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1,2-三氟三氯乙烷(CFC-113)是亟需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之一,而其同分异构体1,1,1-三氟三氯乙烷却属于非ODS物质。介绍了以CFC-113为原料转产为CFC-113a的技术进展,并使用了一种新型添加剂和调节剂,使其转化率达到了99.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产率。并且省去了精馏的过程,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1,1,2-三氯乙烷生产采用PLC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所得产品纯度高,PLC系统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化学工程》2015,(7):16-20
采用共沸精馏法对某化工厂有机废液中1,1,2-三氯乙烷的回收进行了研究。分别以甲醇和水作为共沸剂,运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过程模拟,给出了最优的分离工艺:甲醇作为共沸剂时,用量占原料量的3%,回流比为8.47;水作为共沸剂时,用量占原料量的1.55%,回流比为9.16。回收1,1,2-三氯乙烷的纯度均能达到99.5%以上,回收率达到93%以上。但甲醇作为共沸剂时,理论塔板数少,且回流比和能耗更低。运用填料塔对1,1,2-三氯乙烷的回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不同负载量的Fe/ZrO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0℃时,负载Fe质量分数为1%的1Fe/ZrO2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5.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为91.0%,反应50h性能稳定不失活,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2.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约90.0%。单一ZrO2载体上的脱氯反应初始转化率为90.0%,经过1h反应即快速失活。ZrO2催化剂失活归因于ZrO2表面酸性较强导致积炭。对于Fe/ZrO2催化剂,Fe物种不但提供新的活性位点,而且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强酸性中心,使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氯化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鼓泡塔反应器和循环式反应器内氯乙烯氯化反应的特征,通过反应结果的对比,选择较佳的适合氯乙烯反应的反应器型式.为了确定影响氯乙烯氯化反应选择率的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氯气与氯乙烯配比等关键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操作参数,为反应器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塔式法合成1,1,2—三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用塔式反应器由氯乙烯氯化合成1,1,2—三氯乙烷的新方法,克服了目前常用的液相法或气相法合成的缺点。研究中考察了影响合成收率的主要因素,获得了合成1,1,2—三氯乙烷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合成收率超过95%,整个工艺过程的总收率达90%,所得产品纯度高,能完全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远 《广州化工》1990,(3):53-57
1,1,1——三氯乙烷是优良的有机氯溶剂,本文论及该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其技术经济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而估算不同产量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1,1,2 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硝酸与盐酸)反应,得到1,1 二氯 2 硝基乙烯。考察了温度、时间、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的用量比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①偏二氯乙烯合成温度65℃,反应时间1.5h,n(C2H3Cl3)∶n(NaOH)=1∶1.15,偏二氯乙烯的收率99%;②1,1 二氯 2 硝基乙烯的合成n(HNO3)∶n(HCl)∶n(C2H2Cl2)=1.3∶1.3∶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产物通过GC MS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合成 1,1,2 乙烷三羧酸的新方法。以糠醛为原料 ,先制得顺丁烯二酸 ,用顺丁烯二酸与三氯锗烷在酸性条件下加成 ,然后水解得到 1,1,2 乙烷三羧酸 ,收率为 71%。  相似文献   

10.
1,2-二氯乙烷反应精馏制备1,1,2-三氯乙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氯乙烷和氯气为原料,用反应精馏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并考察了反应温度,1,2-氯乙烷进料位置、填料类型和空塔气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条件为1,2-氯乙烷进料位置在塔的中上段,反应段温度为105-110℃,增大空塔气速和使用规整填料能明显提高1,1,2-三氯乙烷的选择性和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1.
烷醇酰胺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应用在配方产品中的特性。概述了烷醇酰胺的制备以及在化妆品、洗涤剂、塑料、金属清洗加工和纺织助剂中的应用。同时,着重介绍了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元丽 《广西化工》2012,(9):21-23
对传统的传统甲酚生产工艺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传统工艺设备腐蚀严重,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水。此外,对甲酚绿色催化合成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苯酚甲醇烷基化及甲苯羟基化绿色合成工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螺旋分选机是一种传统的薄流膜分选设备,由于矿业、煤炭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急迫需求,螺旋分选机以其能耗低、结构简单、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受到重视。论述了螺旋分选机理论研究进展,包括螺旋分选机流场、螺旋分选过程以及螺旋分选机工艺优化及智能化调控研究进展;综述了煤用螺旋分选机分选特点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螺旋分选机的新设计和新应用。螺旋分选机流场研究引入了一些新的测试手段,但目前还难以准确测量内缘薄流膜区域的纵向速度、径向速度分布情况;数值模拟方法为研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一种便利手段,但模拟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螺旋分选过程研究中,正电子发射型颗粒追踪技术用于检测颗粒在螺旋分选机中的运动规律,是螺旋分选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螺旋分选过程中颗粒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为螺旋分选机理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手段,但由于模拟过程中忽略了许多现实条件,导致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仍有较大差距。螺旋分选机工艺优化及智能化调控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了一批新型螺旋分选机,在降低分选密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南非MTI公司研发了一种低分选密度的螺旋分选机,产率降低4%左右时,分选密度可由1.61 g/cm^3降至1.54 g/cm^3;国内设计的一种超低距径比的复合槽面螺旋分选机(内缘立方抛物线、外缘椭圆型),在粗选阶段预排矸,分选密度可降低至1.543 g/cm^3,相较于采用传统参数的椭圆型槽面和立方抛物线槽面煤用螺旋分选机,在精煤灰分要求相当的情况下,分选效率分别提高了19.41%、13.11%。未来螺旋分选机研究重点主要还是利用PEPT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先进手段,进一步研究槽面形状、距径比(螺距直径之比)等结构参数对螺旋分选机流场分布特性、分选过程的影响,配合结构、工艺、新材料运用方面的改进,力争在提高分选精度、扩大分选密度调控范围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4-溴-1,1,2-三氟-1-丁烯的性质,并讨论它在农药、医药和含氟聚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异氰酸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烷基单异氰酸酯、(取代)苯基单异氰酸酯系列化合物在合成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近几年来研究发现的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光气法、热解法、双光气法、Curtius重排法和固体光气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异氰酸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乙酸异戊酯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采用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对氨基苯磺酸、Hβ型沸石、FeY、8种无机盐、铌酸、杂多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方法。阐述了在上述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的性质以及合成工艺的特点 ,列举了各催化剂在产率、反应时间、后处理工艺、是否可重复使用、带水剂以及是否易于保存和使用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指出不加带水剂、前馏分的回用问题和高效催化剂的固载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合成对位芳纶的界面缩聚法、直接缩聚法、低温溶液缩聚法、酯交换法、气相合成法等主要方法。详细论述了已工业化的对位芳纶成纤方法如:一步法工艺、两步法工艺及其芳纶浆粕纤维的制备方法,指出生产对位芳纶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的合成、原液纺丝法纺丝的工艺,是我国对位芳纶实现工业化的合适路线。  相似文献   

18.
富马酸二甲酯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富马酸二甲酯是当前对黄曲霉菌抑制作用最佳的新型食品和饲料防霉、防腐剂。其使用安全 ,生产成本低。本文对近年来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建议对近年开发的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扩大试验与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