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破头青断裂对玲珑金矿田矿体的控制作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头青断裂是玲珑矿田的一级控矿断裂,控制着玲珑矿田金矿体的生成和分布.研究破头青断裂对玲珑矿田金矿体的控制作用,有助于研究玲珑矿田金矿体的分布规律,特别是金矿体在深部的分布规律,指导矿区的深部地质探矿.玲珑矿田存在矿脉类型水平分带和矿体矿化带垂直分带现象,二者均受破头青断裂的控制和影响.由于破头青断裂的重要控矿作用,且...  相似文献   

2.
水旺庄矿区位于玲珑金矿田外围,深部找矿难度非常大。在深入分析断裂深部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胶西北三大断裂赋矿深度对称、矿体规模对称—对称成矿"的新认识,在曾被国外专家放弃勘查的水旺庄矿区发现并探获金金属量达170 t的深部超大型金矿床,将招平断裂勘查深度延伸至标高-2 173 m。金矿体分别赋存于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中,尤其是赋存于九曲断裂中的2号主矿体规模最大,单矿体金金属量超过120 t。水旺庄矿区深部找矿成果揭示,九曲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主干断裂,该断裂(208号脉)沿走向向北东1 800~5 000 m范围是深部找矿的优质靶区,招平断裂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金矿主要受胶西北3条“S”形断裂带控制,自西向东分别为三山岛、焦家、招平断裂。其中,招平断裂带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目前该成矿带内已探明金储量800 t,成矿潜力巨大。莱西市山后金矿区位于夏甸大型金矿床以南,旧店金矿田的北部,招平断裂带的中南段,由山后、北泊、萌山3个矿段组成。随着招平成矿带研究和控制程度的不断增高,显示该区成矿潜力较大。但是,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仅局限于夏甸金矿床以北,对以南地区金成矿规律的研究力度不够。我们从构造应力场方面分析了该区段金成矿地质条件,并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台上金矿床处于玲珑金矿田最南端,受招(远)—平(度)断裂北东段破头青断裂控制。台上金矿床是玲珑金矿田中"焦家式"金矿床的典型产地。通过近年来的深部找矿探索,截至2015年,台上金矿床累计探明金金属量超过340 t。本次对台上金矿床深部和浅部找矿经验加以总结分析对比,揭示了新的成矿规律:金矿体受沿玲珑序列与文登序列花岗岩接触带展布的破头青断裂及其蚀变带控制;往往在蚀变带产状变化处变化巨大;深部靠近主断裂蚀变带附近上下盘,较发育其他断裂蚀变带及脉岩;蚀变带深部比浅部有变宽趋势;矿体走向延长远小于倾向延深。  相似文献   

6.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7.
胶莱盆地东北缘辽上式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上式"金矿是在辽上矿区深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以含黄铁矿碳酸盐脉为金矿物载体的新类型金矿,该矿床是目前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内首例特大型金矿。通过对辽上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受断裂及层间滑动构造控制,主矿体沿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表现为分段富集、尖灭再现规律,构成阶梯式成矿模式;赋矿构造属沿荆山群与中生代花岗岩体之间及变质基底与中生代盖层之间发育的拆离断层系统,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内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东风金矿床171号脉位于玲珑金矿田的东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充分借鉴前人科研工作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东风金矿床171号脉三维空间立体建模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金品位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和随机性。通过矿化规律研究和矿化趋势分析,并结合控矿因素特征,认为在矿体走向上存在NW(浅部)和SE(深部)2个矿化富集带,可作为下一步勘查的重点,沿矿体倾向深部亦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岩地球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与生产实践,是开展深部找矿预测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玲珑金矿田井下含矿断裂和招平断裂的基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认识:玲珑金矿田原生晕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Bi、As和Co,且Au-Ag、Au-Bi、Au-As及Au-Co元素之间呈较好的幂指数正相关。根据玲珑金矿田已探明矿脉最佳指示元素组合的统计结果,结合招平断裂基岩剖面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发现招平断裂在地表有2处金矿化异常,推测其为矿致异常,反映出该地段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特别是前花园村东1021剖面中异常找矿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0.
总结近年来在灵湖金矿区所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分析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研究矿区的控矿因素及矿体分布规律,认定该矿区深部依然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化蚀变规律及矿脉空间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成矿的有利地段主要位于F1与F5含金断裂构造蚀变带深部交汇部位和F5含金断裂构造蚀变带产状变化部位,并对矿区深部金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胶东山后—上庄地区断裂控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后—上庄地区位于胶东招平断裂带中南段。区内金矿化受招平断裂带和涧里断裂及两侧的次级断裂控制。通过对断裂的分析,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认为NNE、NE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金矿常分布在环形构造边缘或产在环形构造与线形构造的交会处。下一步找矿工作中,深部探矿应在16~24线之间,但同时应注意是否存在第2个无矿间隔;外围探矿应以西萌山水库—黄岭一带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内生热液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侧伏规律与多期次的构造—岩浆—含矿热液流体活动密切相关,是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深部成矿规律,也是导致特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焦家金矿主要控矿构造的地质特征、递进演化过程及矿体成矿规律,运用SURPAC软件,建立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空间实体模型,从而总结出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侧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深部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成矿靶区。本次研究证实了“焦家金矿床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的推断,为矿山深部的地质研究和地质探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对于满足矿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在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和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不仅为铁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区域性NE向查干敖包-东乌旗深大断裂控制着本区岩体和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朝不楞倒转背斜和NE向逆断层则控制铁多金属矿体的产出。矿区及外围的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与多期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铁多金属矿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14.
邓湘伟  戴雪灵  彭省临  杨斌 《黄金》2011,32(12):11-17
要在-1000 m以下深部矿体的定位取得突破,需结合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选择正确的勘探方法,然后对靶区进行验证.大尹格庄金矿床产于招平断裂带中的构造蚀变岩中,其上下盘岩性变化大,电阻率差别也大,因此,适合采用大地电磁法(EMT)对深部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其断裂及裂隙构造十分发育为选择构造地球化学原生晕法圈定矿体对应的平面...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丁(家山)—马(家沟)金汞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部位,镇安—板岩镇深大断裂南侧,该矿带金汞锑成矿条件有利,分布有龙山、丘岭、腰俭等大中型金矿床和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中小型汞锑矿点。丁—马金汞锑矿带金汞锑矿化是同一空间(构造地质背景)下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演化结果,显示出成矿继承性和阶段性的演化特点,是一个成矿组合演化系列,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规律性;背斜轴部及两翼受强烈的挤压作用发育密集裂隙、节理及近EW向挤压破碎带(剪切带),这些地段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着区内内生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NE向断裂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根据已有资料和找矿实践,通过进一步探讨丁—马金汞锑矿带成矿规律,分析找矿前景,以期对该矿带内进一步勘查找矿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认为,该矿带成矿条件较好,在古楼山、郭家山和杨家岭等尚未开展系统勘查的地区,以及汞锑老矿区的纵深、侧翼和已知矿体深部,找矿潜力均较大。  相似文献   

16.
断裂是热液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控矿构造。招远-平度断裂带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演化过程,是胶东地区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胶东矿集区总体表现出区域构造控制成矿区带、矿田构造控制矿床、矿区构造控制矿体以及强烈变形裂隙带控制矿脉的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深源,甚至来自核-幔边界,在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下,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逐渐向上迁移,当达到断裂破裂强度时便会导致液压致裂,并快速贯入到有利的构造部位(如韧脆性-脆韧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以及各种脉岩与围岩接触带)聚集成矿。北泊金矿与莱西金矿的对比研究再次证实了这种认识,对指导深部地质找矿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青锋  高卫宏  王建涛 《黄金》2013,(12):15-18
温江寺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断陷盆地深水-半深水复理石建造中,该套沉积岩系是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金矿(化)体严格受具韧-脆性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和北东向断层破碎带控制,二者交汇部位往往是矿体产出部位,岩脉的侵入主要起着改变岩石力学结构以便含矿热液渗入和萃取金矿化物质的作用。矿区已发现4条矿带,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板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化)石英脉型。综合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作用等认识,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化探异常较好,构造发育部位是下一步扩大矿体规模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韧-脆性剪切带对新疆金水泉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水泉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地区卡拉麦里成矿带西段,产于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与卡拉麦里深断裂之间;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次级断裂、裂隙发育,自矿脉向围岩发育一套较完整的韧-脆性变形体系,构成以NW向为主的强蚀变碎裂岩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老鸦泉岩体呈条带状分布于区内北部,构成金属元素迁移活化富集的强大热源;地层出露古老的变质岩系及金丰度值较高的中泥盆统浅海相碎屑岩,并均已接受后期强烈的变形变质,发育糜棱面理、石香肠、剪切褶皱等构造形迹,具韧-脆性剪切变形特征;矿体呈带状、透镜状赋存于与NW向韧-脆性构造体系相交的雁列式扩容带、剪切裂隙中,形态、分布严格受韧-脆性剪切带空间制约,随应变作用加强并在叠加后期脆性变形(石英脉发育)时矿化富集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刘彬  金鹏 《有色矿冶》2012,28(3):1-3
白草山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东部,辽西凹陷与北镇凸起接壤部位的凸起一侧。本区属于锦州——阜新金成矿带的一部分,锦州——阜新北北东向断裂带通过本区。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近年来在该区找矿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本区内金矿化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土堆—沙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牟平—即墨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出露地层以古元古代荆山群和中生代莱阳群为主,断裂十分发育,区内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早期形成的NE向次级断裂中。由于受低角度伸展断裂的控制,本区土堆西成矿带(Q2号矿带)、土堆成矿带(46号矿带)、沙旺成矿带(28号矿带)和沙旺东成矿带均表现出等距性展布的特征,矿化强弱带相间展布,间距为500~700 m,各成矿带内矿体定位具有北东浅、南西深的特点。野外工作发现,沙旺矿带深部-500 m标高以下可能存在第三矿化富集带,今后应重点加强该部位的探矿工作。本区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构造裂隙充填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