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了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及发泡材料,研究了聚乳酸/淀粉复合体系的相容性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糊化改性淀粉与聚乳酸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改性淀粉与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熔体粘弹行为,淀粉糊化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发泡性能得到优化,吸水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甘油为增塑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AC发泡剂),采用模压法制备聚乳酸/淀粉发泡片材。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发泡密度、发泡倍率等测试研究了发泡剂含量、发泡温度、发泡时间及发泡压力对片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发泡时间及发泡压力对片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AC发泡剂对材料发泡性能影响显著。当AC发泡剂用量为0.6份,发泡温度为200℃,发泡时间为4 min,压力为10 MPa时片材的拉伸强度达到27.91 MPa,断裂伸长率为3.65%,此时材料的发泡密度为1.08 g/cm3,发泡倍率为1.16,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碳酸氢钠和偶氮二甲酰胺(ADC)为发泡剂,甲醛为交联剂,采用烘培发泡法经缩醛化反应固化成型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发泡材料。探究了复合发泡材料的合成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淀粉与PVA质量比、甲醛用量及发泡剂用量对材料的吸水倍率、回弹率以及密度的影响;测试了PVA醇解度、发泡剂种类对材料耐热性能及泡孔形态的影响;对比了PVA醇解度、不同发泡剂对材料的吸水率及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淀粉添加量对材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玉米淀粉)∶m(PVA17-99)=1∶1、甲醛质量分数为12%、发泡剂质量分数为1. 5%时,所得材料的吸水率为3. 84倍,样品密度为0. 330 7 g/cm3,回弹率为100%,样品呈现空间网状结构,孔泡分布均匀致密; PVA 17-88与PVA 17-99相比吸水率更好; ADC与NaHCO3相比所制得的材料密度更小,耐热温度偏低;当m(玉米淀粉)∶m(PVA17-99)=1∶1时,材料降解性能较好,失重率达到39%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TPS)共混材料。研究了TPS用量对PLA/TPS共混材料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PS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PLA韧性不足的问题,PLA/TPS共混材料的降解性能优于纯PLA。当TPS质量分数为10%时,TPS与PLA的相容性较好,PLA/TPS共混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中,断裂伸长率为37.4%,比纯PLA提高695.7%;冲击强度为5.5 kJ/m2,比纯PLA提高34.1%;熔体流动速率为18.0 g/(10 min),比纯PLA提高4.7%;在60 d的降解率为9.28%,远大于纯PLA的1.30%;失重5%时的温度为172℃,比纯PLA降低161℃;450℃时的质量保持率为11.28%,比纯PLA提高11.06%。  相似文献   

5.
通过淀粉/聚烯烃类弹性体在混合,挤出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淀粉/聚烯烃弹性体共混发泡材料。研究了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共混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混料温度提高,共混发泡材料的回弹率增加,但发泡倍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丙烯酸塑化改性法制备玉米改性淀粉。以柠檬酸和NaHCO_3作为复合发泡剂,甘油、二乙醇胺和山梨醇作为复合增塑剂改性聚乙烯醇(PVAL),与改性淀粉辅以其它加工助剂,利用模压成型发泡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PVAL/改性淀粉复合发泡材料。重点探究了改性淀粉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生物降解性能和发泡形态的影响,NaHCO_3发泡剂含量对复合材料耐水性能、力学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助剂滑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淀粉质量分数为40%,复合发泡剂NaHCO_3、滑石粉及柠檬酸质量分数均为4.0%时,所得发泡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2.134 MPa,断裂伸长率为79.1%,泡孔分布均匀,泡孔结构良好,形状较规整。  相似文献   

7.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微孔发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微孔塑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PLA微孔塑料的泡孔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9.
以淀粉和乳酸为原料合成相容剂聚乳酸接枝淀粉(PLA-g-ST),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FPTPS)共混材料。研究了PLA-g-ST用量对PLA/FPTPS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g-ST改善了PLA/FPTPS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当PLA-g-ST用量为7%时,拉伸强度为19.7MPa,比未添加PLA-g-ST的共混材料提高了20.9%,断裂伸长率为62.1%,比未添加PLA-g-ST的共混材料提高了16.7%,冲击强度为7.6 kJ/m2,比未添加PLA-g-ST的共混材料提高了11.8%;当PLA-g-ST用量为9%时,弯曲强度为19.2 MPa,比未添加PLA-g-ST的共混材料提高了6.6%。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目前聚乳酸(PLA)发泡成型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模压发泡法、高压釜发泡法、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等PLA发泡成型方法,最后对PLA发泡成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郝绍菊  马竞 《塑料科技》2022,50(1):22-26
利用超临界CO2间歇性降压法,制备一系列不同微观结构的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并探究环境温度、保压压强对PLA发泡材料微观形貌、孔隙率、泡孔尺寸的影响,并分析PLA发泡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LA发泡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控、形状记忆性能良好等特点。当保压压强为17.24 MPa,环境温度为140℃,PLA发泡材料具有较大膨胀率,且泡孔形貌均匀,具有良好形状记忆性能。低于20℃的变形温度下,PLA发泡材料的形状记忆固定率与回复率较好,其形状记忆回复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王会才  崔永岩  吴树美  杨平 《塑料》2003,32(6):26-28
以OBSH为发泡剂,采用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两种发泡工艺研究了淀粉及淀粉与PVA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并研究了温度、成核剂滑石粉和发泡助剂尿素对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发泡工艺对体系发泡倍率有较大影响;随温度升高发泡倍率略有降低;成核剂滑石粉和发泡助剂尿素的加入使淀粉和淀粉/PVA共混体系的发泡倍率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5,(10):116-12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注塑发泡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在包装领域、汽车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多种应用现状,概括了釜压发泡法、连续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以及其他发泡成型法制备PLA发泡材料的成型机理及泡孔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链结构改性、共混改性和微米/纳米级填充改性等较为有效的PLA改性方法,以及各种改性方法所制备的PLA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淀粉/聚乳酸共混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油作增塑剂,以原淀粉(NS)及交联淀粉(CS)为原材料分别制备了热塑性淀粉(TPS)与热塑性的交联淀粉(TPCS),并对NS、TPS、TPCS进行了比较。将NS、TPS、TPCS分别与聚乳酸(PLA)进行共混,制备了PLA/NS、PLA/TPS及PLA/TPCS三种共混物并对三者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PCS、TPS对PLA具有增塑效果且TPCS增塑程度更高,而NS则起不到增塑PL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淀粉/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聚己内酯接枝马来酸酐(starch/PLA-g-MAH/PCL-g-MAH)共混材料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PCL-g-MAH的加入有效增强了共混物的韧性,且将两聚酯接枝马来酸酐实现了对共混物的增容,使starch/PLA-g-MAH/PCL-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比淀粉/聚乳酸/聚己内酯(starch/PLA/PCL)共混物显著提高。同时,增容后的共混物仍具备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羟丙基淀粉复合降解型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羟丙基改性淀粉作为填充剂,在偶联剂作用下与聚乳酸共混、挤出制备聚乳酸/羟丙基淀粉复合降解型材料。随着羟丙基改性淀粉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硬度略有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的吸水率和降解速率增加,且改性淀粉取代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右旋聚乳(PDLA)引入到扩链聚乳酸(PLLA)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含量PDLA诱导形成的立构复合晶(Sc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聚四氟乙烯(PTFE),研究其对Sc晶形成的影响,以及引入PTFE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TFE含量为0.5%时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健成  贺守涛  房林  谢众 《山西化工》2022,(3):14-15+18
采用甘油、水为增塑剂,马来酸酐为反应增容剂,使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TPS),然后采用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LA/TPS 3D打印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对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TPS提高了PLA的热稳定性且起到一定增塑、增韧作用,有利于3D打印成型。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淀粉共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淀粉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聚乳酸/淀粉共混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