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在小麦苗期、分蘖末期施药后,骠马在麦苗和土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T1/2)1.5d左右,但代谢物的降解却比母体化合物缓慢,麦苗上的T1/2为3d左右,土壤中为3~5d。无论是在小麦苗期或分蘖末期施药,收获时,骠马及代谢物在麦粒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  相似文献   

17.
三唑磷在水中消解和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三唑磷在水中的残留测定方法及三唑磷在pH 5、pH 7、pH 9水中的消解动态。样品以正己烷提取,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气相色谱(带FPD检测器)测定,0.1~20 g/ml的平均回收率为81.39%~ 95.38%。三唑磷在水中的降解率与水的pH有关,三唑磷在碱性水中降解较快(84.99%),在酸性水中降解较慢(61.43%);其在pH 5、pH 7、pH 9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8、13.7、10.7d。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药》2013,(5):35-37
研究了辛硫磷颗粒剂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辛硫磷最小检出量为0.05 ng;在植株、甘蔗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辛硫磷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05%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20%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20%7.16%;甘蔗中添加回收率为81.21%7.16%;甘蔗中添加回收率为81.21%10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0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1.2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88%11.2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88%100.97%,相对标准偏差为5.19%100.97%,相对标准偏差为5.19%8.27%。辛硫磷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8.27%。辛硫磷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5.1 d。  相似文献   

19.
王澄溦 《广东化工》2011,38(6):14-15
文章实验研究了水稻植株中吡虫啉的残留消解动态。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添加浓度为0.05~1 mg/kg时,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27%~83.45%,变异系数为2.68%~4.08%;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 g,水稻植株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4 mg/kg;吡虫啉在水稻植株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消解半衰期为3.2 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