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湖金矿田为中温热液型脉状矿床,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及产状是决定其矿床特征的主要因素。在进行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应用弹-塑性增量法对控矿构造进行了应力场数值模拟。综合分析表明:中侏罗世矿区主应力为NNW向,受NNE向边界断裂限制形成压剪性应力场,矿区处于应力高值区,岩石破裂形成了NW和近SN向共轭剪节理系,它们叠加于早期的复式背斜上,成为主要的容矿空间;晚侏罗世沿深断裂侵入的麻棚岩体使矿区围岩进一步变形,形成了不同位置的拉张区及挤压区,构造变形以对老构造的追踪和改造为主,新生裂隙较少;岩浆活动晚期成矿热液从深部沿深断裂由SE向NW运移,矿区内NW向节理走向与流体运移方向一致,且处于张性环境,成为首要的容矿空间及富集成矿区。  相似文献   

2.
丑泥口金矿位于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南侧,是麻棚地区近年发现的重要金成矿靶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分布密集、规模较大的近SN、NW向矿化蚀变破碎带为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幔枝构造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指出断裂是该矿床重要的控矿因素;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在燕山期强烈的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深部成矿物质可搭载麻棚岩体向上迁移,至浅部近SN、NW向破碎带等有利构造部位富集成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熊耳山矿集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中东部,印支—燕山期地幔与地壳相互作用导致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从而形成区内分布众多的不同期次和规模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东草沟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在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金银矿床,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野外构造解析表明,东草沟金银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根据产状、运动学和变形特征,将矿区控矿断裂划分为构造破碎带(强构造变形带)和陡倾断裂。东草沟金银矿床构造与矿化时空关系研究表明:早、晚成矿阶段的控矿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其中,早成矿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控矿断裂为压性断层,显示出明显的韧—脆性变形特征,发育有S-C构造及构造片理化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晚成矿阶段(燕山中晚期)的控矿断裂表现为张性断层和脆性变形特征,矿脉具有典型的扩张性充填脉的特征,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EW向引张。区内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是在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多方向复共轭断层(conjugate-conjugate faults)系,及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复共轭断层系统的组合式样(assemblage patterns)控制着区内矿体空间展布及式样。  相似文献   

4.
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田位于太行山成矿带北段、阜平幔枝与上黄旗-乌龙沟断裂的叠合处,成矿潜力较大,但构造复杂,研究程度低。通过构造特征和钻孔岩相分析,对木吉村铜钼矿田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1)区域上同期闪长玢岩体分布受NE向褶皱和NNE向断裂的控制,均发育于2处断裂的交会处;(2)木吉村矿田中F4断层为铲式正断层,其错断区域拆离断层并沟通深部岩浆,形成了区内的木吉村岩体,是矿田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3)岩浆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是矿液的主要运移通道,形成了木吉村、浮图峪等铜矿,F4断层是另一个运移通道,小立沟、铁岭矿区成矿主要受其控制;(4)岩体蚀变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强硅化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强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岩体外围是矽卡岩化带,受断层控制整体向NNW倾斜,反映成矿热液沿断层由深向浅,由SE向NW方向运移矿化。  相似文献   

5.
四川攀西地区银厂沟-骑骡沟矿床控矿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处于扬子板块南部早古生代被动陆缘上近SN向的昆明-昭觉陆架裂陷带的北段.矿区区域上处在小江断裂、普格-宁南斯裂与会理-宁南-金阳断裂形成的有利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的三角形构造结.银厂沟-骑骡沟矿床位于骑骡沟倾伏背斜之西翼紧靠轴部,赋矿层位为震旦纪的灯影组上段(Zbd3)碳酸盐岩,其上覆地层为寒武纪的筇竹寺组泥质砂岩.矿区主要控矿断裂为北北西向及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是区域导岩导矿构造,本区骆驼鞍花岗岩株的侵位活动进一步沟通了深部矿源,使得期后含矿热液沿着早期NW向辉绿岩脉与围岩之间形成构造薄弱带向上迁移,并在辉绿岩顶底板附近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龙头山金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东西向几组,均为成矿前构造,是矿区主要控岩、控矿、储矿构造。龙头山岩体边缘的次级断裂、裂隙,呈北西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在岩体的西部、南部和东部组成放射状断裂,多是岩体原生节理发展而成的张性断裂构造。这些断裂带可被后期含矿脉体充填,局部有破碎带膨大富集形成大的矿体。  相似文献   

8.
二道河子矿床是得尔布干深断裂带北东侧发现的一个银铅锌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区域地层在NW-SE向水平挤压力作用下,沿莫尔道嘎-上护林一带经多次形变后产生弯曲、倒转,发育中生界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岩性主要由火山岩-碎屑岩组成,二者呈不整合接触。主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断裂破碎带中,受NW和NNW向张性断裂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等。成矿过程如下:火山活动晚期,酸性熔浆携带着Pb、Zn、Ac等有用元素变为中低温热液,沿早期形成的NNE、NW、NWW向张性断裂破碎带上侵,在NW向构造及派生次一级构造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构造-热液改造型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并提出了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环状断裂、放射状裂隙和角砾岩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断裂构造为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相应的控制了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的侵入。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侵入时,在早期岩浆岩中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了侵入角砾岩型矿体,在断裂交汇与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塌陷角砾岩型矿体;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穹隆构造控制了环状、放射状矿脉。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寻找穹隆构造南西部环状、放射状矿体,穹隆内部深部隐伏的环状、放射状矿体;燕山晚期侵入体接触带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钨业》2016,(1):27-34
赣南石雷钨锡矿是西华山—棕树坑NNE构造—岩浆—钨锡成矿带北段重要的石英脉型钨锡矿床。通过矿山坑道填图及编录,对矿脉组、矿脉和矿体的几何形态、结构构造进行观测,对矿脉及成矿后断裂产状进行统计,并利用赤平投影进行构造解析。结果显示:石雷含矿石英脉整体呈EW-NEE走向,北倾为主,具尖灭侧现,脉体、脉组及脉带之间均以右行斜列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认为石雷矿区在NEE向右行走滑形成的压扭性应力场作用下,产生EW-NEE向断裂构造,岩浆侵位期后含矿热液利用断裂充填成矿,成矿后断裂构造对矿脉具有错动破坏作用,但错动距离小,并未改变矿脉的整体展布;对石雷矿区成矿断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指出矿区找矿方向,并划出三处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康山金矿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内,断裂发育,岩体众多,钼-金-铅锌矿床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康山金矿受控于EW向马超营断裂带与NE向康山-七里坪断裂带交会部位,分布在深部隐伏的中酸性岩顶部。矿区内蚀变分带既有面状分布,也有线状分布,主要蚀变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内矿脉(体)呈NE向展布,具有成群、成带近等间距分布规律。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蚀变及矿化受岩体与脉体联合控制。通过分析区域成矿条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建立了“岩浆成岩(斑岩)成矿(Mo-Cu(Au))-岩浆期后气-液交代蚀变成脉(石英脉)成岩(蚀变岩型)成矿(Au-Pb-Ag)组合模式”,并认为在康山金矿深部或外围可能也存在斑岩型Mo-Cu(Au)矿床。蚀变岩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老柞山金矿田已发现岩金矿床6处,分布在东、中、西3个矿带上。矿体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延深往往是延长的2~3倍。含矿物质在前寒武纪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迁移和富集,形成初始矿源层。经过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作用,矿源层中的金进一步活化转移,在有利构造空间形成金矿体。通过对成矿规律的研究,确定矿化自然边界和矿化中心,有利于矿床的整体勘查,确定深部与外围找矿的方向,并运用行之有效的勘查方法开展新一轮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冀西麻棚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麻棚地区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已经成为太行山中段的重要矿产地,先后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点)25处,大多位于岩体周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目前具开采价值的矿区只有8处,特别是大型矿床只有石湖金矿,因而急需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进一步指导找矿。为探究麻棚岩体周边成矿的关联性,选取麻棚岩体东南侧石湖金矿和西南侧北营西沟银矿进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同时经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发现岩体周边矿床(点)在区域构造、地层建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及矿脉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认为它们属于燕山期统一的成矿序列事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并指出了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吉南复兴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兴村金矿床位于白山一老岭成矿带上,主要赋存于元古宇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严格受NNE、NW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结构与构造,矿石矿物组成,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其中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矿石硫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所以认为该矿床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断裂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主要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智杰  宋丙剑 《甘肃冶金》2010,32(5):106-110
复兴村金矿床位于白山-老岭成矿带上,主要赋存于元古代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严格受N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矿石S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同时,还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并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在该区开展地质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金山金矿区位于文县—康县金矿带内,属阳山矿带7个矿段之一。目前该矿区已发现3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均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第二岩性段蚀变千枚岩中。断裂是北金山金矿区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该区虽未见岩浆岩出露,但构造滑动时产生的热液和邻近的阳山超大型金矿岩浆活动产生的热卤水使金的溶解度增高,促使金和其他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该矿床具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大兴安岭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本区金(银)多金属矿的矿产资源状况、矿化类型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结合本区构造—岩浆活动的特点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在本区寻找金(银)多金属矿应具有新的找矿思路,对过去的矿化类型重新认识。重点应从构造蚀变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及与金有关的铜、铅锌银、锡等金属元素组合形成的含金矿床进行突破,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本区今后在寻找金(银)多金属矿上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19.
谢家沟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家沟金矿床是一个新发现的矿床。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认为谢家沟金矿床是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焦家断裂带与招平断裂带的差异性构造运动为成矿提供了剪切应力场背景,成矿物质来自地壳和地幔;矿区划分5套构造系统:成矿期的韧性剪切带系统、近东西向的平移断裂系统、北东一南西向拉张应力背景下的构造系统、北东或近南北向的硫铁矿期断裂构造系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系统;从剪切蚀变岩带的中心往两侧,岩石蚀变和含矿性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