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采底水油藏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延缓底水锥进。虽然延缓底水锥进的技术众多,但利用梯级筛管实现控水的技术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模型和基管上泄流孔孔眼摩阻计算模型,建立了梯级防砂筛管完井的油藏-井筒-孔眼耦合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用于延缓底水的梯级防砂筛管优化设计程序。该程序可以计算梯级筛管完井方式下的水平井筒压力剖面并且可以优化基管上的孔密和孔径。通过设计合理的孔密和孔径,可以判断梯级防砂筛管能否起到"井下油嘴"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地设计出水平井梯级防砂筛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完井工艺进行了优选,分析了固井射孔悬挂滤砂管防砂完井工艺和筛管顶部注水泥防砂完井工艺,介绍了筛管顶部注水泥防砂完井工艺的应用效果。同时针对胜利油田油藏地质特点,分析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完井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32-6油田西区E平台6口水平井主要开发Nm21,该储层是渤海湾典型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底水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该层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如何合理防砂,延长油井寿命;二是如何防止底水锥进,增加油井挖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裸眼砾石充填整个微观过程,优化了现场施工工艺,最终采用裸眼砾石充填和梯级优质筛管双重手段不仅有效防砂,而且在保证最大挖掘油层潜力的同时完全抑制住底水锥进。  相似文献   

4.
番禺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即使大量采用水平井技术阻止水淹,边底水锥进仍然较快,尤其是稠油油藏。为实现稳油控水,地质油藏人员通过点线面结合深化油藏认识,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力优化完井工艺,利用中心管、星孔梯级筛管、均衡式筛管等多元耦合的完井管串,取得很好效果,为番禺油田连年高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过程中,工作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延长油井生产寿命,防止水平井过早水淹等问题越来越重视。随着完井技术的提高,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本文主要介绍裸眼梯级优质筛管防砂完井技术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应用,结合A井完井作业情况详细介绍了裸眼梯级优质筛管防砂技术原理,并介绍了泥饼浸泡、油层保护等裸眼梯级优质筛管完井的相关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志伟 《中国化工贸易》2012,(11):116-116,153
水平井能够增大井筒与油气层段的接触面积,因而较直井能够大幅提高单井产能。目前,底水锥进是底水油藏开发中的最大难题,对水平井开发效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采用射孔优先技术对水平井近井筒的流入特征进行改变,可以实现流入剖面均衡。本文在简单介绍射孔优化参数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射孔的具体方案。而调流控水筛管完井则能对整个井筒的实际生产压差进行平衡,从而更好的实现控水与治水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其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港西区块属于疏松砂岩油藏,采用独立筛管防砂完井,筛管易堵塞,而挤压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用携砂液以挤压充填方式对近井地带充填一定量的砾石,形成多级挡砂屏障,防砂效果好,但同时施工难度大,针对港西区块生产储层的地质情况,优化施工参数,在西40-8-4H井率先成功实施水平井的裸眼挤压充填工艺,取得良好效果,完善了水平井的防砂完井方式,为今后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高效开采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军 《当代化工》2012,(6):594-597
分析了辽河油田稠油热采水平井存在的问题.通过水平井筛管防砂完井方式的比较,采用顶部注水泥高强度弹性筛管防砂完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热采水平井中热力和地应力造成套管、筛管损坏及封隔器的坐封和密封困难.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弹性筛管的强度高、防砂效果好,油井能够保持长期稳产.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可以增大井筒和油气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供远大于直井的渗流通道,获得更高的产能,已被广泛用于底水油藏的开发。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底水脊进导致含水上升速度快、油井无水采油期短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益。调流控水筛管完井主要依靠在高渗带或者井筒的跟端增加附加完井压差以减小生产压差,来平衡整个井筒的实际生产压差,达到控水和治水的目的。本文揭示了调流控水完井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调流控水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塔河油田调流控水完井的应用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初期生产压差,达到了稳油控水的效果,为同类型油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的油藏属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水平井完井方式多为裸眼精密滤砂筛管完井,准确地计算精密滤砂管的产能较为困难。本文推导了精密滤砂筛管表皮因子模型,并结合不同的5种不同的产能解析模型,计算了该油田11口水平井的产能值,并与实际产能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窦宏恩方法更适合孤东油田精密滤砂管完井,平均误差为9.05%,达到现场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于底水油藏,采取常规水平井开发时,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和流动摩阻的影响,底水锥进问题比较突出,含水率上升过快,对开发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采用中心管完井技术可以延缓底水锥进,平衡跟端生产压差,改变跟端液体流向,增加无水采油量,延长生产井寿命。以A油田某井为例,根据中心管完井压降耦合计算模型以及底水稳定机理推导出中心管见水时间计算公式。在给定套管内径尺寸和中心管外径尺寸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长度水平段的中心管见水时间的长短以及在给定中心管长度为300 m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管径尺寸的中心管见水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陆梁油田底水薄层油藏水平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脊进现象,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有机交联体系堵水剂,并使用专门设计的可视化水平井模型对堵水剂进行模拟堵水实验,模型可观察到封堵前后的水脊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油被采出的同时,下部底水不断入侵模拟井筒,无水采油期短且采出液含水率很快上升至75%以上。进行堵水处理后,堵剂能选择性封堵水层,对油层封堵不明显,含水率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于浩 《山东化工》2014,(4):45-47
曙光油田曙一区古潜山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属于边底水和裂缝发育的块状稠油潜山油藏,具有油稠、底水能量充足、纵横向裂缝均发育等特点。底水锥进已成为制约该区块开发的主要矛盾。随着油井吞吐轮次的增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日渐凸。气体压锥化学堵水技术,通过气体筛选,配方堵剂及现场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可大幅度增加堵剂的作用半径,提高油井的采收率,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水平井筒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流动,本文将复杂的油藏—井筒区域流体动力学问题转化为油藏渗流、井筒附近Brinkman渗流和井筒管流3种流动形式的耦合问题,建立了油藏—井筒耦合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定量描述了油藏—井筒区域流动形态,并分析了储层渗透率、原油动力粘度、井径、井长等因素对井筒内压力损失和井筒入流剖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bocinaki-Cornelius方法对底水油藏水锥突破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底水气藏的无因次锥高与无因次时间的相关关系式,利用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底水气藏水锥突破的时间。胜利油田某气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对指导底水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精确计算模拟钻井过程井底水力参数,以Solidworks制图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的k-ε模型对井底PDC钻头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喷嘴流量,冲击力和水功率两方面分析了PDC钻头水力参数,分析结果证明数值模拟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井底不同方位影响的水力参数,为优化PDC钻头水力参数与井底流场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文  邹伟 《辽宁化工》2014,(2):213-217
目前在研究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优化时,大多采用Dikken优化原则,即当摩擦损失减少了20%产能时的长度为最优水平井长度。考虑水平井筒内的摩擦压降的同时,建立了油藏内流动模型、水平井井筒内流动模型、耦合水平井与油藏渗流,利用井筒内流体质量守恒定律,以产量为目标推导了油藏水平井水平段最优长度公式。对其敏感性参数作了分析并讨论摩擦压降对产能的影响。该模型既可以确定合理的水平井筒段长度,同时对水平井长度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蛟油田里74区为边底水油藏,2006年全面开发以来,因采油速度较高,部分井采液强度不合理,造成底水锥进和边水内推,区块含水上升。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注水时机选择、采液强度优化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并进行效果评价,摸索出区块最佳注水时机,油井生产的合理采液强度,对同类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驱气藏在己投入开发的气田中占很大的比重,对水驱气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水驱气藏合理产量的研究是从单井研究出发,首先介绍了常规气井配产方法,并在掌握气藏地下、地面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气井积液,气液对管壁的冲蚀作用,底水锥进,地层气流的速敏效应和计划产量众多因素的综合配产模型,然后,根据气井的动、静态资料确定了解气井合理的生产压差。最后,利用实例气井资料进行计算,并验证该模型,认为该模型在这类气井配产中是适用的。能为现场配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