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奚如豹  傅二南 《中国能源》1992,(2):33-35,30
<正> 全国煤炭产量提前一年达到10亿吨的目标中地方煤矿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1990年全国地方煤矿共生产原煤5.82亿吨(未包括上划统配煤矿的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4%;10年间,地方煤矿年平均增长产量占全国煤炭增长量的66.9%,年均递增速度  相似文献   

2.
能源数据     
《广西节能》2007,(2):36-36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要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节约能源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1980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增长年均仅4.6%,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10.2亿吨标准煤(表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左右(表2),年均节能率达4.6%(世界最高,约为OECD国家的2.5倍),相当于减排粉尘1530万吨,减排灰渣2.7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0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以碳基计算)。  相似文献   

4.
从1981年到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仅为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我国年均节能率达到4.6%,为OECD国家节能率的2.5倍.按产值能耗计算,我国20年环比累计节约能源10.2亿吨标准煤,定比节能量高达27.2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5.
《节能与环保》2007,(6):3-3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要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能源工程》2009,(5):48-4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达27.9亿t,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原油产量1.9亿t,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天然气产量达760.8亿m^3,是1949年的6849.1倍和1978年的5.6倍。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灯箱照明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且每年的增长速度在不断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灯箱照明耗电量将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长10倍,达到679亿kWh,折合2400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8.
中国未来的石油消费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石油需求量,2000年为1.86亿吨,2010年为2.68亿吨,2020年为3.05亿吨。国际能源机构(IEA)对2020年中国能源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石油需求将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年消费量可达5亿吨以上。国家计委产业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5亿吨,是目前1.6多亿吨消费量的2.8倍。目前全国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量预测为160亿吨,若按全国现在石油年产量1.6亿吨计算,每年增长5%以上,到2005年可达1.85亿吨,随后达到2亿吨…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7月,全国原煤产量10.38亿吨,同比增加1.4亿吨,增长了15.53%,预计全年增加产量1.8亿吨,原煤产量在18.5亿吨左右;全国商品煤销售9.7亿吨,同比增加1.17亿吨,增长13.64%;煤炭铁路运量完成5.69亿吨,同比增加0.64亿吨,增长12.75%。  相似文献   

10.
数字能源     
《能源评论》2014,(10):10-11
9月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家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前100家煤炭企业完成煤炭产量30.05亿吨。由“十一五”以来的年均增长13。72%下降到5.47%,创最低水平。同时。10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7。59%,财务风险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最近的预测表明,1986年世界能源需求量为76亿吨石油当量,到2030年增加到现在的2.8倍,达到218亿吨石油当量。先进国家增加到96亿吨,增加到现在的2.5倍,由世界能源需求的50%降低到44%,在能源消费构成中仍是高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石油需求量将增到现在的4倍,为75亿吨油当量,从24%增加到34%,可见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和2020年全国煤炭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有效发挥了基础能源的支撑作用,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的强劲拉动下,煤炭生产、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10%。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了创记录的22.05亿吨、21.69亿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70%、62%。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制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2010年、2020年我国到底需要多少煤炭?未来15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03年,全国商品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l%,其中:煤炭产量16.67亿吨、原油产量1.7亿吨、天然气产量345亿立方米,2003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长15.5%,  相似文献   

14.
一是能源供给能力由弱变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1949年的233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增长110倍,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194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到一度,发展到现在人均生活用电307度。发现了大庆、胜利、长庆、塔里木等油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十五"节能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年均仅4.6%,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共节约和少用能源10.2亿吨标准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左右,年均节能率达4.6%(世界最高,约为OECD国家的2.5倍),相当于减排粉尘1530万吨,减排灰渣2.7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0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以碳基计算).  相似文献   

16.
<正> 1 在新形势下,我国节能降耗的任务更加繁重十四大报告指出,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现在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情况看,可以更快一些。根据初步测算,增长8%~9%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向这个目标前进。发展速度加快了,对能源供需有什么变化?对节能有什么新的要求?过去,我们按后十年年均增长6%的速度测算,2000年需能源17~18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缺口能源3~4亿吨标准煤,需要靠节能来弥补;现在,按年均增长8%~9%的速度测算,2000年时比原来预测的能  相似文献   

17.
《能源政策研究》2007,(3):18-23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 (一)能源生产 2005年天津市各种能源的生产量为:原油1782.88万吨,比2000年的763.99万吨增加1018.89万吨,年均增长18.5%;天然气8.79亿立方米,略低于2000年产量;发电量376.36亿千瓦时,比2000年的219.13亿千瓦时增加157.2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4%;焦炭317.44万吨,比2000年的121.35万吨增加196.09万吨,年均增长21.2%;  相似文献   

18.
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589.9万吨,略高于1995年的586万吨。1997年消费量预计将增长3.6%而达611万吨。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964.5万吨,比1995年增长5.9%;1997年将达到1006.6万吨,增长4.4%。全球天然橡胶产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600.5万吨,比1995年增长2.2%。1997年产量预计将增长4%,达到624.7万吨。预计1996年末天然橡胶库存将为176万吨,高于1995年末的166万吨。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来,我区能源工业共投资191.5亿元,其中煤炭工业16亿元,石油工业2.7亿元,电力工业172.8亿,初步建成了石油、煤炭、电力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能源工业。 煤炭工业稳产高产。自1988年我区原煤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以来,已连续十年保持稳产高产,累计生产原煤1.14亿吨。1997年原煤产量比1957年增长了20倍;焦炭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乡镇煤矿原产量很小,1949年产煤仅145万吨,197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发展迅猛,1979年产量突破1亿吨。1990年以后,在煤价放开的刺激下,乡镇煤矿产量骤增,1996年达到产量的最高峰61477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