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对镁合金表面Ce-Mn和Ce-Mo复合转化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镁合金Ce-Mo复合转化的最佳配方为:Ce(NO3)39g/L,Na_2MoO_4 4g/L,C_6H_5Na_3O_7·2H_2O 2g/L,温度25℃,时间10min。镁合金Ce-Mn复合转化的最佳配方为:Ce(NO_3)_3 5g/L,KMnO_4 2g/L,NH_4HF_2 0.1g/L,Na_2B_4O_7·10H_2O 0.2g/L,温度25℃,时间2min。最优配方下得到的镁合金复合转化膜平整、结晶细致。Ce-Mo复合转化膜的相组成为Mg、MoO_2、MoO_3、CeO_2和Ce2O_3;Ce-Mn复合转化膜的相组成为Mg、MgO、MnO_2、CeO_2和Ce_2O_3。两种复合转化膜的耐蚀性均比单系转化膜的耐蚀性好,其中Ce-Mo复合转化膜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H_2TiF_6、H_2ZrF_6为主成膜剂,通过添加六偏磷酸钠和六水合硝酸铈,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Ti-Zr-Ce转化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成膜配方为:H_2TiF_6(质量分数为50%) 2.0mL/L,H_2ZrF_6(质量分数为40%) 1.0 mL/L,六偏磷酸钠0.50 g/L,六水合硝酸铈0.10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0 s,pH值3.5。Ti-Zr-Ce转化膜的自腐蚀电位为-0.577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0.115μA/cm~2,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铈和高锰酸钾为主盐,以氟化钠为促进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Ce-Mn转化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钝化工艺条件为:硝酸铈8g/L,高锰酸钾2g/L,氟化钠0.06g/L,pH值2.0,70℃,1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Ce-Mn转化膜呈金黄色,表面均匀,耐蚀性较好。CeMn转化膜的耐蚀性接近六价铬转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硝酸铈、氧化钕和硝酸镧对镁合金钼酸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添加氧化钕的镁合金钼酸盐化学转化的最佳配方为:钼酸铵25g/L,硝酸钠1.5g/L,硝酸锰1.0g/L,柠檬酸1.5g/L,氧化钕0.4g/L,pH值5,温度60℃,时间30min。最佳配方下得到的膜层均匀平滑,结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大小均等。添加氧化钕的钼酸盐转化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Q235钢片进行中性盐雾(NSS)腐蚀后再采用单宁酸–磷酸复合体系进行转化处理。研究了转化液组成和NSS时间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表征了单宁酸–磷酸复合转化膜的耐蚀性、表面形貌和组成,并探讨了转化膜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宁酸–磷酸复合转化可显著提高带锈钢材的耐蚀性,最佳的转化液组成为5 g/L单宁酸+15 g/L磷酸。单宁酸–磷酸复合转化膜为蓝灰色,主要由单宁酸铁螯合物和Fe PO4组成,表面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EDTA、柠檬酸、酒石酸、氟化钠对磷酸盐-高锰酸钾转化膜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全浸蚀试验研究了转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化学转化处理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而且不同添加剂对转化膜耐蚀性的提高效果不一样。其中复合添加剂对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最优配方为:磷酸二氢铵80g/L,高锰酸钾20g/L,酒石酸0.5g/L,氟化钠0.4g/L,温度35℃,时间25min。  相似文献   

7.
向钒/锆酸盐转化液体系中加入硝酸镍,研究了硝酸镍对AZ91D镁合金钒/锆酸盐转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镍作为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钒/锆酸盐转化膜的耐蚀性,使膜层更加致密、均匀。当硝酸镍的质量浓度为1.00 g/L时,钒/锆酸盐转化膜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泡式磷化处理在AZ91D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致密、均匀、结合力好的磷化膜。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得到磷化液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ZnO 2g/L,H_3PO_420g/L,NaF 1g/L,Na_2C_4H_4O_64g/L,NaNO_36g/L,柠檬酸0.25g/L,pH值3.0,磷化温度45℃,磷化时间20min。同时,确定添加剂为焦磷酸钠(TSPP),并且当其质量浓度为0.5g/L时,磷化膜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AZ91D镁合金磷酸盐-高锰酸盐体系化学转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以磷酸盐-高锰酸盐为基础的镁合金无铬转化工艺,讨论了工艺参数对转化膜厚度及其有机涂层耐蚀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分析了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当磷酸二氢铵为10~15g/L、高锰酸钾为5~10g/L时,磷酸盐-高锰酸的最佳处理工艺为:ZnSO43g/L,NaF3g/L,pH3,温度45°C。转化液pH对膜层厚度及有机涂层的耐蚀性有显著的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转化膜的厚度及后续有机涂层的耐蚀性能随pH的减小而大幅度提高。经该工艺处理后,后续有机涂层的耐蚀性能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钼酸铵、高锰酸钾、氟钛酸、氯化钠和氟化铵等因素对铝材表面制备钼锰钛系化学转化膜的影响。最佳的成膜工艺条件为:钼酸铵10g/L,高锰酸钾1.0g/L,氟钛酸(45%)3.0g/L,氯化钠0.6g/L,氟化铵1.0g/L,室温,15min。形成的转化膜致密、均匀,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超声振荡辅助化学镀镍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超声振荡方法引入化学镀镍工艺以降低化学镀温度,提高沉积速率,并对中温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基本镀液配方及操作条件为:NiSO4·6H2O 25g/L,NaH2PO2·H2O 25g/L,CH3COONa 25g/L,H3BO3 15~25g/L,硫脲2g/L,pH5.8,温度55°C。借助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硬度及塔菲尔曲线等测试方法,对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振荡方法所得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和硬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水浴法;加入稳定剂硫脲不仅可提高镀速,还可明显改善镀层外观及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IPA-750制备7-ADCA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讨论了头孢G酸 (扩环酸 )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IPA 75 0 )催化裂解下转化为 7 ADCA的工艺。在 0 0 5mol/L的硼酸缓冲液中 ,通过改变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pH值、温度 ,筛选出了优惠反应条件 :底物浓度 6 % ,pH8 0 ,温度 2 8~ 30℃。在优惠反应条件下进行批次反应 ,4 0 0~ 4 5 0批 ,转化率≥ 97% ,收率≥ 95 %。  相似文献   

13.
将钛酸钾晶须(平均长度15μm,平均直径1.5μm)加入含25g/LNiSO4·6H2O、25g/LNaH2PO2·2H2O、15g/LCH3COONa·3H2O、35g/LNa3C6H5O7·2H2O、20mmol/L乳酸和10μg/L醋酸铅的化学镀溶液中,在Q235钢片上制备得到了Ni–P合金基中弥散分布钛酸钾晶须的金属基复合镀层。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分析了氧化膜的组成与结构,探讨了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机制。结果表明,钛酸钾晶须增加了氧化膜的致密性,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TiO_2光催化氧化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锐钛矿型TiO2为光催化剂,采用高压汞灯为光源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的研究,主要探讨了TiO2用量、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溶液初始pH值和H2O2加入浓度等因素对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对印染废水CODcr和色度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最佳的处理条件为:300W光照,TiO2用量为8g/L,光照时间为120min,初始pH值为1,H2O2加入浓度为3.0mmol/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组成对氮化铝(AIN)陶瓷表面化学镀铜镀速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组分对化学镀影响的显著程度,优化了镀液组成.试验结果表明,CuSO_4·5H_2O和Na_2EDTA对镀速有显著影响;KNaC_4H_4O_6、CuSO_4·5H_2O和Na2EDTA对镀后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AIN陶瓷表面化学镀铜液的最优工艺参数为:CuSO_4·5H_2O 24 g/L,Na_2EDTA 30 g/L,KNaC_4H_4O_6 20 g/L和HCHO 15 mol/L.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镀速为7.350 μm/h,镀后表面粗糙度为1.03 μm,所得镀层表面平整,铜晶粒大小均匀.  相似文献   

16.
艾艳宁  张庆  李慧霞 《合成纤维》2009,38(12):22-25
玉米黄浆是玉米淀粉生产中产生的主要下脚料,其中大约含有60%的蛋白质。为了合。理利用这些蛋白质,对玉米黄浆的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在蛋白质复合纤维上的应用。首先,筛选出脱色效果较好的H2O2做为氧化性脱色剂;其次,探讨H2O2脱色工艺中反应浓度、时间、温度及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由正交试验得出脱色处理最佳工艺为:H2O2浓度为70g/L,pH值为8,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0min。由红外谱图可以看出脱色前后浆液中蛋白质基本无明显变化.脱色后浆液纺制的蛋白质复合纤维白度明显提高,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略低于原浆液纺制的纤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有240 g/L NiS0_4·7H_2O、40 g/L H_3BO_3、50 g/LC_6H_5Na_3O_7·2H_2O的镀液,在镍氢电池的负极表面电沉积上一层厚度约为0.1 μm的镍层.镀镍修饰后,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极化电阻显著降低,使得水在负极材料上放电更加容易,改善了镍氢电池的充电行为.使用表面镀镍的负极材料后,镍氢电池的内部压强在正常充电与过充过程中都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镀镍层减缓了氢原子结合而变成氢气的过程;另外,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相似文献   

18.
热浸镀锌层表面钛盐转化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钛盐成膜工艺在热镀锌层表面获得了色泽光亮、耐蚀性能优良的银白色转化膜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化学极化和盐水浸泡方法研究了钛盐转化膜层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耐蚀性能。分析了钛盐溶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对热镀锌层表面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i(SO4)21g/L,H2O260mL/L,pH0.5~1.0,处理温度25~30°C,处理时间10min。热镀锌层经此工艺处理后,耐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敏  吴少艳  王维军 《辽宁化工》2006,35(7):388-390,406
对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联用技术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等因素对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Fenton试剂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然后考察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Fenton试剂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为55mmol/L,[Fe^2+]/[H2O2]=1:10,初始pH=3;活性炭吸附阶段活性炭投加量为2.5g/L,pH=3,吸附时间30min。在此操作条件下,焦化废水COD去除率达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