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3):316-318
目的:研究紫草素锌配合物的合成过程,并观察其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紫草素与醋酸锌反应得到紫草素锌配合物,并将紫草素和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表征;紫草素和紫草素锌对He La细胞体外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细胞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结果:紫草素和紫草素锌配合物和对He 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2 mg·L-1和8.59 mg·L-1。结论:紫草素和紫草素锌均具有抗宫颈癌肿瘤活性,但紫草素与锌形成配合物后对He 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顺铂耐药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熊果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顺铂耐药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熊果酸(0、10、20、40、50、60、80μmol.L-1)对SKOV3/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DDP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SKOV3/DDP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均P〈0.05),熊果酸(60μmol.L-1)作用于SKOV3/DDP细胞48 h后,达到最大细胞凋亡率(31.22±1.98)%;熊果酸可影响SKOV3/DDP细胞增殖周期中的G0/G1期,使细胞在此期停滞,诱导其发生凋亡。结论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顺铂耐药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3):373-37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p27蛋白、cyclin E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0.25 mg·L-1、0.5 mg·L-1、1 mg·L-1丹参酮ⅡA共同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 p27、cyclin E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改变。结果: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的兔VSMC有生长抑制作用,使VSMC阻滞于G1期;随丹参酮ⅡA剂量增加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cyclin E表达量则显著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促进HCY诱导的兔VSMC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上调p27蛋白、下调cyclin E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245-247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成纤维细胞(vascular adventitial fibroblasts,VAF)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分为对照组,终浓度0.1μmol·L-1ANG-Ⅱ组,浓度为10μmol·L-1红景天苷组,浓度为20μmol·L-1红景天苷组,ANG-Ⅱ联用浓度为40μmol·L-1红景天苷组,浓度为80μmol·L-1红景天苷组,均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能显著刺激VAF增殖(P<0.01);40μmol·L-1和80μmol·L-1的红景天苷组与ANG-Ⅱ组比较,能够显著抑制VAF增殖(P<0.05)。2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能显著升高VAF培养上清液OD值(P<0.01);浓度为80μmol·L-1的红景天苷组与ANG-Ⅱ组比较,能显著降低VAF培养上清液中OD值(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够通过抑制VAF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发挥抗血管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623-625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Transwell技术观察不同浓度(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雷公藤红素对MHCC97H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及NF-κB/p65核浆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处理后24 h,迁移实验及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透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blot结果显示磷酸化JNK表达上调,NF-κB/p65入核减少。结论:雷公藤红素体外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JNK通路、抑制NF-κBp65入核有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0):1832-1835
目的:探讨山慈菇水煎剂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进行培养;利用MTT法比较不同浓度山慈菇水煎剂组和对照组对T-47D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50 g·L~(-1)、100 g·L~(-1)、200 g·L~(-1),400 g·L~(-1)、600 g·L~(-1)、800 g·L~(-1))对T-47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60%、-17.10%、-0.60%、65.08%、81.15%、82.80%,400~800 g·L~(-1)质量浓度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T-47D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0 g·L~(-1)、300g·L~(-1)山慈菇水煎剂作用24h和48h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T-47D细胞的划痕距离较大,划痕未见明显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200 g·L~(-1))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的生长增殖无影响,即无细胞毒性;高浓度(>200 g·L~(-1))的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T-47D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可以抑制T-47D细胞的迁移运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959-962
目的:观察甘参复方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分析甘参复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永生化细胞株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ellate cell-T6,HSC-T6)。将甘参复方稀释成6个不同的浓度梯度,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筛选出甘参复方对HSC-T6的有效作用浓度。之后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甘参复方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水平。然后,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1 mg·L~(-1))刺激HSC-T6,观察甘参复方对刺激后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甘参复方的6个不同浓度对HSC-T6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浓度为0.5μmol·L~(-1)时抑制作用最明显(P<0.01)。ELISA结果显示,甘参复方能够降低细胞上清中的ColⅠ含量,且与CCK-8结果相吻合,在0.5μmol·L~(-1)时ColⅠ分泌最少。甘参复方能够抑制TGF-β1刺激后的HSC-T6增殖和胶原合成。结论:甘参复方能够显著抑制星状细胞的增殖以及ColⅠ的表达,这是甘参复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2):24-28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体外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中性蛋白酶-Ⅳ型胶原黏附方法分离正常人的包皮表皮干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培养传代细胞的角蛋白19(CK19)、角蛋白10(CK10)、β1整合素表达,鉴定人表皮干细胞。培养传代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用倒置显微培养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探索雷公藤甲素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提示培养传代细胞,β1整合素、CK19表达阳性,CK10表达阴性,MTT法检显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人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且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有效抑制人表皮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1670-1674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C-ski表达的影响,探究荔枝核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分为空白对照组、荔枝核总黄酮浓度20 mg·L~(-1)组、40 mg·L~(-1)组、80 mg·L~(-1)组、160 mg·L~(-1)组、200 mg·L~(-1)组,分别干预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再设置为空白组、PPARγ天然配体前列腺素J2(15-d-PGJ2)对照组(5μmol·L~(-1))、15-d-PGJ(2 5μmol·L~(-1))+TFL(100μmol·L~(-1))对照组、TFL组(100μmol·L~(-1)),ELISA法检测每组细胞中Smad3/4的含量;qPCR法检测每组细胞中PPAR-γ、C-ski mRNA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TFL作用剂量的增加,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高(P<0.05);ELISA结果显示,TFL实验组中的Smad3/4含量明显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TFL实验组中PPARγ、C-ski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能够抑制HSC-T6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外基质分泌,该机制可能与抑制HSC-T6细胞中的Smad3/4含量,上调PPAR-γ及C-ski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MSC,分别采用四氮唑兰盐(MTT)法、细胞流式术检测不同浓度APS对MSC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RT-Real Time PCR测定不同浓度APS对MSC表达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得到MSC,不同质量浓度APS可促进MSC增殖(P<0.05),其中1 mg/mL APS的作用最为明显。对照组MSC基本都处于静止期,不同质量浓度APS处理的MSC处于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APS可显著上调MSC对SCF,VEGF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显著上调SCF,VE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