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 水泥矿山、散装水泥中转站水泥制品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水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泥》2012,(12):30-31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水泥矿山、散装水泥中转站、水泥制品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水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同时执行国家关于固体废物共处置相关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更严格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将开始实施。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实行的环保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12月29日发布的,该标准对水泥生产线各生产设备(设施)排气筒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排放量的要求在不同时间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达18.8亿t;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60%.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虽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对污染物治理,因其产量巨大,水泥行业仍是大气的重污染行业.气态污染物是物料烘干和熟料烧成时,由于燃料燃烧及生料化学反应产生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限制水泥生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02计)、氟化物(以总氟计);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时,其它气态污染物的排放还应执行GB 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但二恶英排放浓度最高不得超过0.1ng TEQ/m3.C02虽然不在上述标准的控制之列;因其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而被社会所关注,水泥生产中煤粉的燃烧和生料中碳酸盐成分的分解;都会产生大量CO2,水泥行业已成为减排CO2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5.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持续收严,各地相继提出各类超低排放标准,山西省也提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方案。本文介绍山西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必要性以及超低排放改造进展情况,分析山西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方案中有组织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无组织颗粒物、氨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的依据,与广大生态环保工作者分享经验。  相似文献   

6.
余云祥  黄庆 《水泥》2012,(10):11
面对水泥工业超低排放改造的趋势,本文调研了湖北省2020年度部分水泥生产线污染物排放数据,结合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分析了湖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并对湖北省水泥工业地方排放标准制定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云祥  黄庆 《水泥》2022,(10):11-13
面对水泥工业超低排放改造的趋势,本文调研了湖北省2020年度部分水泥生产线污染物排放数据,结合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分析了湖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并对湖北省水泥工业地方排放标准制定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1公司窑尾烟气CO排放情况对于当前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从生产的实际出发,企业如何降低污染物排放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2022年7月20日,中国水泥协会最新批准发布实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团体新标准,标准中规定水泥制造企业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监测及监督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态化水泥技术是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化水泥是指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消纳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水泥生产有害物的排放、利用工业废弃物作水泥生产的原燃料和混合材的状况、生态化水泥的技术难点,进而提出发展生态化水泥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日趋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国家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水泥工业作为我国主要的人为大气颗粒物排放源,对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粉尘排放的来源出发,自水泥工艺流程出发研究粉尘的排放特征,同时结合国内外水泥行业排放标准比较,从设备比较、设备选型、非标制作、收尘效率等方面着手,探讨水泥工业粉尘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为水泥工业合理进行收尘设备选型提供依据,同时为水泥工业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环保措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915-2013代替GB 4915-2004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水泥原料矿山、散装水泥中转站、水泥制品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水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国家相应的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泥业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多年来,中国的水泥工业一直在高位运行,2005年中国的水泥产量是世界水泥产量的45%。2006年产量继续增加,已经跨过12亿吨,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另一方面,水泥生产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居高不下,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研究中国水泥业的能量消耗和CO2减排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落地实施,按照GB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以及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D1152/893—2014贵州省地方标准《贵州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4年6月20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要求 SO2最高标况排放浓度限值为200 mg/m3。  相似文献   

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工业各生产设备排气筒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作业场所粉尘无组织排放限值,以及生产工艺管制和操作规范、排气筒高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现有水泥生产线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对新建、改建、扩建水泥生产线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相似文献   

15.
根据拟颁布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排放限值要求,结合水泥企业各生产设施排放粉尘种类和废气性质,重点介绍了新建水泥企业和现有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达标的技术措施,最后简单介绍了迎接排放新标准的颁布各方应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四川水泥》2014,(1):32-33
<正>2009年水泥行业产值占全国G D P的1.66%,水泥生产活动却消耗了全国约5%的能源,是继电力、钢铁行业的第三用煤大户。治理大气污染,除了火电行业和交通等方面要减排,水泥行业也应成为减排重点。记者了解到,中国水泥工业排放的水泥粉(烟)尘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39%,高居工业排尘之首,属于重点污染行业。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排放的水泥粉(烟)尘量是世界平均值的8.45倍,约数百万吨,吨熟料粉尘排放为德国的176倍,粉尘中的PM 2.5含量超过80%,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12%。专家表示,削减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是控制PM 2.5的根本之道,水泥行业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已把环境保护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大、中型水泥厂环保工作初步开展。当时,水泥工业的设计,生产主要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1—62)。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止水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1985年1月18日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提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起草的针对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85)于1986年实施,  相似文献   

18.
减少细颗粒物排放是水泥工业大气烟尘排放的关键。随着《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的发布,对颗粒物排放的要求更趋严格。行业一致认为,电除尘器改为袋除尘器是颗粒物源头降低排放的仅有途径,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正SO_2是水泥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严格限定了水泥窑SO_2排放浓度限值为200mg/Nm~3,特别排放限值为100mg/Nm~3。在标准修订中,通过对153条水泥窑的调研表明SO_2平均排放浓度为59.6mg/Nm~3。然而,由于原燃材料的差异,不同生产线SO_2排放浓度差  相似文献   

20.
即将出台的水泥环保新国标《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1996年实施的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比,主要区别有5个方面: 一是新标准扩大了适应范围。不仅适用于水泥制造过程,也适用于矿山开采、水泥制品生产。标准名称改为《水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