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村落蕴含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及乡土景观却日渐消失、衰败,在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顾家台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分析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甚者濒临消亡,加快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未来10年,城镇化将快速发展,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保护",显得更为紧迫,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民俗各异,各地都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村落景观特征。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村落景观设计及规划方面,我国各地原有的地域性村落景观特征被拆除、破坏或遭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大都变得千村一面缺失本土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背景对村落景观设计调查研究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民居地域特色设计创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故乡沦陷"热一度备受关注。在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过于注重经济的急速发展而忽视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许多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形成"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新乡村景观。笔者以广西桂林市"漓水人家"景区为研究对象,解析该景区将漓江流域传统村落进行1∶1比例的建筑活态移植与复建的景观营建手法,探讨村落景观营建与旅游开发模式下,乡村文化传承方面有效的保护与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强调中国大地上广大传统村落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维持人地关系和谐,以及保障中华民族草根信仰持续稳定的细胞,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以广东省顺德市的马岗村为例,把村落看作是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判别和完善对村落的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局部和空间关系,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来保障村落的生态、历史和社会文化之生命在快速的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感知反映居民心理与情感,体现大众对乡村发展建设的真实诉求,是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集体记忆逐渐衰退,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赣南传统村落在生活生产方式、村落风貌、历史沿革等方面独具特色,文化价值亟待被挖掘。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和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基础上,唤醒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大众的认同感,并对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规划发展是当前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越来越希望逃离建筑、景观日益趋同的城市空间的今天,乡村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空间,近年来也成为规划、建筑和景观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实践阵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典型乡村代表,我国目前已经有2 555个村落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并开始了大规模的规划编制工作。但是进入建设阶段,且将村落景观作为重要建设项目的村落是屈指可数的。河南省新县西河村大湾传统村落建设项目为传统村落景观的营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机会。在2年多持续的建设实践中,设计团队以还原传统村落自身的景观美为目标,尝试跨专业合作,及与地方力量协同共建的模式,向村民学习景观设计,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拥有着弥足珍贵的乡土景观遗产,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土景观却日渐憔悴和衰败,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北岔口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挖掘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土景观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扩散,乡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因此,新型城镇化应当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城镇化。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应该跳出传统新农村规划的模式,从以经济转型带动乡村建设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对村庄景观环境的改造提升而达到文化提升,真正从提升景观的模式最终达到带动乡村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我国部分村落建设规划中存在景观特色缺失的问题。本文基于符号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景观符号学发展的总结梳理,探究去符号化主义背景下村落景观符号与自然、地域、文化等符号间的结合点,并选取案例实证演绎,从顺地立意、生态自然、传承文化、尊重行为、勇于革新等方面解读村落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景观符号在村落景观营造中的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11.
空间形态是村落地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破坏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原真性,导致村落空间无序化发展,村落脉络断裂。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与延续,成为未来乡村规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城市或传统村落,却忽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破坏的村落;研究方法也都多以定性及粗略的几何测度为主,没有真正深入到村落与周围环境的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研究中。通过采集40个村落样本的几何信息,基于分形理论提取三个空间尺度的平面几何图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并深入探究村落形态的量化特征及空间形态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空间形态研究拓展到普遍存在的村落中,有效促进南宁市整体村落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延续,为其未来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经济后发且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其实,以期未来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乡村建设与规划。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好地域文化特色,是城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调查对象,从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出发,对传统村落的类型、保护与发展,到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对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路径,得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策略,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乡愁景观研究是当前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兴热点。文章整合分析了乡愁及乡愁景观概述和国内乡愁景观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从而总结出当前乡愁景观的研究结论与对策。结论表明:一是国内乡愁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不全面,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以城市、乡村为主,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现阶段较为薄弱;二是当前乡愁景观的研究成果大多分散在各学科领域,主要表现在交叉研究较少;三是现阶段对于乡愁景观的研究方法是以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为主,尤以定性研究的个案分析法居多,主要表现在以问卷调查法、结构式访谈为主。鉴于此,提出了乡愁景观研究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浪潮,广大乡村地区正逐渐纳入城市的消费体系。其中,传统村落作为旅游目的地,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遗产禀赋而逐渐具有消费性空间的特征。基于传统村落商业化的视角,运用“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西婺源县李坑村、汪口村、江湾村在商业化阶段演进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实证分析,揭示旅游驱动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创造性破坏”模型运用于我国传统村落商业化的阶段分析的过程中需适当修正,特别是政府部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化,对传统村落商业化发展的路径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将传统乡村景观导向多元化的混杂景观共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城市和农村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促进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如何探索农村的新发展模式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村落整合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尝试.文章以衢州地区新山村为例,从"村落整合的必要性""村落整合的影响"和"村落整合的对策"等几大方面出发,探索村落整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史洁 《城乡建设》2012,(3):12-1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传统村落成了“空心村”、“老人村”,传统村落在加速消亡。抢救和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内涵与形态,已迫在眉睫。 一、开展专项普查 迅速组织一次全国性的“中国传统村落遗存”专项普查工作。可制定《中国传统村落遗存调查表》、《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推荐表》等摸底表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研究赣南传统村落文化与客家人居环境建设为起点;分析传统村落文化在当代出现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客家传统村落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寻客家传统村落文化融汇现代城乡人居环境设计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镇化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严重滞后的历史阶段,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加剧了乡村文化遗产的破坏,因此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景观基因概念提供了一种从自然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传统聚落文化特征的新方法。通过乡村景观基因概念理解,结合乡村景观基因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特性,识别文化景观基因在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景观中的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域划分及景观控制实现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继承历史地域乡村景观基因的方法。区域划分强调的是“区域性”“文化重要性”及“相互关联性”,通过景观基因点-线-网-面-体进行综合评价及考虑。景观控制强调针对乡村景观基因识别的不同层面形态,即传统聚落景观层面、农业生产景观层面、土地利用景观层面及非物质文化景观层面上的把控来控制有机更新过程中的传统乡村景观基因的变化。从乡村景观基因角度出发,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在"推拉"理论的作用下,农村人口正在快速地向城市集中,原先的传统村落变成了空心型传统村落,[1]就发展主体来讲是在退化的。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切实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风貌,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也是形成就地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2]当然,传统村落就地城镇化需要满足很多具体要求,不具备条件的传统村落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之前学术界有过很多新型城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针对空心型传统村落微更新式保护研究。"空心"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扶持,而是应该辅以微更新的方式使其变得更适合人居和发展,真正意义上使村落不再"空心",使传统文化再现繁荣。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使中青年人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定居,老年人在村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对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营造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村落景观环境是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为背景,从老年人自身生理、心理角度出发,提出了"五感"、安全设计原则,以期为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