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鲁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9,(6):15-18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 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铜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钼回收率75.77%的优良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特大型铜钼矿提供了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部某斑岩型铜钼矿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铜钼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其主要的特点是矿床规模大、品位低,为了解其矿石的选矿性能,及早开发利用,采取可选性试验样进行测试,得出该矿床矿石属易选矿石.钼铜优先浮选流程适宜处理钼高铜低矿石,故选矿应选取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工艺处理铜钼矿石的流程,为相似矿石的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斑岩型铜钼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占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进行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回收率75.77%的优良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特大型铜钼矿提供了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占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进行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回收率75.77%的优良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特大型铜钼矿提供了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斑岩铜钼矿传统石灰高碱工艺对铜硫分离过程的负面影响,针对云南某斑岩铜钼矿矿石性质,探索采用新型高效的铜捕收剂OL-2和抑制剂TL-1进行无石灰铜硫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57.81%的条件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工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作业,精选中矿依次顺序返回和扫选中矿集中返回的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钼品位分别为25.154%和0.0953%,其中铜、钼回收率分别为90.41%和92.21%的铜钼混合精矿,钼在混合精矿中得到了良好的富集。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某特大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铜钼分离困难导致其中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综
合回收矿石中铜、钼等有价金属元素,确定该矿石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
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铜品位为 1.21%,钼品位为 0.040%;矿石中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和黄铜矿,
辉铜矿中铜占总铜的 82.80%;辉钼矿是矿石中钼的主要赋存矿物,以单体形式存在;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长
石和石英;试样在最佳的药剂制度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的工艺流程,经 1 次混合粗
选、1 次混合精选和 2 次混合扫选得到铜钼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进行铜钼分离粗选,分离粗选精矿经 6 次精选
得到钼精矿,1 次分离扫选得到铜精矿,最终获得含铜 26.46%、含钼 0.071%,铜回收率 92.06% 的铜精矿,含钼
46.400%、含铜 1.28%,钼回收率 75.40% 的钼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铜钼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某大型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某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铜钼特性 ,提出并采用粗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粗精矿再磨—铜钼适度分离工艺流程 ,得到部分合格铜精矿和铜钼混合精矿 ,铜钼混合精矿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分离 ,取得了理想的指标 ,从而确定了该矿合理的技术经济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成矿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u的含量相对较高,铜矿石中Cu、Au原子比值低于25 000,Au、Mo原子比值高于30,表明其为富金斑岩铜矿床。雄村斑岩铜(金)矿床Cu与Au、Ag的关系比较密切,Au与Mo之间则基本没有关系。矿体主要分布在强烈的绢云母和硅化蚀变带中,Au、Ag 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深度较浅,而富金斑岩矿床的一般成矿深度为0.4~1.5 km,雄村铜(金)矿床中Mo主要赋存于辉钼矿中,Mo元素多集中在矿体的边缘,含量较低,仅为驱龙斑岩铜矿的1/10。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形成环境为岛弧或似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经山寺铁矿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该类型铁矿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经山寺铁矿的化学成分主要由Fe2O3、FeO、SiO2组成,A12O3和TiO2含量非常低,微量元素Sc、V、Cr等含量也比较低,指示其形成时极少受到陆源碎屑物质的混染;矿石的w(Sr)/w(Ba)值为3.37~52.20,均大于1,与海相-热液沉积物w(Sr)/w(Ba)值一致;w(SiO2)/w(A12O3)值为48.35~75.49,指示经山寺铁矿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经PAAS标准化后,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La、Eu、Y正异常,较高的δY/δHo值(55.96~75.29)及δLa/δYb1,指示矿石稀土元素可能来自海水和高温海底热液的混合溶液。综合研究认为经山寺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热液和海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3.
普朗铜矿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造山阶段形成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主要受到3期区域应力场(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的影响,导致其复杂的地质构造,但研究程度还较低。根据首采区含矿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发现矿区3720中段发育4组含矿优势节理组,其倾向分布范围为290°~345°、355°~50°、145°~161°及210°~240°;3735中段发育3组含矿优势节理组,其倾向分布范围为300°~35°、140°~170、200°~250°。其中走向60°~70°的张节理、290°~305°和315°~330°的一套共轭节理为区域性节理,对成矿的贡献最大,而近东西向节理为成矿后构造。研究发现,该区节理裂隙成因复杂多样,但区域应力场和断裂构造派生应力场形成的节理是主导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以豫南大别山北麓地区汤家坪大型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为例,阐明了豫南大别山北麓地区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以及其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在汤家坪钼多金属矿区开展综合物探找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和频谱激电法)、剖面性试验研究和对区内所出露的岩(矿)石标本进行物性测试,试验及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斑岩型钼矿床具有高阻高极化的物性特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和频谱激电法对成矿地质体(花岗斑岩体)有较为明显的显示。经钻孔验证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和频谱激电法在该地区寻找斑岩型钼矿床是行之有效的,为今后在该区域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为下一步推进该区地质找矿工作统筹部署和快速突破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藏岗讲铜钼矿区复式岩体特征、矿化特征、成矿期次和后期脉岩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初步划分了6次岩浆侵入期次和3次成矿期,分析了控矿因素,认为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控制的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脉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其形成时期是矿区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9.
斑岩型铜钼矿床由于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易于开采的特点,成为铜、钼金属的主要来源,一直是地质找矿的主要方向,因此研究斑岩型铜、钼矿勘查找矿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鹿鸣钼矿(开展了详查和勘探工作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为例,利用重磁、激电、高密度电阻率以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结合矿区矿体部位的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建立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并给出了寻找该类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实施步骤,为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