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化学改性及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探讨了一种有效的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对改性后的二氧化钛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涂料中,和常规二氧化钛以及未经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了比较,发现其能显提高涂料的耐盐雾性、抗冲击性、耐划痕性和柔韧性等。  相似文献   

2.
面对多年来困扰涂料行业的VOC(有机挥发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问题,国内外涂料行业渐渐向健康型方向发展,希望逐渐实现低VOC和尽可能少的残存单体。一种新型环保涂料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它打破了涂料VOC危害严重的定律,成为市场新宠。这种新型环保涂料就是北京工业大学与广东省东莞力康涂料公司合作研制开发的内外墙纳米改性涂料。东莞力康涂料公司总经理杨欣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油酸改性纳米ZrO2对紫外光固化涂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性体系中,随着改性纳米ZrO2添加量的增加,固化时间延长;添加质量比为2%的改性ZrO2粉体时,涂层附着效果最好;添加8%改性ZrO2时,涂膜硬度提高了两个等级,耐磨性比未添加ZrO2粉体时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纳米SiO2的化学和物理改性方法及机理;列举了纳米SiO2的复合涂料的3种制备方法:Sol-Gel法、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对其原理和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分析概括了纳米SiO2改进涂料性能国内外研究发展的状况,最后阐述了对纳米SiO2改性涂料进行深入的研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纳米硅酸铝的制备方法及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纳米硅酸铝的制备方法、特性及其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在水性建筑涂料中添加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硅酸铝 ,可提高涂料的悬浮稳定性、光散射系数和耐擦洗性 ,并可减少金红石型TiO2 用量。  相似文献   

6.
纳米CaCO3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纳米CaCO3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工艺,制备了纳米CaCO3复合环氧树脂浆液。探讨了分散剂种类,环氧树脂、纳米CaCO3和分散剂的用量等因素对纳米CaCO3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并优化出最佳分散工艺条件:环氧树脂25g、纳米CaCO345g和分散剂BYK110为3g。考察了纳米CaCO3复合环氧浆液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aCO3浆的稳定性好,3周内外观、粘度和细度均无变化。并用该浆液制成的纳米复合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其耐水性、耐盐雾性和贮存稳定性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鲁明强  王力 《材料导报》2004,18(Z1):161-162
阐述了纳米远红外建筑内墙涂料的组成、制备工艺和性能,并讨论了该涂料的远红外发射能力和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项目单位:金隅集团北京纳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奥运应用情况:自从奥运场馆建设开工以来,金隅·纳美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在国家大剧院和首都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奥运工程。目前,纳米改性涂料已在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水立方、奥运村等体育场馆及设施中大量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复合改性剂对纳米CaCO3进行了改性,探讨了转速、改性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纳米CaCO3表面改性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佳操作工艺条件:转速16 000 r/min、改性剂用量4%(质量分数)、乳化温度75℃、乳化时间60 min和保温时间40 min.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对纳米CaCO3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CaCO3与改性剂间产生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其亲油性显著提高.与未添加纳米CaCO3的传统环氧涂料相比,改性纳米CaCO3复合涂料的耐水性、耐盐水性和耐盐雾性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改性涂料用纳米材料产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涂料生产工艺简陋,所需关键原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低。要想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使我国现有涂料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客观地说,可能性不大。如今,纳米科技异军突起,各国纷纷布施计划以抢占纳米科技制高点。如果我国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采用纳米材料及其技术改性涂料,则很有可能为提升我国传统涂料产业,促进其参与世界竞争提供一条有效捷径。 目前我国能用于改性涂料并且已产业化的纳米材料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SiOx、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纳米钛粉以及纳米氧化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纳米涂料的应用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详细介绍了纳米粒子在耐老化、抗静电、隐身、抗菌杀菌等涂料中的原理和应用 ,指出了纳米涂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我国纳米涂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纳米TiO2的加入对内墙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纳米TiO2能极大地提高涂料降解甲醛的能力,但加入4%纳米TiO2反而使涂料的性能变差。涂料的常规性能研究也表明,加入少于2%的纳米TiO2对涂料的常规性能会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钟萍  钟银花  袁兴 《材料保护》2014,(11):29-32,8
为了克服现有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时韧性增强而环氧树脂本身优异性能降低的技术难题,并解决环氧树脂的高柔韧性和无溶剂化的矛盾,先以带环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纳米SiO2,之后与液体环氧树脂E-51进行化学接枝反应,制得改性环氧树脂,再加入活性稀释剂和低黏度固化剂制备无溶剂纳米改性环氧涂料并对其配方进行优化,获得了柔韧性和防腐蚀性能俱佳的改性环氧涂料。以改性环氧涂料为底漆,以丙烯酸聚氨酯涂料作为面漆,详细介绍了复合涂层体系在不锈钢建筑护栏防护时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用量为环氧树脂E-51的2%3%时,纳米改性环氧涂料的柔韧性和防腐蚀性能优良;活性稀释剂用量为纳米改性环氧树脂的30%40%,固化剂选用酚醛树脂固化剂NX-5198,附着力促进剂选用环氧基硅烷KH-560,用量为纳米改性环氧树脂的3%时,得到的改性环氧涂料施工、涂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子季铵盐(GeminiC1)6表面活性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分别与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阳离子交换后,制备了新的有机蒙脱土(GeminiC16-MMT和CTAB-MMT),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对有机蒙脱土进行表征并对其分散性做了测试。又用蒙脱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改性水性涂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表征,结果显示,经改性涂料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有机氟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及外加纳米助剂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的研究进展,经过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能够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提高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使用性能,扩大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推广应用范围。提出了当前水性丙烯酸改性研究存在的难题,指出将来水性丙烯酸涂料的研究应朝着多功能、高性能、多样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产业应用技术一直是我国产业界、投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改性聚氨酯(脲)防腐防水涂料、纳米复合反射隔热保温涂料、纳米结构防冰防污闪涂料等几种纳米复合功能涂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尤其在产业工程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其中,纳米改性聚氨酯(脲)防腐防水涂料已在  相似文献   

17.
微波法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工艺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以测量湿润接触角和观察沉降性作为评价改性效果的手段,进行多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油酸作为改性剂对TiO2表面改性效果明显。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浓度、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了红外光谱、电镜观察及差热分析,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粉体工业》2007,(4):35-35
1.纳米碳酸钙颗粒的表面改性 纳米碳酸钙颗粒应用于涂料中,要涉及到纳米材料与基料的相容性,涂料的成膜基料与塑料、橡胶等高聚物在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相对分子质量等方面明显不同,进而导致聚合物的表面极性及与颜填料的相互作用方式皆有区别。要使纳米碳酸钙成功应用于涂料中,必须对纳米碳酸钙表面进行特殊的改性。  相似文献   

19.
将正钛酸丁酯、醋酸锌和正硅酸乙酯复合醇溶胶作为前驱体配置出稳定的纳米TiO2/ZnO/SiO2复合体系,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添加到成膜物质中充分搅拌,制备纳米复合涂料.测定其黏度、甲醛含量、抗茵性能、TVOC含量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分析纳米粒子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和杂化机理;结果表明,杂化后的纳米粒子改变了原来的结晶形态和粒径,在涂层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后的纳米复合涂料能够降低室内的TVOC含量,甲醛降解率为70%,抗菌圈半径由原来0.75cm提高到2.3cm,比加入单一纳米粒子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O2复合涂料由于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候性以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系统介绍了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和纳米SiO2复合涂料的合成方法,总结了纳米SiO2复合涂料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纳米SiO2复合涂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