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勇  孟庆秀  匡福祥  王冲 《矿产勘查》2018,9(3):276-283
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端,区域构造凹陷带内同时期形成的几个知名火山岩盆地之一。其形成时间为135~128 Ma,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后,板内拉伸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盆地内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物质来源于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岩石圈地幔,总体上有俯冲大洋板块交代作用的特征。在岩浆熔融深部动力学方面,主要原因是岩石圈地幔的热扰动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通过对溧水盆地主成矿期和成矿作用的梳理,认为主成矿作用发生在135~128 Ma之间。主要有两个成矿系列:一个是与早期龙王山旋回中偏基性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Fe、Cu、Au、Pb、Zn矿化;二是观山旋回中偏碱性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Cu、Pb、Zn、Au、Ag矿化,以及微量元素Sr、稀散元素Ge、放射性元素U矿化。成矿类型主要有类"玢岩型"、接触交代型、高温充填交代型、低温充填型等。  相似文献   

2.
牛苦头矿床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中西部,目前已探明铅锌资源储量逾100万t,是近年来祁漫塔格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区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祁漫塔格地区多金属矿床主要是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然而,随着牛苦头矿区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牛苦头矿区与铅锌成矿有关的成矿岩体年龄为海西期。文章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得牛苦头沟西侧与M1、M4矿区(磁异常区)空间关系密切的岩体年龄为394Ma,此年龄与M1、M4底部岩体成矿岩体年龄一致,说明祁漫塔格地区中泥盆世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和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知,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早、中泥盆世处于后碰撞的构造背景,暗示着早、中泥盆世可能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另外一个重要的铅锌矽卡岩成矿期。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锡矿床,也是中国锡多金属矿业的重要基地。文章从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三方面论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厂锡矿成因研究进展,大厂矽卡岩型锌铜矿形成于95~98Ma,略早于锡多金属成矿年龄91~95Ma,龙箱盖花岗岩成岩年龄主要集中在93~96Ma,略早于岩脉形成年龄(91±1) Ma,表明区内成岩成矿为燕山晚期同一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综合近期的野外地质调查,笔者认为大厂锡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上地壳,但也显示出地幔物质显著参与成矿,该矿床是燕山期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张勇  匡福祥  王冲  李亮  谭桂丽 《矿产勘查》2016,7(2):300-306
九瑞地区在构造演化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文章从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侵入事件以及岩浆侵位机制等角度,对九瑞地区控矿要素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九瑞地区构造演化可分为3个大的阶段,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浆活动为燕山期岩浆侵入,并以早期第三阶段最发育,该阶段又细分为两个侵入期次;在不同构造位置存在两种岩体侵位机制,不同侵位机制形成不同矿床类型。文中探讨了成矿条件及控矿要素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期望为九瑞地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玉成 《矿产勘查》2018,9(10):1932-1944
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西段。通过研究小柳沟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背景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的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因素的综合控制。成矿物质W主要来自地层,部分来自岩浆,岩浆作用的热动力驱动、虹吸作用及流体交代作用是W进入岩浆的主要原因; Mo主要来自壳内S型花岗岩,同时受到深部岩浆的供应;硫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近地表石英硫化物阶段硫可能受到地层或地壳重熔花岗岩和大气地表水中硫的混合作用;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床成矿年龄集中在392~428 Ma之间,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54 Ma左右,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418 Ma左右,二长花岗岩成岩与矿体成矿时差相差40 Ma左右,该时差超过一般岩体冷却所需要的时间,结合构造演化认为成矿与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的构造减压密切相关,有部分成矿年龄落入海西期和燕山期,认为成矿后期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事件的改造。根据矿床成因建立了小柳沟矿集区成矿模式,并对进一步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玉成 《矿产勘查》2019,(9):2243-2255
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西段。通过深入研究小柳沟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背景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的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因素的综合控制。成矿物质W主要来自地层,部分来自岩浆,岩浆作用的热动力驱动、虹吸作用及流体交代作用是W进入岩浆的主要原因; Mo主要来自壳内S型花岗岩,同时受到深部岩浆的供应;硫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近地表石英硫化物阶段硫可能受到地层或地壳重熔花岗岩和大气地表水中硫的混合作用;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床成矿年龄集中在392~428 Ma之间,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54 Ma左右,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418 Ma左右,二长花岗岩成岩与矿体成矿时差相差40 Ma左右,该时差超过一般岩体冷却所需要的时间,结合构造演化认为成矿与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的构造减压密切相关,有部分成矿年龄落入海西期和燕山期,认为成矿后期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事件的改造。根据矿床成因建立了小柳沟矿集区成矿模式,并对进一步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华山金矿位于毛堂—蒲塘金矿田东南部,矿床由两种工业类型金矿组成,即产于岩体内的斑岩—隐爆角砾型金矿和产于岩体外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这种类型的金矿在毛堂—蒲塘金矿田尚属首例。文章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控制了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毛堂—蒲塘一带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与大华山金矿进行对比,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矿区及外围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归纳总结了早子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早子沟金矿成矿地质体为215~230Ma侵入的规模较大的中酸性隐伏侵入体;成矿构造为NE向、近SN向、NW向断裂,成矿结构面为断裂构造与侵入接触结构面;蚀变、矿化具有分带性,以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为主,金均以自然金形式产出,成色较高,成矿热液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流体为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的Na ClH2O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久波  拜红奎  马伟  姜登峰 《矿产勘查》2019,10(12):2931-2935
为查明二道沟金矿床成因,对其主要载矿矿物黄铁矿进行了标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热电导型为P型占主导地位的N-P混合型,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50~350℃之间,在化学成分上主要表现为铁亏型,同时发育硫亏型黄铁矿,Co、Ni含量分别为8%~11%和2%~8%,Co/Ni比值1. 13~5. 50,Au/Ag比值6. 00~25. 67。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道沟金矿床为一个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构造与岩浆作用复合控矿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岗梁铁锡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有关其成因的研究直接影响着该区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找矿方向及对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2次造山作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成矿效应研究,但目前对矿床成因尚无统一认识。文章对两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41.2±4.3)Ma、(264.8±3.9)Ma的模式年龄,将其与该区及周边矿床中矿石和脉石矿物的年龄数据进行了比较,认为黄岗梁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比较可靠,应作为矿床的成矿年龄。认为黄岗梁铁锡矿床经历二叠纪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的两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念扎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仁布构造混杂岩带与蚀变闪长岩接触带的大型造山型金矿床,目前探明资源储量已达25 t以上,平均品位3. 08×10-6。对成矿时代的精确厘定,是理解矿床成因机制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关键。系统的野外踏勘、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工作表明,念扎矿床中发育与金成矿同期的含白云母石英脉。对白云母进行Ar-Ar同位素测年工作显示,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43. 66±0. 50) Ma,等时线年龄为(44. 21±0. 46) Ma,说明念扎金矿床形成于印-亚陆陆碰撞的主碰撞汇聚成矿阶段的晚期。目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南缘已相继发现了邦布、马攸木、折木朗等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介于59. 5~49. 5Ma之间,已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很可能是该类矿床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白银地区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大地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 体) 的产出、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应为深大断裂两侧及韧( 脆) 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3.
沟里地区金矿床主体位于昆中Au成矿带之东段,也处于东昆仑南坡构造带之东段,经历了多期次的扩张-收缩及俯冲造山作用,形成了以Au、Ag、Pb、Zn、Cu、Co、Ni、Fe等为主金属矿产富集区。文章在沟里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矿时代,金成矿与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及围岩蚀变的关系分析,总结了青海省沟里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对沟里地区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巴润花地区位于查干此老—巴音杭盖金成矿带,该金成矿带已发现多处金矿床.本文以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地质事件为对象,对该区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巴润花地区的地层含金性、岩浆活动、构造及围岩蚀变等金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本区金矿化的特征,认为下元古界宝音图群可能为本区金矿的初始矿源...  相似文献   

15.
钱海  李根  郭刚  孔伟思  聂镜奇 《矿产勘查》2018,9(8):1490-1495
测区位于小兴安岭南段,总面积700 km2,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水系较发育,平均海拔700 m,相对高差200~500 m,属中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内植被发育,露头较少。在研究区内选取4件锆石样品开展了U-Pb定年、K-Ar定年,获得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75±3)Ma;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80±2) Ma;细中粒含角闪石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95±2) Ma;二长花岗岩年龄为(401±2) Ma;流纹岩(J3mr)年龄为(159. 3±2. 3)Ma;流纹岩(P3w)年龄为(172. 4±2. 7) Ma。推翻了前人将区内花岗岩划为燕山早期及华力西晚期两期侵入岩,据其形成时代重新划分为3个期次:晚奥陶世、晚三叠至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进一步约束了研究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太平川钼铜矿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额尔古纳地块内,是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岩石Na_2O、K_2O、CaO含量变化是斑岩矿床热液蚀变的重要指示要素,蚀变(矿化)斑岩中Na_2O、K_2O的含量均低于未蚀变斑岩,而MgO、CaO、TiO_2、MnO、FeO则明显升高。通过对矿床中菊花状、鳞片状辉钼矿和斑岩侵入体中细脉状、浸染状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定,分别获得(202.1±9.4)Ma(MSWD=10.8)、(187.8±5)Ma(MSWD=0.17)的等时线年龄。斑岩体(脉体)侵入过程中热液活动记录与蚀变、成矿关系密切。太平川斑岩型钼铜矿床含矿斑岩体是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碰撞造山作用背景下,新元古代增生的额尔古纳地块内花岗质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述国  王磊  陈伟民 《矿产勘查》2019,(10):2585-2593
吉峰林场东区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脊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中北段,塔河—吉峰深断裂带西侧。该矿已圈定铅锌多金属、金多金属两大矿化带,6条铅锌矿体、3条锌矿体、7条金矿体;矿化类型为铅锌多金属、金银多金属组合矿化;矿床成因类型初步认为属浅成低温热液、火山—次火山岩浆热液型矿床。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金银成矿作用均属燕山晚期。矿区内岩浆、构造活动频繁强烈,矿化及蚀变作用强且普遍,成矿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9.
打加错东岩体位于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弧南亚带,侵入岩广泛分布,年龄介于56-65Ma,属于始新世。打加错东岩体具有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iO_2含量为65. 49%~70. 32%,K_2O/Na_2O1,碱度率AR数值为2. 02~2. 73,铝饱和指数A/CNK值介于0. 80~1. 08之间,A/NK值介于1. 34~1. 72之间。微量元素整体较为亏损,稀土元素总量总体偏低,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弱亏损的特征。本文研究认为打加错东始新世侵入岩来源于基性岩部分熔融,同时有部分壳源成份夹物,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环境,同时向碰撞环境过渡,具有双重性特点。它们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时期,雅鲁藏布江洋块继续向北俯冲有关,形成打加错东地区规模最为强烈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0.
灶火河地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带,为确定该区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间为(449. 9±1. 4) Ma,属于晚奥陶世。岩石Si O2含量为71. 99%~63. 67%,Na2O含量为2. 61%~3. 43%、K2O含量为3. 56%~5. 81%,Al2O3含量为13. 31%~15. 28%,铝饱和指数A/CNK=0. 94~1. 04,介于偏铝质和过铝质之间。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具弱负Eu异常。相对原始地幔明显富集Zr、Ga、Y和Hf等高场强元素并强烈亏损Ba、Sr、P和Ti等特征,Zr含量远高于该带内分异或者未分异的I型花岗岩,以上特征表明灶火河地区晚奥陶世侵入岩属A型花岗岩,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为陆-陆碰撞或岛弧岩浆作用之后伸展构造环境下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