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报道了苏州市居民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总放射性水平~(131)I和~(134,137)Cs的含量及评价。监测结果表明:食品中总α为0.29~37Bq/kg(L),总β为0.67~597Bq/kg(L),~(131)I和~(134,137)Cs含量为0.01~0.1Bq/kg(L);环境水和饮用水中总α为10~(-2)Bq/L,总β为10~(-1)Bq/L,~(134,137)Cs为10~(-4)Bq/L;而雪水中~(134,137)Cs含量则高达10~(-2)Bq/L;近地空气中总α为10~(-4)Bq/m~(-3),总β为10~(-3)Bq/m~3,~(134,137)Cs含量则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3周的8.8×10~(-3)Bq/m~3降至1.98×10~(-4)Bq/m~3。公众居民(成人)因吸入和食入含~(131)I和~(134,137)Cs的空气和食品所致的最大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27×10~(-7)Sv,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0.36man-Sv/a。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环境水样品中~(131)I、~(125)I 的测定方法。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浓集,CCl_4萃取,最后制成 AgI 沉淀源,由低本底β计数器和γ谱仪及 X 射线谱仪测定。本方法灵敏度对~(131)I 为7.7×10~(-14)Ci/1(2.8Bq/m~3),对~(125)I 为0.578×10~(-12)Ci/1(21.4Bq/m~3)。对环境中地下水、水库水、海水各取5—101,加入~(131)I 强度2.8×10~(-12)Ci/1(0.1Bq),试验结果其化学回收率分别为75—80%,放化回收率与化学回收率相符合。本方法对~(106)Ru-~(106)Rh 核素和总裂片的去污系数在1.2×10~5以上。10小时可分析6个样品。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苏州市环境介质中~(134,137)Cs含量变化和剂量评价。结果表明,核事故后的1986年5月14~20日期间环境介质中~(134,137)Cs含量达到最大值,三个月后逐渐降低并趋于本底水平。峰值期间由空气浸没外照射、空气吸入和叶类蔬菜摄入内照射所致居民个体(成人)有效剂量当量是1.6×10~(-7)Sv,该值为事故后第一年2.9×10~(-7)Sv/a的55%,接近正常年份值1.5×10~(-7)Sv/a,其中食入途径约占90%,吸入途径约占8.6%,外照射途径很小。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苏州市环境介质中~(134,137)Cs含量变化和剂量评价。结果表明,核事故后的1986年5月14~20日期间环境介质中~(134,137)Cs含量达到最大值,三个月后逐渐降低并趋于本底水平。峰值期间由空气浸没外照射、空气吸入和叶类蔬菜摄入内照射所致居民个体(成人)有效剂量当量是1.6×10~(-7)Sv,该值为事故后第一年2.9×10~(-7)Sv/a的55%,接近正常年份值1.5×10~(-7)Sv/a,其中食入途径约占90%,吸入途径约占8.6%,外照射途径很小。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中国食品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的本底资料,卫生部组织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各种食品和水源水的采样和分析测量工作。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比活度U为(2.2~25.5)×10~(-2)Bq/kg。Th为(0.5~6.9)×10~(-2)Bq/kg、~(226)Ra为(3.4~25.5)×10~(-2)Bq/kg、~(40)K为(25~420)×10~(-2)Bq/kg、~(210)Pb为(3.9~55)×10~(-2)Bq/kg、~(210)Po为(2.7~58)×10~(-2)Bq/kg。饮水以自来水和井水为主,水中U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和3.7×10~(-2)Bq/L、~(226)Ra为0.8和1.3×10~(-2)Bq/L,Th为0.07和0.06×10~(-2)Bq/L,~(210)Pb为0.3和1.1×10~(-2)Bq/L、~(210)Po为0.3和0.5Bq/L。对天然放射性核素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六种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估计为205Bq,其中通过饮水U的摄入量占总U摄入量的64%,粮食对~(226)Ra、~(210)Pb、~(210)Po的摄入量分别为55.7%、59.7%和70%。估计的对中国成年男人六种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总和为310μSv。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中国食品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的本底资料,卫生部组织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各种食品和水源水的采样和分析测量工作。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比活度U为(2.2~25.5)×10~(-2)Bq/kg。Th为(0.5~6.9)×10~(-2)Bq/kg、~(226)Ra为(3.4~25.5)×10~(-2)Bq/kg、~(40)K为(25~420)×10~(-2)Bq/kg、~(210)Pb为(3.9~55)×10~(-2)Bq/kg、(210)Po为(2.7~58)×10~(-2)Bq/kg。饮水以自来水和井水为主,水中U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10~(-2)和3.7×10~(-2)Bq/L,~(226)Ra为0.8×10~(-2)和1.3×10~(-2)Bq/L,Th为0.07×10~(-2)和0.06×10~(-2)Bq/L,~(210)Pb为0.3×10~(-2)和1.1×10~(-2)Bq/L、~(210)Po为0.3和0.5Bq/L。对天然放射性核素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六种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估计为205Bq,其中通过饮水U的摄入量占总U摄入量的64%,粮食对~(226)Ra、~(210)Pb、~(210)Po的摄入量分别为55.7%、59.7%和70%。估计的对中国成年男人6种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总和为310μSv。  相似文献   

7.
在阿尔及利亚西海岸的小海湾加扎韦特采集了不同粒度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测量α、β和γ放射性。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测放射性污染。使用把γ能谱、放射性化学分离和α能谱、β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大部分有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10)Po、~(210)Pb、~(220)Ra等)的活度。天然放射性核素示出相对高的活度。这些样品的分析得出一些人工放射性核素可测量的量,即~(238)Pu(0.02~0.05Bq/kg灰分),~(239+240)Pu(为0.3~0.6Bq/kg灰分),~(137)Cs(6.9~8.5Bq/kg灰分)和~(90)Sr(1.4~7.4Bq/Kg灰分)。所获得的~(238)Pu与~(230+240)Pu及~(137)Cs与~(239+240)Pu的浓度比证明,该人工放射性主要归因于核试验沉降物。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环境水体中~(90)Sr和~(137)Cs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大采样量(50~100L),选择高效沉淀剂和低水平探测器。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了50~100L水中~(90)Sr和~(137)Cs,结果显示:~(90)Sr和~(137)Cs的浓集效率分别为(91.3±2.8)%和(97.2±1.4)%;~(90)Sr的全程回收率为81.5%±2.8%;~(90)Sr和~(137)Cs的探测下限分别为8.6×10~(-4) Bq/L和9.8×10~(-4) Bq/L。50L水中~(90)Sr的比对结果显示,4家实验室测定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1%。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环境水中微量~(90)Sr和~(137)Cs的监测,可满足环境本底调查和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尿样中~(131)I 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人尿样品中~(131)I 含量的测定方法。用离子交换法浓集、CCl_4萃取,碘化银沉淀制源,在低本底β和 FJ-603γ测量装置上测量。本方法灵敏度为0.78Bq/L;对0.1L 尿样,加入17.1Bq~(131)l,化学回收率为86.0±4.3%,放化回收率与化学回收率基本一致;对总裂片核素的去污系数达10~4。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气溶胶中典型放射性核素(~(131)I和134,~(137)Cs)的分析,可以评估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上海及全球的大气放射性本底水平造成的影响。本工作结合核事故释放过程、核素的天然衰变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获得核事故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中~(131)I和134,~(137)Cs活度浓度及其比值的分布特征:~(131)I被检出的时间(2011-03-27)早于~(134)Cs(2011-04-06)和~(137)Cs(2011-04-08),~(131)I的活度浓度(0.01~1.20 mBq/m3)比~(134)Cs(0.01~0.58mBq/m3)和~(137)Cs(0.01~0.65mBq/m3)大2~10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相应的多峰值现象;~(131)I/~(137)Cs活度浓度比值(1.3~10.6)在2011年4月5日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0.8~2.9)则一直在1.1左右波动。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放射性气团运移轨迹的分析方法,表明在核事故期间输入到上海的放射性气溶胶的途径有东北和西北两条主要迁移路径。同时通过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核事故期间大气放射性监测数据,证实了东北路径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位。另外,通过总结和分析北半球大气监测数据中~(131)I/~(137)Cs和~(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最大值的分布特征,验证了日本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北半球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三种不同的~(137)CS溶液分别通过秦山、大亚湾核电厂周围七个地区农业土壤耕作层(0~20cm)的试验,这三种~(137)Cs溶液为:(1)同体积(40mL),同比活度(3.7×10~4Bq/L)~(137)Cs溶液;(2)同体积(40mL),不同比活度(3.7×10~3,3.7×10~4,3.7×10~5Bq/L)~(137)Cs溶液;(3)不同体积(40,80,120mL),同比活度(3.7×10~4Bq/L)~(137)Cs溶液。结果表明:土柱上层1cm的比活度和~(137)Cs溶液比活度之间符合y=A·x~B关系;~(137)Cs溶液体积之间符合y=A Bx关系。上层1cm的土壤对~(137)Cs滞留量一般在90%~95%以上,上层5cm的土壤对~(137)Cs滞留量均为100%,滤液为本底水平。可以认为:在土壤受到溶液态~(137)Cs污染条件下,采取铲除表层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用“β衰变比值法”鉴别空气中长寿命人工β放射性污染的原理。介绍了依据该原理设计的仪器设备,从实测数据分析得到,当天然β气溶胶浓度为7.49Bq/m~3(约2×10~(-13)Ci/L),取样1h,取样量为3.36m~3空气时,取样结束后60min,检出水平为1.82Bq/m~3(4.9×10~(-14)Ci/L);取样结束后150min,检出水平1.77Bq/m~3(4.8×10~(-14)Ci/L)。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黄海海域典型水产品中~(210)Po的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2016年在山东荣成和江苏连云港两个重要渔产区采样,用"三酸湿灰化法"、银片自沉积和半导体α谱仪分析测量了5大类22种典型可食用海产品中~(210)Po水平,探测下限为2.2×10~(-2) Bq/kg(鲜)。结果显示:不同海产品可食用部分中~(210)Po比活度范围为1.17×10~(-1)~6.58×10Bq/kg(鲜),总体上看贝类普遍高于15Bq/kg(鲜),其次是甲壳类均值为13.2Bq/kg(鲜);头足类、鱼类不同物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一般低于10Bq/kg(鲜);不同采集地海产品中~(210)Po水平存在明显差异。2016年秋季黄海各类海产品中~(210)Po水平(除头足类)高于UNSCEAR 2000年报告建议的全球代表性水平约1倍。与1977—1978年海产食品~(210)Po水平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210)Po水平总体略低。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制了基于α能谱法的~(222)Rn/~(220)Rn子体连续测量仪。该仪器采用微孔滤膜采样,采用PIPS探测器与α能谱测量技术实现~(222)Rn、~(220)Rn子体的α粒子计数与测量。实验测试表明:在不更换滤膜的前提下,可实现~(222)Rn/~(220)Rn子体的活度浓度及潜能的有限次连续测量;测~(222)Rn、~(220)Rn子体活度浓度的下限为10 Bq/m~3,~(222)Rn子体活度浓度为100 Bq/m~3时的测量合成不确定度优于10%。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近岸海水和部分海产品中~(210)Pb与~(210)Po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海水中~(210)Pb含量范围为1.19~3.98 mBq/L,~(210)Po含量为0.81~2.14 m Bq/L;海产品可食部分~(210)Pb含量范围为0.13~3.26 Bq/kg(鲜),均值为1.68±0.97 Bq/kg(鲜);~(210)Po含量范围为0.23~25.8 Bq/kg(鲜),均值为11.8±8.9 Bq/kg(鲜)。贝类~(210)Po含量普遍比其他种类高,其中牡蛎、扇贝、翡翠贻贝中~(210)Pb平均含量均超过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限值。牡蛎中~(210)Pb与~(210)Po含量与海水中可溶性的~(210)Pb与~(210)Po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1990年全国总膳食调查的放射性物质部分,本文报道了组成我国膳食的各类食品中~(90)Sr、~(137)Cs、~(226)Ra、~(228)Ra、~(210)Pb 和~(210)Po 含量的测定结果;按调查所得膳食组成和食品中核素含量,估算了我国居民(成年男子)当前这些核素经食入所致年摄入量和待积有效剂量当量。结果表明,每年食入所致总待积有效剂量当量约为0.24 mSv,贡献较大的食品是蔬菜、水产品和谷类,贡献较大的核素为~(210)Pb、~(210)Po 和~(228)Ra。这些结果更新了我国膳食中这些核素的资料,补充了来自饮水的数据。文中还讨论了我国膳食组成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居民摄入量和所致内照射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级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微滤工艺去除实验模拟废水中的~(137)Cs,研究废水中~(137)Cs初始活度浓度(C0)、吸附时间、pH值、竞争离子以及CuFC投加量对去污因子的影响。分别用去离子水、地表水和海水配制模拟废水,当模拟废水中~(137)Cs的初始活度浓度分别为4.24×10~5、2.84×10~5、2.84×10~5 Bq/L,吸附时间为90min,pH值为7,CuFC投加量为80 mg/L,不投加竞争离子时,本工艺的去污因子分别达到2.06×10~4、1.62×10~4和9.36×10~1,说明CuFC吸附-微滤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含~(137)Cs废水处理工艺,且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部分医院废水池及总排放口处废水中总β放射水平及两个医院废水中~(131)I浓度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7个医院总排放口处废水中总β放射性浓度为0.04—59.2Bq/L,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低本底全身计数器,测定北京、河南郑州和安徽潜山三个地区的368名成年人(男性266人,年龄17—62岁,女性102人,年龄20—59岁)体内~(40)K、~(137)Cs、~(226)Ra 的γ放射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体内的 K 浓度 C(g/kg)与年龄 A(岁)和性别间有依赖关系,对成年男、女的回归方程分别为:C_男=2.62-0.0144A 和 C_女=1.77-0.0042A;成年男、女平均 K 浓度±标准差分别为2.18±0.21(g/kg)和1.60±0.06(g/kg)。体内~(137)Cs 的含量,男性为39—65Bq,女性为52—56Bq,但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的依赖关系。体内~(226)Ra 的含量,在被测的368名中仅有68人大于装置的最低可测限(46Bq),含量在58—74Bq 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1989~1991a对太湖、苏南运河水系居民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浓度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该水系主要城市(无锡、苏州、常熟)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年均放射性浓度:总α为2.12×10~(-2)B_q/L,总β为1.19×10~(-1)B_q/L,~(40)K为8.13×10~(-2)B_q/L,天然铀为6.56×10~(-8)g/L,天然钍为4.97×10~(-8)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