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标准工况和低温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进水温度对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消耗功率、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消耗功率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制热功率和性能系数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标准工况下的性能优于低温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运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加热恒温泳池具有优越性。以位于杭州、上海等5个城市的游泳池为例,计算了各地区自来水温度以及机组运行时的性能系数,进而得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对加热恒温泳池所需的逐月运行费用,并对比了传统的燃气锅炉模式。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泳池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节能优势明显,代替传统加热设备后能够起到降低运行费用的作用,值得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夏季室外换热器脏堵是空气源热泵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为定量揭示脏堵对空气源热泵夏季运行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室外换热器分别处于脏堵和非脏堵下的两台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在常温运行工况下,对比分析了脏堵和非脏堵下机组的运行特性和供冷特性,揭示了脏堵导致软故障下机组的性能劣化程度;在高温事故工况下,分析了脏堵导致硬故障下机组的高压停机事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9~35℃常温运行工况下,脏堵导致机组的风量、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及压力等运行特性参数分别出现11%~147%不同程度的劣化,压缩机功率升高13%~21%,制冷能力下降5%~18%,COP衰减18%~28%;在35~37℃高温事故工况下,脏堵导致机组发生高压停机事故,频率高达2.5次/h。本文研究对了解室外换热器脏堵导致的空气源热泵实际运行性能劣化与危害程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运行工况中,由于系统蒸发温度低,导致系统制热效率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尝试对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改造,添加了低温太阳能热水辅助系统,并对该系统运行工况进行了测试。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低温太阳能辅助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循环工质温度、压力和能耗,我们不但得出影响热泵机组冬季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且得到了该系统最优集热温度和热泵工质循环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且也从理论上对空气源热泵和低温太阳能热水辅助空气源热泵的压缩比和COP值进行分析,给出了影响压缩比和COP值的关键参数,以及指出如何提高热泵机组COP值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机组制热性能的关键性措施,为以后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大学专家楼一期循环加热型热水机组与广西大学行建文理学院直热型地源热泵机组热水机组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系统在各自运行工况下的进出水温度的差异、机组电流差异、冷媒差异、制热效率差异、能效比差异等,以期为地源热泵热水机组的选择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低温环境性能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低温适应性是保证机组整体性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机组在低温工况下的常见问题,简述了国内外对机组低温工况所作的研究。并以补气增焓法为例,指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量,防止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保证机组低温工况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采用相变蓄热器(作为除霜工况时的主要低温热源)提高空气源热泵除霜能力.在中度、重度结霜工况下,对室外机换热器表面温度、相变材料温度、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室内机换热器表面温度随除霜时间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以此评价采用相变蓄热器后空气源热泵的除霜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揭示空气源热泵在实际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掌握其低温运行特性,本文在2015~2016年供暖季针对北京地区某办公楼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为期80 d的现场测试,对系统长期运行性能进行整理,并重点分析了持续3天低温黄色寒潮预警期内系统的实际运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测试期内机组日平均制热量为15.2 kW,日平均能耗量为0.56 kW·h/m~2,COP为2.77;低温工况下,环境温度在-15.2~-5.1℃内波动,最冷工况下机组排气温度平均值为118.5℃,最高达到124℃,且排气温度超过120℃的运行时间占25%;平均压缩比为11,最高达到11.8,机组平均制热量10.7 kW,最低制热量8.8 kW,衰减幅度达55%,平均COP为1.96,最低COP仅1.49。研究结果为掌握空气源热泵冬季供暖期实际运行性能及低温运行特性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提出了该系统的合理运行模式,并对热回收型热泵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生活热水温度的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夏季工况下,机组能够对冷凝热实现有效的回收利用,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随着生活热水温度变化,平均达到3.39.冬季工况下可实现同时提供空调供暖和生活热水加热,但应合理没定生活热水进水温度.过渡季节换向工况,加热生活热水的性能系数为1.25.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供暖季,对安装在北京某办公建筑中的一台采用中间补气的涡旋压缩机准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进行了实际性能测试。对制热量、耗电量等性能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空气源热泵机组在测试期间运行稳定,平均出水温度为42.0℃,供热季节能效比HSPF约为3.20kW·h/(kW·h);在室外温度为-8℃时的能效比仍能保持在2.8kW·h/(kW·h)以上,说明采用中间补气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北京作为冬季供暖热源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海军 《建筑节能》2012,40(7):32-34
基于多功能热泵机组单独制热水模式,通过对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3个极限工作参数的合理控制,分析其热水平均温度、压缩比、加热能力等参数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机组整个加热过程时间长达180 min,压缩比随热水温度整体变化趋势逐渐增大,其初始加热能力较好,但之后长时问加热能力总体变化趋势下降,在第三阶段末加热能力只有0.38 kW.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进行全新风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影响的实验,总结了机组制冷量、EER、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排气温度、制冷剂配管压降等参数随制冷剂配管长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制冷剂配管长度对全新风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性能影响的特点。实验研究的结果为机组设计、配置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误除霜和正常除霜时压缩机的轴功率和吸、排气压力等除霜特性参数的变化,发现误除霜时压缩机轴功率高和排气压力高的根本原因是室外换热器表面无霜和室外风机停机。分析了目前分体热泵型房间空调器常用的除霜控制方法——室内侧换热器双温度传感器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除误除霜方面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并联双U型桩基埋管换热器传热问题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江苏某工程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立模型数值解的准确性。对不同循环液流速,不同桩基长度和不同运停比等工况下埋管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桩周温度以及桩周土壤温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等性能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桩身和周围土壤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热堆积现象,提出了单位桩身温度变化换热量β1和单位土壤温度变化换热量β2,评价了不同工况对换热性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流速可以增强换热,但高流速工况下为了产生更多的换热量而带来的代价是更高的桩身和土壤温升,不利于长期运行。长桩基长度工况和运停工况可以在有利于长期运行前提下提高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且运停工况对换热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性能欠佳的原因,对原型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旁通毛细管和换热器两个部分,通过实验测试,对比了改造前后系统的制热量、能效比以及吸排气压力,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的低温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某银行综合服务楼的空调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辉 《暖通空调》1999,29(5):72-73,79
对原系统中存在的夏季排气压力超标,噪声高,冬季吸气压力偏低等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改造措施,工程改造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地区的中小规模建筑中,夏季选用风冷式冷水机组配以蒸发冷却方式,与单独风冷式冷水机组供冷相比,制冷量提高9%,冬季利用蒸汽配以即热式汽水换热器供热与热泵供热方式相比,运行费用降低20%,这种空调系统特别适合夏季相对湿度较低,冬季有集中供热的地区选用。  相似文献   

17.
气泡泵是太阳能无泵吸收式制冷的核心部件,其启动性能影响无泵吸收式制冷机的实际工程运用。以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初压力,沉浸高度,提升管入口工质温度,加热功率对沿程加热气泡泵启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功率过低时,气泡泵偶有泵起,但不能正常启动,存在一个最低启动功率。气泡泵正常启动分为三个阶段,延迟阶段:工质温度迅速攀升,但液体提升量为零。过渡阶段:工质温度缓慢上升,液体提升量不断升高。稳定阶段:温度和流量基本保持不变。系统初压力越低,启动时间和最低启动功率减小,提升管内工质温升速度越快。沉浸高度越高,系统越容易启动,但是对提升管出口工质温度的影响很小。系统初压力一定时,随着提升管进口工质温度升高,延迟时间和启动时间减小,当进口温度超过30℃时,其对延迟时间的影响已经很小。启动时间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