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草酸盐沉淀法在制备粉体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了草酸盐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全面概述了其在粉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制备新型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氨水一草酸协同沉淀法制备了CeO2超细粉体材料.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用XRD、SEM、粒度测试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细CeO2粉末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具有完整的晶格.体积中心径D50为0.139μm,最大粒径约为1.5μm,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制度为60min,煅烧制度为750℃/2h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不含SnO2相,呈显著的单相结构,是一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体粒径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3/g,形貌为近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在波数840—3164cm。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6%~94%。  相似文献   

4.
用碳酸氢铵从硝酸铈溶液中沉淀制备了超细C eO2粉体,研究了沉淀工艺条件对制备C eO2的一次粒径、团聚粒径以及粉体团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形成的碳酸铈胶状沉淀物需要在高温下陈化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制备出一次粒径小,分散性好的C eO2产品,否则将形成大的团聚体。当碳酸氢铵与硝酸铈的摩尔比为3∶1左右、沉淀温度为50℃左右时制备的C eO2具有小的一次粒径,而且产品的分散性好。适当地增大加料速度和初始料液的pH值有利于减小C eO2的一次粒径和团聚性。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共沉淀法来制备铈掺杂YAG前驱体.为获得纯相YAG:Ce3+粉体,实验以CeO2、Y2O3、Al(NO3)3·9H2O和NH4HCO3为原料,在不同的沉淀温度下来制备YAG:Ce3+前驱体,将所制得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还原得到YAG:Ce3+粉体,并通过TG/DTA、XRD及光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沉淀温度对YAG:Ce3+粉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沉淀温度为25 ℃时制备出来的YAG:Ce3+粉体发光强度好.   相似文献   

6.
液相法间接制备α-Al2O3粉体的形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液相法间接制备α-Al2O3粉体过程中,氧化铝前驱体特性和煅烧工艺对α-Al2O3粉体形貌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根据目前在控制氧化铝前驱体形貌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前驱体转化为α-Al2O3后较难保持其形状的不足,对α-Al2O3粉体形貌控制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米ITO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纳米铟锡氧化物粉末的研究现状、制备技术、应用性能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钨酸铵、硝酸铜为原料,采用一种湿化学合成工艺——沉淀共还原法,制得了粒度小、形貌规则的W-Cu复合粉末。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影响复合粉颗粒形貌的工艺参数。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粉末的形貌、成分和粒径进行表征和观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化学合成工艺——沉淀共还原工艺制备的复合粉,粒度细小、形貌规则,呈多边形。  相似文献   

9.
纳米NiO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转化-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NiO粉体。Ni(OH)2粉体的TG-DSC分析表明:在升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粉体在489K时开始显著分解,626K时分解完毕。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分解产物为纯净的NiO2。NiO粉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其纯度高于国家标准。TEM电镜分析表明:NiO粉体呈单分散的球形或棒状颗粒。对NiO粉体的热敏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碳酸氢铵从硝酸铈溶液中沉淀制备了超细CeO2粉体,研究了沉淀工艺条件对制备CeO2的一次粒径、团聚粒径以及粉体团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形成的碳酸铈胶状沉淀物需要在高温下陈化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制备出一次粒径小,分散性好的CeO2产品,否则将形成大的团聚体.当碳酸氢铵与硝酸铈的摩尔比为31左右、沉淀温度为50℃左右时制备的CeO2具有小的一次粒径,而且产品的分散性好.适当地增大加料速度和初始料液的pH值有利于减小CeO2的一次粒径和团聚性.  相似文献   

11.
在纳米ITO粉末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pH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相共沉淀法制备ITO粉末过程中,pH值对粉末形成过程的影响,并用TEM和XRD对其作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pH值在2.8~4.1之间时可实现共沉淀。在沉淀终点pH=9时,晶粒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团聚系数最小,粒径分布均匀,单分散性能好,无团聚现象。当pH值过低时,沉淀不完全,造成物料流失;pH值过高时,颗粒变大,会影响到比表面积变小等其他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红梅  陈锐 《稀有金属》2003,27(1):188-190
采用EDTA容量法测定ITO粉及ITO靶材中的铟含量,方法变异系数0.43%,回收率97%-101%之间,符合分析要求,精度符合分析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化学液相共沉淀制备超细氧化物粉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化学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超细粉末的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ITO超细粉末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汉芹 《有色矿冶》2000,16(1):35-38
应日本SEI公司的要求,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出制备超细ITO粉末(In2O3-SnO2)的独工艺,使一次平均粒径达0.2~0。.3μm,比日本目前平均粒径1~3μm小约一个数量级。用它制备的透明电极ITO薄膜,相对深度(R.D值)高达95%~98%,高于日本市场要求的技术水平,本工艺具有极好的再现性,大大地简化了工序,减少了玷污。为工业生产透明电极材料ITO超细粉末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级球形In2O3(SnO2)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 学液相 共沉淀,以 铟、四氯 化锡为 原料,通过 选择沉 淀介质和 控制一定 的工艺 ,制备了球形的 I T O 粉料。用 T E M 、 B E T 等法对 所制粉料 进 行了 表征 。结 果表 明, 所制 粉料 分 散性 好,粒径约为 16 n m 。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分散剂对ITO纳米粉末粒度和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取纳米铟锡氧化物(ITO)粉末,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分散剂对粉末粒度、团聚的影响,并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所制得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两种分散剂均有减少纳米粉末团聚程度的效果,二号分散剂效果优于一号分散剂,而添加一号分散剂所制备的ITO纳米粉末的晶粒度比添加二号分散剂的细小;二者都对纳米粉末的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MHC合金粉末的冶金制备工艺及其烧结坯性能、锻造态和经热处理后的MHC合金棒组织与力学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粉末冶金工艺参数可制备出适宜于锻造加工的MHC烧结棒坯;相比于烧结坯,经88.6%锻造比锻造后MHC合金棒材的硬度、强度显著提高;经88.6%锻造比锻造后的MHC合金棒材的完全再结晶温度高于1500℃,经1200℃保温1 h热处理后,MHC合金棒材的室温强度Rp 0.2>770 MPa,硬度达到HRA 66.5;真空气氛下800℃高温拉伸强度Rp 0.2>450 MPa,延伸率大于18.5%。表明本研究制备的MHC合金棒材具备显著的室温高强高硬特性和良好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共沉淀法制备多孔纳米氟氧钇粉体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稀土离子掺杂的氟氧钇(YOF∶Yb~(3+),Ho~(3+))多孔材料,并对其显微组织形貌、相结构、荧光性质、吸附能力以及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粉体颗粒具有尺寸小、均一性高的特点;其荧光发射能力随Ho~(3+)的增加逐渐降低,且荧光寿命较高;煅烧后多孔颗粒的表面积可达413.67m~2/g,其吸附性能及表面润湿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