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雅克拉断凸发育多个潜山圈闭,根据潜山地层和岩性特征将潜山划分为碳酸盐岩潜山和变质岩潜山。碳酸盐岩潜山已发现桥古和雅克拉两大潜山油气藏,都是海西晚期受逆冲断裂活动影响,断裂上盘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被剥蚀后残留部分地层形成的,储层类型为裂缝和溶孔,非均质性强。变质岩潜山储层类型以构造裂缝为主,针对变质潜山的勘探,加强对潜山的裂缝预测成为关键,同时应避开板岩、千枚岩等不利岩性。  相似文献   

2.
以岩心、钻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茨榆坨潜山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潜山烃源岩条件优越,油源主要来自东侧牛居—长滩洼陷。有效储层以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为主。在中北部潜山带的东侧、中南部潜山带的西侧存在供油窗口,是有效源储配置区。为下步勘探指明方向,促进茨榆坨潜山的整体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化验分析等资料,从烃源岩、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输导体系5个方面对深县凹陷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深县凹陷主要发育2套烃源岩,分布在深西—白宋庄和虎北洼槽;储集层主要是新生界碎屑岩储层和古生界基岩储层,发育三种生储盖层组合模式;圈闭类型以构造和潜山圈闭为主,圈闭定型时间早于本区油气生成和运移时间,油气成藏条件较好;输导系统以断裂的垂向疏导为主。受生烃洼槽、二级构造带和断裂分布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呈3个条带:西北部何庄-深西潜山油藏聚集带,南部深南背斜油气聚集带,东部榆科背斜油气聚集带。纵向发育6个含油组合,平面上不同部位的含油组合的叠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东濮凹陷潜山形成于喜山构造运动时期 ,主要是受基底断裂控制的后成构造潜山 ,基岩由太古界结晶岩石、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和上古生界石炭一二迭系至中生界中下三叠统海陆过渡相及陆相碎屑岩沉积三大构造层组成 ,发育有中生界 -上古生界碎屑岩潜山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和太古界结晶岩潜山三大类型 ,具有形成新生古储、古生古储、混源古储和混源中储油气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济阳坳陷孤北潜山下古生界油气富集特征,指导下步油气勘探,利用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下古生界油气富集条件及富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孤北潜山下古生界具备3个油气富集的地质条件,首先是油气源条件优越,紧邻渤南洼陷沙三段和上古生界煤系2套优质烃源岩,其次是多期构造运动产生众多断裂且伴生大量裂缝,沿断裂及裂缝周边形成大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良好,渗流能力强,第三是潜山圈闭定型时间早,有利于捕获油气形成油气藏。孤北潜山下古生界纵向上具有4套含油气组合,其中风化壳油气藏和第3套内幕油气藏最为富集,平面上,二排山及一排山南北两侧油气最为富集,单井产能高,四排山单井产能居中,一排山中部低部位及三排山产能低。下步油气勘探中,应以风化壳油气藏和第3套内幕油气藏作为主要目的层段,一排山中部、三排山、四排山的风化壳和内幕以及二排山内幕是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6.
胜西低潜山受西部边界逆断层及东胜堡潜山抬升影响,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总体上为一个东倾的单斜形态。受控于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运移通道、多种优势储集岩类型、断裂的多期与早期发育和优越的区域性盖层等有利成藏条件,胜西低潜山主要发育三种油藏类型:沿不整合—断层联合运移的潜山油藏、沿不整合垂向运移的潜山油藏、沿断层侧向运移的潜山油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齐家潜山地质特征、油源条件、油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齐家潜山构造带构造、储层、流体性质及潜山油藏的特点。认为齐家潜山油藏类型为裂缝型内幕块状油气藏,肯定了齐家潜山深层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开拓了新的找油领域。  相似文献   

8.
张东潜山奥陶系研究时间较短,是目前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该区奥陶系紧邻断层与第三系地层相接,供油条件好,储层主要以裂缝、缝洞及溶孔溶洞为主,储层较为发育。目前迫切需要对该区的潜山奥陶系储层展开精细预测研究,明确有利储层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几种不同储层预测方法的运用,为该区的下步勘探和评价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茨榆坨潜山为东部凹陷典型的太古宇潜山.根据区内潜山埋深、构造形态及主要断层的控制作用,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潜山带.裂缝型储层是茨榆坨潜山的储集层,良好的储层是潜山成藏的关键.牛居—长滩洼陷为潜山提供了丰富的油源,茨东断层及不整合面做为良好的输导体系,上覆房身泡组火山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盖层条件.油气分布与岩性、构造有关,且有沿裂缝发育带、近油源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外河潜山构造特征及演化、岩性特征及储隔层组合、油源条件等进行分析,认为海外河潜山受北东向断层控制呈长轴状断裂背斜构造形态,西侧的海外河断层断距大、活动期次多,能够形成供油窗口,同时改造潜山内幕地层。同时潜山内幕岩性多样,能干性不同,在海外河断层多期活动的作用下,形成由混合花岗岩等相对脆性岩石组成的裂缝型储层和由基性岩脉等相对塑性岩石组成的隔层共同构成纵向储隔层组合。其西侧的清水洼陷沙三段是主要油源,且生排烃期晚于潜山形成期,利于油气充注,形成内幕裂缝型油藏。  相似文献   

11.
荣胜堡洼陷是大民屯凹陷最大的负向构造,勘探程度低、勘探难度大。石油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洼陷烃源岩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剩余资源丰富;储集岩包括变质岩、碎屑岩,储集类型多样;油气输导条件控制油气运移指向,确定低潜山和岩性油气藏两大勘探方向,洼陷勘探潜力巨大。区域供油断层与优势岩性相配置控制洼陷周边低潜山油气富集;坡洼过渡带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发育,应用岩性预测关键技术和方法,落实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对大民屯凹陷不同类型潜山的探索,形成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成藏的新认识,突破了"潜山油藏"的概念,提出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勘探理念,并对其控制因素形成了系统认识。本文主要从优质的烃源岩分布、上窄下宽的特殊地质结构、优势基岩的储层发育及有利于基岩成藏的高效输导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成藏的地质背景。并指出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是优势储集层的分布及有利的源储配置,且断裂性质与油气富集程度具有密切关系,逆断层、大断距正断层附近是基岩内幕油气藏富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
大民屯凹陷东胜堡西低潜山受前进和东胜堡断层控制,太古界潜山储集层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混合岩化浅粒岩为主,夹少量侵入岩脉。完钻49口井中,单井岩性复杂,油气显示及产能差别较大,油藏分布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是本次潜山油藏评价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10):246-248
渤海湾盆地海域部分发育多种类型的潜山,其储集层类型更是复杂多样。在太古界的花岗岩、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火成岩中均发育优质储集层,对渤海海域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正确判断和分析潜山基岩的储集性能将直接影响对油气成藏及其富集程度的研究,本文根据石臼坨凸起区已钻井资料与复杂地震相来综合判断识别潜山基岩的岩性,并分析其储集性能,以其进一步推动潜山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辽河太古界潜山地层岩性复杂,测井评价难度大。元素俘获测井(ECS)是一种将测井技术与岩石学直接联系起来的先进测井技术,通过化学源向地层中发射4兆电子伏特的快中子,测量记录非弹性散射γ射线和热中子辐射俘获核反应散射γ射线,经过解释处理,提供地层中Si、Ca、Fe、S、Ti、Gd等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在岩心取样化验分析、岩石定名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对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进行岩石测井分类,应用ECS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进行岩性识别、求取地层孔隙度及划分潜山内幕,应用于太古界潜山地层测井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辽河兴古潜山是国内典型的太古界潜山油藏,深层巨厚油藏在国内尚无开采先例。兴古潜山大部分油井地处城区,且油井压力系数高,井控风险较高。本文针对兴古潜山的特点,研究了兴古潜山高效投产技术,提出了替泥浆-气举诱喷一次管柱技术及替泥浆、气举、转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参数优化与方案设计,解决了兴古潜山水平井的诱喷投产问题,有效衔接了钻完井和生产两个重要环节,实现了从自喷生产到机采的方便转换,缩短投产周期;同时,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油层污染,规避了城区作业井控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已经成为潜山新井快速投产的主要方式,为潜山新井快速投产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区的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东营凹陷发育由孔二段、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三套烃源岩,断层、不整合面和输导性砂层组成了油气运移的立体通道,储层类型多,层位分布广泛,盖层条件优越,烃源岩排烃期与地层圈闭定型期配置良好,具备形成大型地层油藏的条件。地层油藏主要有地层不整合遮挡油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和古潜山油藏,这些地层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地层超剥带,超剥带与大型鼻状构造带的配合区域是地层油藏最为富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袁伟  张宁  冯晓伟  周晓星 《辽宁化工》2013,(12):1464-1466
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山西组烃源岩有泥岩型和煤岩型两种。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研究区两种烃源岩的优劣,本次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烃源岩样品选取和分析化验工作,并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烃源岩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暗色泥岩样品总体已属于烃源岩范畴,其中烃源岩主要以中等一好级别为主,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和Ⅲ型,处于高成熟一过成熟生气阶段;山西组煤系烃源岩为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处于过成熟生气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